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标准范本.docx
住宅楼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5241 住宅楼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标准范 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 审批:_ 工作单位:_ 住宅楼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年月日 工程名称:*苑一期工程四标段 分部名称:基础及主体分部 分部工程名称:模板工程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根据建施、结施、施工进度计划,配制模板各规格、用量、计划采购,进场验收合格后,按施工方案进行制作。 组合模板安装前应向施工班长进行交底。有关施工及操作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模 板工程的施工设计。施工现场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用的测量控制点。对所使用的全部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和数量逐项点清和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采用预组装模板施工时,应在组装平台或经平整夯实的场地进行,组装完毕要予以编号,逐面进行质量检查,即模板两块之间拼缝允许偏差为2mm;相邻模板板面长宽允许偏差为2mm;组装模板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4mm;组装模板板面长宽允许偏差为+4mm、-5mm,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允许偏差为7mm (对角线长度为1/1000)。 (2)人员组织。材料员和保管员组成后勤供应组,负责材料选购和提供;木工 组20人,负责对木模板解料成板材和制作模板及整修旧木模并刷油一道后堆平放直成垛;模板每小组4人,负责对新进钢模刷油后整齐堆垛,并对旧板进行清除杂物,调平、调直后涂油成垛备用。3人组成负责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查;技术人员负责对结构件和测平放线,及尺寸控制和标明标高点;施工人员负责人员安排和解决施工中的所有问题。 (3)施工工艺和施工操作。采用模板及支架要符合以下规定: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 便,并便于钢筋绑扎与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刷隔离剂,不妨碍结构工程的构件,其使用的模板内均涂隔离剂。模板及支架应妥善维修和保管,垫于不易流水和存水的较高处,模板及支架垛平后要防止锈蚀。 模板工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同一条缝上的U形卡子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墙两侧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时不得斜拉硬顶。钻孔应采用机具钻孔,严禁用电、气焊灼孔。枋楞宜采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模板安装时应做好下列工作:梁和 楼板模板的支柱的安装应将地面事先平整后夯实,根据土质情况考虑排水措施,并准备立柱底垫板和斜土楔。竖向模板的安装底面应平整坚实,应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竖向模板应按施工设计要求预埋支承锚固件。 现场安装组合模板时,要遵守下列规定:按配板图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支撑件垂直、稳固。预埋件、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基础模板支柱必须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垫木。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平端 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点靠紧垫平。在墙、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整度应进行校正。 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预埋件、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牢固。基础模板支柱必须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垫木。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平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点靠紧垫平。在墙、梁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整度应进行校正。预组装墙模板吊装就位后,下端应垫平,紧靠定位基准;两侧模板均就利用斜撑调整和固定其垂直度。上下层对应的模板支柱应设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模板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施工设施、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钢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模板及支架时应考虑下列荷载:模板自重及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重量。钢筋重量。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机具重量。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的荷载。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面压力。倾倒混凝土时间生的荷载。支架的立柱或杵架必须用撑拉杆件固定,以确保模板稳定。模板及其支架的抗倾系数不应小于1.15。 支模时要根据已弹好的中心线进行复核,按弹的边线支模,支模后要拉通线校直。 模板安装,大型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若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和防水措施。对于冻涨性土,必须有防冻措施。 在支模中,要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杆,以防倾倒。整体式钢筋混凝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1/1000-3/1000。 整体式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用分段分层支模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下层楼板应达到足够强度或具有足够的支架支撑。上层支架立柱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 当层高大于5m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模方法,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中心线上。采用分节脱模时,底模的支点应按模板设计设置,各节模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各支点高低差不得超过3mm。 承重焊接钢筋骨架和模板一起安装时应符合以下规定:模板必须固定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的结点上,安装钢筋模板组合体时,吊索应按模板设计的吊点位置绑扎,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要牢固,位置要准确。模板的线点要紧密,拆模构件与新浇混凝土结合处要用1cm厚的海绵条(4cm左右 宽)用107胶先贴在已完成混凝土墙柱的接槎处,以备模板挤压紧密,防止漏浆和接槎处不平整。 模板拆除要符合下列规定:板跨度 2m时,应达到混凝土强度的50%方可拆模;板2m、8m时,应达到混凝土强度的75%方可拆模;板跨度8m时,应达到混凝土强度的100%方可拆模。梁跨度8m时,应达到混凝土强度的75%方可拆模;梁跨度8m时应达到混凝土强度的100%方可拆模。悬臂构件应达到混凝土强度的100%方可拆模。 预制构件拆模要符合下列规定:侧面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板。芯模或预留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