围场生态农业的探微.docx
围场生态农业的探微一、围场生态农业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1.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乡镇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在生态农业建设经过中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尚需解决,主要包括土壤生态培肥与地力维持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科研与技术服务等产业支撑体系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加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当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特别有限,一些当代的基本种植、养殖、加工技术还没有普及到广大农村,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未发挥。因而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农业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科技的落后大大地制约了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高。2.资金短缺,投入缺乏生态农业的发展初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撑。目前,全县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发展资金缺口较大。资金的短缺导致生态农业的财力投入缺乏。首先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其次是企业和农户尚未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主体,第三是缺乏信贷等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贷款支持,尤其是农户投入普遍偏低。有个别贫困户连必备的生产资料都买不起,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调查的村、户来看,农业投入水平偏低,绝大多数农户投入生产性资金只用于基本农业生产。从投入的生产领域来看仍侧重于农田投资和粮食生产。从事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的投入缺乏,农业再生产类型简单化,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支撑力有限。3.生态农业商品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低从调查的村、户来看,多数农户仍以自给自足性经济循环为主,生态农产品以知足农户家庭生活需求为主,用于市场出售的量很少。十分是生态畜牧业产品和经济作物,以仅仅知足农户的需要为限,生态粮食作物商品率相对较高,但总量仍然偏少。由于商品化程度低,农业经营资本增值缓慢,很多农户靠外出务工、经商获得收入,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此外,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基本上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缺乏有组织的大市场引导,生产经营组织分散无序,规模种植和集约经营效益差,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同时,生态农业的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低。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科技含量低,加工程度低,经济效益低。在这种背景下,要把生态农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拓展农产品需求的新增长点,就必须走一体化的经营道路,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二、围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办法1.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构造调整相结合要在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前提下,依靠农业新技术革命,根据品质优良、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目的要求,进行农业构造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供需平衡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无公害的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并构成优势产业,提高农田产出效益。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充分考虑和利用种养业之间的链条循环关系,致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庭院生态农业。2.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水利设施配套、建立农业生产信息网络等措施,加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把建设生态农业与美化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依法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作,改变农村能源供应,治理工业“三废,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水土污染,减少农业灾祸。3.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相结合重点围绕提高食物生产质量、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控制常规化肥、农药的用量,推广生物良种、生物肥料、无残毒农药的使用面和技术应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划定一些区域进行无土栽培、无农药化肥栽培和生物饲料养殖示范,依靠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成果,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本;根据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山野菜的系列加工,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开拓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围绕以休闲旅游产业为引擎、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商贸物流为动力、以清洁能源为支撑目的,实行四业互相浸透和互相推动,促进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同开拓农民就业新渠道、实现农产品价值和增值结合起来,依靠生态农产品的物流,带动起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走出一条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城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兴业富民同时启动的农业当代化发展路子来。5.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设生态农业必须加强广大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同时,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由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构成,必然促进广大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经营思路、市场意识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建设生态农业的经过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过。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使更多的农民拥有通往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技术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