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llh.doc
声声慢教学目标1、 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2、 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3、 教学重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凄苦意境的深切感受。 4、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词人愁情的厚重。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1生齐读2师范读3问:读了这首词你读出了什么?在感情上,与醉的共同点是什么?“愁” 整体感知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4 生个人自由朗读,给出自读提示三、 鉴赏声声慢1分析起句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描述词人起床后的情状。点明:依次写及动作、结果、感受,词人尚未从梦中走出,含有双重的哀愁!(寻寻觅觅词人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东张西望,要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感受。)奠定了全词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与末句呼应)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再婚离婚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内心极度哀愁,再加之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空虚惆怅、失落迷茫。为了派遣这种哀愁,作者一大早就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她在寻觅些什么呢?是少女时代快乐的生活吗,还是夫妻情深、甜蜜爱情?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问: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 举列:朱自清荷塘月色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略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此句写气温骤变的感受:点明节令秋天。秋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冷。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也睡不好,最难调理休息。并非天气原因而是人的心情。2分析意象找一个学生诵读克洛岱的绝望。(读得别扭,只因写得别扭_确实远不如中国古诗词的音韵) 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然后全班齐背(学生已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问: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明确:痛苦、绝望、(至)愁 (“至”字空出)这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但表达的方式(或抒情的方式)很不相同。能说说有什么不同吗?明确:绝望直露,号叫,直抒胸臆,声嘶力竭。未选取任何意象。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小结:改写的诗,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直白浅露,并显得情感“泛滥成灾”。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已面目全非了。倘若李清照知道了,一定不会承认这是自己作品的改写。3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学生齐找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4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人):衬人憔悴,不止是“为伊(丈夫)消得人憔悴”,还有家亡,国破呢。梧桐、细雨:“噼哩啪啦,虽细不断,落在叶上,打在心上(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_温庭筠更漏子)小结: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征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比之克洛岱声嘶力竭的呐喊,能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艺术享受!5一般地说,诗歌讲究含蓄蕴藉,讲究把所要表达的情感艺术地表达出来。声声慢里词人要表达的情感是愁(痛苦、绝望),这在词里也有极明确、极直接的表达。 这是词里的哪一句?明确:最末一句。师结:这句也算得上是此词的关键句、主旨句。这一“愁”字算得上此词的词眼。(需要插入背景了解词人满腹愁绪的原因)6此词开篇就见愁,结尾又点愁,可见愁绪满溢于全词的字里行间。除了我们刚才提及的词句外,还有哪些词句彰显了词人的愁绪?生答:最难将息难熬啊! 独自怎生得黑痛苦愁绝如不能捱至天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以愁之少来写愁之多,可谓别出心裁 总结:同学们,我们整天嘻嘻哈哈不识愁滋味,难得李清照把这愁情描述得如此刻骨铭心,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绝望、寂寞、至愁的心,而这份愁又体现了多少人的苦痛。也许正是因为词人把深藏心底的那份愁情推向了极至,也才有了这千古绝唱!四 习诵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拓展学习领域。写愁名句集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问题:以上五句均用夸张的_来形容愁。(填一修饰手法)这些优美诗句运用夸张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董解元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在马背上,到了王实甫,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来,装在车子上。多美的诗句啊!好了,同学们。诗啊,是要用心来读的。最后送大家两句话:现实生活中,但愿快乐幸福与我们永远相伴;阅读世界里,希望大家能走近李清照,真正体会到那份美丽的忧伤与忧伤的美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