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 .pdf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第四纪沉积物是指第四纪时期因地质作用所沉积的物质,一般呈松散状态。在第四纪连续下沉地区, 其最大厚度可达1000 米。第四纪沉积物中最常见的化石有哺乳动物、软体动物、有孔虫、介形虫及植物的孢粉。这些化石,有助于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时代和成因.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主要有物理年代学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法、其他方法一、物理年代学方法物理年代学方法是利用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热、 电、磁性等) 测定沉积物的年龄的方法。如古地磁法、热释光(TL) 、光释光 (OSL)、电子自旋共振(ESR) 、裂变径迹法等。1、古地磁学方法古地磁学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的极性正反方向变化,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间接测量岩石年龄的方法。 他的实质是相对年代学和绝对年代学方法的结合 运用古地磁数据建立极性时(世、期)和极性亚时(事件)的相对顺序,再运用同位素(主要是KAr 法)测定他们各自的年代,继而建立统一的磁性年表。(1)基本原理A过去地质历史时期与现代一样,地球是一个地心轴偶极子磁场。B.含有铁磁性矿物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而被磁化,磁化方向与当时的磁场方向一致。a.沉积岩:沉积剩余磁性。b.火成岩:居里点之下,称为热剩磁。居里点温度一般在500650(表)C.不同时期磁场是变化的,因此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磁场特征也是变化的:变化包括磁极移动(106109 年)和磁场倒转(104-106) 。(2)古地磁极性年表(A.Cox)古地磁极性年表是根据一系列主要用K-Ar 法测定年龄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极性变化事件编制的地磁极性时间表。目前用于第四纪研究的极性年表是A.Cox 等 1969 年根据陆地和大洋已有的140 多个数据拟定的 5MaB.P.以来的地磁极性时间表,后经许多研究者补充修正,综合成表。(3) 测年范围及应用条件:无时间限制,整个第四纪都可以。剖面沉积连续、厚度巨大的细粒沉积层。(4) 应用情况: 方法成熟,广泛应用。(5) 采样要求 :岩石必须含有铁磁性物质,但后期岩脉穿插的岩石样品不行。取定向标本:产状要素法、自然方位法采样间距及大小:垂直间距1m,大小 2cm*2cm*2cm 。综上所述, 一些岩石中固有的这种剩余磁性是揭示过去地球磁场历史的信息,类似于化石一样地能保存到现在。 我们通过分析岩石中的天然剩余磁性,可以了解岩石形成时的地磁极性。通过其它同位素测年确定每次地磁场变化的年代,建立古地磁极性年表,以此为标准, 将研究区岩石磁性的变化与之对比,从而可以确沉积物的年代。古地磁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退磁困难;难以判断不同层位相同极性所属时代。2、热释光( TL ) 、光释光 (OSL) 、电子自旋共振(ESR)法这是基本原理相似而测试对象不同的3 种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t=TD IDAD,三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TD 是通过不同的激活手段(加热、光照、加磁场)使其释放出来的。(1)热释光A.基本原理非金属绝缘矿物(加热至红外温度)发光(释放储存的辐射能量)发光强度吸收的辐射能量时间(t)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发光强度时间(t)热发光现象可分为二个阶段:贮集阶段、发光阶段计算公式: A=P/D B.基本假设条件a、所测样品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零化”(热)事件,重新启动时间钟。b、被测样品具有足够高的热稳定性. c、样品经过 “ 零化 ” 事件后 ,必须埋藏在铀、钍和钾封闭体系或动态平衡环境中,辐射计量率为常数。C、测量对象及测年范围a.对象受热样品:古陶片、古砖瓦、古窑壁、烤过的燧石石器、方解石脉、断层泥等。充分暴露的样品:黄土、沙漠砂、沙丘砂、海岸沙丘砂。b.测年范围决定于样品的环境计量率和被测矿物。一般在 1.0Ma 以内。当环境计量率为1Gy/Ka 时,石英可测1K 年-10 万年或 50 万年;钾长石可测 2K 年-50 万年。不同样品的热发光年龄的计时起点不同:年龄值是最后一次光照晒后埋藏之日起至测量之日所经历的时间。(2) 光 释 光 法 (OSL) 光释光法与热释光法不同之处在于:被测矿物由于辐射储存的电离辐射能是通过不同波段的光波激发释放的。利用不同的光源可获得不同碎屑矿物的OSL 信号,可进行单矿物测年。不存在困扰沉积物TL 测年的残留TL 水平问题。因为OSL 信号只与光敏陷电子有关。可用于曾在搬运、沉积过程中短暂暴露于日光下的沉积物年龄的测定。取样时必须绝对避光,用黑雨伞或黑布避光取样。、裂变径迹法(1)基本原理238U原子核碎片绝缘矿物损伤痕迹裂变径迹密度t t 的计算法 :(公式 ,备注 ) 可以利用径迹密度和长度的变化特征,恢复样品的受热历史,因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古地温及构造热史、抬升速率方面的研究。