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doc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习作七教学设计习作7 编写通话故事一、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这个童话是怎么编出来的。2、乐于编童话.,提高习作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3、能够围绕一个意思编写通话故事,做到语句要通顺,内容连贯。4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二、重点:能够通顺流畅的叙述故事。三、难点:怎样通过组合玩具展开想象,编出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四、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点幻灯片)小朋友们,猜猜看,图片中的人物出自哪篇童话故事?2、说到童话故事,同学们还想到什么了啊?板书:童话3、大家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只大熊猫,一只熊猫妈妈.一只熊猫宝宝,和他们打个招呼啊,想不想听听关于他们的故事呀?4、有趣吗?这个童话故事啊,是一个小朋友编的,故事就在书上,同学们把书翻到122页,也捧起书自己读读好吗? 二、学习例文,学生习作1、读完了?感觉怎么样?(追问哪儿有意思呢?)总结提升: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想象出了语言,想象出了动作,老师把板书写出来:想象、特点1、 多有意思的故事呀!两个毛绒玩具,通过想象,居然能编出这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也想 像这样编一个故事吗?板书:编赶紧拿出你们的玩具,编一编,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来编。(老师巡视,参与点拨)3、谁来把你编的故事简单地说说? (教师可引导: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友情、快乐) 4、你们说得真棒,(还有小朋友想说呢!没关系,赶紧拿出笔来,把你们编的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最生动,最有趣。)老师巡视,用红笔圈划三、交流评价1、(哎呀,看同学们写得这么投入,老师都不忍心打扰大家,但是老师真想听听同学们编了什么样的童话故事。)自己先读读,在你认为写得最棒的一小段旁边加上一颗五角星。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1) 请你读一读(2) 你能夸夸自己吗?这段哪儿写得特别棒?(3) 你们的意见呢?谁还能来夸夸他?(4) 交流23个片段2、 小朋友编得多棒呀!老师也编了一个童话故事,想听吗?这里呀,老师也只给大家说一小段最精彩的。拿起玩具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妈妈妈妈,我睡不着?给我讲个故事嘛”熊猫娃娃拉着妈妈的手说。熊猫妈妈慈爱地摸着熊猫娃娃的头,笑盈盈地说:“好吧,乖孩子。”“这个故事是外婆告诉我的,很多年前,我们熊猫家族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我们生活的竹林里,竹子接二连三地开花了。”“那吃什么呀?”熊猫娃娃忍不住问,不由得搂住了妈妈。“感觉就像一夜间发生的事。大伙都聚集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此时已经有年老的熊猫快要支撑不下去了。”说到这,妈妈的眼圈已经红了。熊猫娃娃出神地看着妈妈,把妈妈搂得更紧了。妈妈擦了擦眼泪,“这件事很快被人类知道了,他们立刻商量对策,用最快的速度帮我们熊猫准备了充足的食物”熊猫娃娃还想继续听下去,你们想听吗?老师课后再告诉你们吧。(生很失望)别着急,拿起稿纸,读一读、改一改我们手中的童话,我们自己编的童话故事也会一样精彩。教师巡视。谁愿意把你的故事整个儿读给大家听一遍?(注意勾画和修改)四、 评价你真是我们班上的小“安徒生”了。(放在投影上)师用红笔圈划。五、 作业将自己的作文回去再修改修改,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我们开一个童话故事会,好吗?习作内容 习作7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动手摆放自己喜欢的玩具,动脑编一编玩具的故事。2、 能读懂例文找“饿”,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3、 编写的故事语句要通顺,条理清楚,让人能读懂。指导过程 一、 导入谈话。玩具是我们从小就喜欢的好伙伴,尤其是动物玩具。动物王国里的玩具可多了,它们之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出示两个熊猫玩具,问: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熊猫?(描述熊猫的外形) 你们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呢?这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二、 指导学生读懂例文。1、 默读例文找“饿”,想一想: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1) 熊猫娃娃找到“饿”没有?是如何找到的?(2) 熊猫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2、 论:小作者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1)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哪儿很有意思?(2)小作者的想象力又表现在哪里?3、 这两只熊猫之间,还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展开你的想象,开动脑筋想一想。提示:如果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小猴(大象),会发生什么事呢?三、 编写练说1、 在小组内分别摆放自己喜欢的玩具,通过想象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提示:可想象它们的个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事要有点意思,即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给人有一点启示。 2、 把编的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学听。 评议:看编得是否有意思,想象是否合乎清理。四、学生习作1、明确要求:(1) 要把故事说清楚,有点意思。(2) 想象要丰富合理。(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各人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故事,再写下来。五、学生写稿,老师巡视辅导评讲要点 1、 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清楚。2、 想象是否合情合理。3、 内容是否具体。4、 语句是否通顺。5、 书写是否整洁。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