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地形与河流》.docx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教学设计 盐湖区涑水联合双语地理学科 吕莉莉一、教学任务分析1学材出处本课出自晋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亚洲第一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第2课时。2学情分析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本节的知识点根本上都需要落实到地图上,大量的读图、用图训练必不可少,而七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年龄还比较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七年学生好奇心重,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特别快,抓住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3教材分析第八章 认识亚洲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将七年级上册涉及到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另一方面本套教材只安排亚洲这一个大洲进行学习,意图是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学会运用资料归纳大洲的区域特征,养成对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进行联系分析的习惯。二、教学目标1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2理解地形和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特点。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亚洲雄风歌曲,这首歌的第一段歌词艺术化地展示了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其中的“山是高昂的头“河象热血流形象的概括了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大洲亚洲的地形与河流。设计意图:由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检测挑战大PK,认真就会赢:每组的1、3、5号同学完成左侧的挑战,每组的2、4、6号同学完成右侧的挑战。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后面的讲解指明重点。讲授新课<前情回忆>地表形态可以分为哪五类?(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图)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根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图例,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如绿色、黄褐色、白色、蓝色表示的地形。(展示亚洲地形图)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A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及主峰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C组:中西伯利亚高原、黄土高原、D组: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学生查图讨论答复出各地的地理位置。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地形类型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指导学生找出亚洲最高点与最低点,总结出亚洲地形的又一特征:地势起伏大。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地势起伏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展示“亚洲各海拔地区所占的比重“各大洲的最高海拔、最低海拔“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和亚洲沿80°E的地形剖面图)以下资料能进一步说明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学生:材料一说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材料二说明:地势起伏大。 材料三说明:中间高,东西低。 材料四说明:中间高,南北低。 材料三、四能说明中间高,四周低。学法归纳:怎么描述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学生:从地形种类、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地势起伏三方面描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过渡: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那流向是什么形状的呢?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先播放微课亚洲的地形与河流后展示“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太平洋一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洋一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北冰洋一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部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学法归纳:怎么描述一个大洲的水系特征?学生:结合地势和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的情况,判断河流流向。思维升华:根据河流的流向能判读出一个地区的地势特征吗?学生:可以。总结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限时游戏给学生3分钟阅读地理锦集,以森林运动会的游戏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写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五、学生作业 查阅资料,说说运城的地形特征,推测河流的流向特征,并查阅相关资料验证自己的假想。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以“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为主轴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理解亚洲的地形、河流特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举一反三,归纳南美洲的地形。以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整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游戏环节由于在线班级多,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情况,不能及时的给与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