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doc
-
资源ID:26439611
资源大小:1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doc
最新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案北京一师附小特级教师 张钧篪一、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故事,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肚量,有胆略。2.能从课文中具体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时代背景。解题,学习生字,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从略)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讲读课文。先突破重点段“借箭经过”(69节),再突破重点“借箭起因”(12节)。教学过程:(一)直奔重点段“借箭经过”。1.导入性设问:课文分成几段?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哪一段写他借箭?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起因准备经过结果2.让学生解释“妒忌”的词义。教师板书:妒忌(二)学习重点段“借箭经过”。1.掌握内容。自由读课文,读前出示投影片,按以下问题边读边找:诸葛亮在什么时间什么天气去借箭?草船借箭后是怎么回来的?和谁同去?向谁借箭?学生回答后,教师按问题的顺序在黑板上写出: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顺水顺风鲁肃曹操由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诸葛亮怎么借箭”这一问题边听边找答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绳索连船一字儿排开擂鼓呐喊头尾头让学生按板书顺序简单复述“借箭经过”。2.理解内容。让学生从板书的逐项内容分析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A.从“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了解诸葛亮(时间选得好,天象算得准)是“知天文”的人;教师板书:知天文B.从“顺水顺风”了解诸葛亮(想得周密,知水知风)是“晓地理”的人;教师板书:晓地理C.从“鲁肃同去”了解诸葛亮(知鲁肃联合抗曹心诚,能够帮助做准备,并且不向周瑜吐真情)是“善知人”的人;教师板书:善知人D.从“向曹操借箭”了解诸葛亮(知曹操用兵谨慎,只用箭射决不出兵)是“善知人”。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谈笑”的“笑”字的含义。(“笑”是对鲁肃的安慰;“笑”是对曹操80万大军的蔑视;“笑”是对借箭成功充满了信心。)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从以下板书内容的分析中,了解诸葛亮“巧筹划”的本领。学生逐项分析后,教师板书:巧筹划“绳索连船”(便于指挥,不会走散)“一字儿排开”(受箭面大)“擂鼓呐喊”(虚张声势,增多弓弩手)头尾头(两面受箭)小结:让学生从“知天文”、“晓地理”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料事如神”的人;从“善知人”、“巧筹划”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三)使学生从“料事如神”、“足智多谋”两词中,领悟出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自然导入“借箭结果”(1011节)这一段。引导学生理解:1.诸葛亮:按期如数得箭,巧把造箭变借箭表现出他的智与谋已达到炉火纯青、左右逢源的地步。2.周瑜:“长叹”、“不如”等词语说明他不得不服,自愧不如,自己的智与谋在诸葛亮的眼中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四)学生理解以上内容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借箭起因”(12节)。学习方法: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做人物心理分析。周瑜:表面客气设下圈套步步相逼话里藏刀置人死地而后快。诸葛亮:表面糊涂早已察觉立下军令状胸有成竹置于死地而后生。(五)。总结全文借箭起因置于死地捏把冷汗借箭结果死里求生拍案叫绝让学生从“捏把冷汗、扣人心弦、拍案叫绝”的心理体验中,进一步理解诸葛亮的高尚情操:以自己的才智、计谋、胆识,既教训了周瑜又顾全联合抗曹的大局。推荐访问:草船借箭课时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草船借箭教案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