(2)测量对象磷灰石、锆石、榍石、云母、火山玻璃、陨石等。对沉积岩来说,则为代表岩石形成以来的自生矿物(磷灰石等) 。(3)测年范围:几百年几百万年,尤宜用于测MaBP 以来的样品。(4)取样注意事项岩石新鲜矿物结晶程度高,不含或少含杂质。样品量确保足以遴选出几十个或更多的测试矿物颗粒,要求选单矿物颗,送岩石样品一般需Kg。二、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法基本原理利用矿物和岩石中含有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自行衰变计算年龄的一大类方法。计算公式:N=N0e t= ln D=N0(1-et) 分类:按照放射性同位素来源不同,可分为3 类: 1、宇宙成因同位素法(14C 法) 、2、非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宇宙成因同位素法:K-Ar 法、 U 系法 3、人工核放射性沉降法。1、 14C 法(1)基本原理14C 的半衰期 : 5730a(或 5568a),14C 的衰变常数 : 1.2 10-4 a 计算公式 : I=I0e-t t=log (I 。/ I)18.5 103 (a) 基本假设条件:a.近几万年来宇宙射线强度不变;b.在交换库中14C 处于动态平衡,14C含量一定; c.样品被埋藏后处于封闭体系,无 14C 的加入,14C 按衰变规律自然减少。(2)测量对象和测量时限测量时限:可精确测定五万年以来的含碳样品的年龄。(时限的计算)测量对象:所有含碳物质和水。(3)取样要求注意事项a. 不要采集受污染的样品;避开污染源b. 不要让样品受污染:防止标签和包装袋污染样品采集量(表)(4)对 14C 法的评价精度最高、用途最广、方法最成熟的第四纪年代学方法。2、K-Ar 法(1)基本假设条件(非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法都相同)::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准确知道 t=0 时,无放射成因的40Ar, 即 40Ar/ 36Ar为大气比值t 时段内 , K 与 Ar 处于一个封闭体系。(2)测量对象 :单矿物:长石、云母、角闪石、海绿石(含钾矿物)。全岩类:玄武岩、辉绿岩、粗面岩等(3)测年范围: 10 万年 10 亿年( Q3 以前)(4)取样要求样品有一定的地质意义;有良好的保护环境,样品无蚀变;粘土样品应选取细粒部分(2u 或1u),并作 X 光衍射和电子显微镜分析,判断是否1MD 伊利石。 2Ma 的年轻样品以及不满足上述要求的样品,原则上只能作为实验性测量样品。(5)方法评价:比较成熟、广泛使用(古地磁年表);优点: K 的衰变常数适中,K- Ar 分析灵敏度高。但主要用于侵入岩、火山岩有关的岩石测年。海绿石可提供沉积岩的最小年龄值。3、铀系法(铀系不平衡法)(1)基本原理(照片)238U、235 U、232Th 非平衡状态平衡状态衰变过程服从N=N0e- t , t=ln 放射性积累: t=0 时: 231Pa.230Th=0,238U 有一定的含量t 时段内:238U 衰变引起 231Pa.230Th 积累 230Th/234U 、231Pa/235U 比值的变化放射性衰减:t=0 时: 234U、230U、230Th、231Pa 过剩,t 时段内:上述同位素作为母核衰变234U/238U 、226Ra/230Th、230Th/232Th 、231Pa/230Th 比值的变化。因此有两种方法:中间产物积累法、中间产物衰减法。(2)假设条件:母体和子体的半衰期应准确知道在时间为零的初始点,系统中用于测年的子体同位素放射性为零或可忽略不计或已知。系统一旦形成,必须封闭, 即不再获得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丢失子、母体核素,只有这样,系统的放射性平衡才能回复。230Th-234U 法(锾 -铀法)(照片)利用沉积物中母核238U 放射性衰变系列中234U 过剩和 238U 及 234U/238U 与 230Th/234U放射性不平衡来计算样品的年龄。衰变链238U 234Th 234Pa 234U 230Th 半衰期4.99Ga 24.1d 1.18min 2.48*105 75ka 3)测量对象沉积物、碳酸盐(纯碳酸盐和不纯碳酸盐)、火山岩等。沉积物:海洋沉积、锰结核、湖泊沉积、盐类等;碳酸盐:珊瑚、钟乳石、石笋(纯碳酸盐);钙质层、钙结核、灰华、骨头(纯碳酸盐)(4)测年范围:几百年万年,最佳范围在万年万年之间。(5)取样要求碳酸盐和火山岩样品应取没有风化的新鲜样品. 碳酸盐样品应是致密的、不透水的、无风化痕迹。这样的样品才可能来自封闭体系。送样时应附有样品的地质环境概况说明,利于判断是否是封闭体系。一般样品送样量10100g。珊瑚化石、锰结核等海相纯碳酸盐样品量不得低于几克。样品装入布袋中送交实验室。4、人工核放射性沉降法(1)原理:与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相同。(2)测试对象:近几十年来人工核爆炸后沉降到海、湖、冰雪上的核沉降物。(3)测年范围:100 年的环境污染和沉降速率等。沉降速率计算公式的推导:该方法处于探索阶段。三、其它方法:历史考古法、沉积学方法、树木年轮法测年数据可分为三个等级: 可信 : 2 种以上测年方法的结果接近并符合地层层序律。参考:只有1 种年代学数据,也符合地层层序律。不可信:只有1 种年代学数据且违反地层层序律,则数据不可信。不可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本身方法就不成熟;方法成熟但操作有误;标本受污染或无代表性。测年时应同时做的工作:论证方法前提的合理性;测定年龄样品的适应代表性;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