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doc
2013年柳州市幼儿园优秀论文评比参评论文论文名称: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作者姓名: 莫春柳 作者单位: 柳江县教育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区域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是教师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材料的选择和投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否能有效的选择和投放材料,关系着区域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材料的良好互动。本文浅谈了我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根据不同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材料投放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对幼儿而言是自由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求和教育的契机,幼儿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们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而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从而获得发展,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区域活动的设置着和幼儿的引导者,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应从主题的变换、幼儿的能力差异、幼儿的年龄差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选择和投放区域活动材料,让区域活动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园开展区域活动多年以来,各班级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普遍存在着目的性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孩子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形成了某些区域活动的创设只是一种摆设。另外,教师从教育性、儿童性、艺术性、卫生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原则出发去选择和提供与区域活动相适应的材料,存在材料种类单一、 数量较少、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我园实际问题,结合幼儿的发展情况,我们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完善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让区域活动得以更顺利的开展,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丰富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在区域活动中,丰富的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大更大的选择空间,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很多教师为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挖空心思,哪有那么多材料?其实,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我们不善于发现,周围有很多我们可以拿来做材料的东西。要想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现成材料,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积累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原来他们平时用后的饮料瓶、饼干盒等等都是可以拿到区域来做材料的,这就让幼儿想到了去收集这些材料,丰富活动区的材料。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生活在市去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学会收集身边的材料,像饮料瓶、旧光碟、旧的电话机、手机等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运用到区域活动中。暑假在去海边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收集贝壳放到美工区。所以,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投放到区域中的。 二、依据区域活动目标投放材料(一)根据区域活动的类别分在投放区域材料之前,我们已经划分好了各个区域,对每个区域的功能、作用已经很明确了。区域的功能作用是靠操作材料来实现的。材料的投放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而不是随心所欲,想到什么材料就投放什么材料。为此,我们要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根据区域的功能、作用,收集相应的材料。例如:在以主题“ 舞台表演”为背景开展的区域活动中,这个区域主要是通过操作幼儿自由组织和参与表演 来发展幼儿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和 协作能力。“舞台表演”需要服装、话筒、简易舞台等材料,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已经设定好的主体有目的的选择和投放所需要的材料。在投放区域材料之前,我们已经划分好了各个区域,对每个区域的功能、作用已经很明确了,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用。活动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但是,投放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但也容易让幼儿分心,不能专一地进行活动。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分1.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又是刚刚入园,肯定会有很多不习惯,因此,在给小班投放材料时,要注意不要投放幼儿无法操作的材料,提供种类少,数量多,形状相似的如娃娃、餐具等那种一看就会玩的材料,以减轻幼儿对幼儿园的不适感,一段时间后,可以慢慢地加入其他的材料如不一样的盒子、娃娃的衣服等,教师多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帮助幼儿明确主题,确定角色,培养游戏常规。 2.中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小班幼儿已经有了游戏活动,但对复杂的游戏还不太会玩,需要成人领着玩。中班幼儿则大不一样,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能够自己选择和规定游戏的主题,寻找不同的玩法,游戏能力和游戏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中班阶段是幼儿游戏水平蓬勃发展的时期。 因此,在中班材料投放时应注意未成型玩具的加入,增加半成品以及废旧物品材料玩具。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引导幼儿拓展游戏主题。 3.大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一般情况下,大班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各项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动手能力也发展迅速,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因此,在大班投放材料时应注意科学类材料的投放,并尽量少的投放成型玩具,可以投放一些纸、笔、木棍等物品,充分的挖掘幼儿的潜力,让幼儿享受着探索、创造、合作和成功的快乐,培养其独立开展游戏的能力,组织计划游戏的能力,自制玩具的能力等。 三、活动过程中及时补充材料一般来说,各活动区都有一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材料。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先投放一部分材料,在观察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减弱时,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主题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如在“春夏秋冬”的主题小活动“秋”这个小主题活动中,我投放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树叶、画有秋天植物的轮廓图、水粉颜料、毛笔等。刚开始,幼儿对印树叶很感兴趣,涂上颜料拓印在纸上,再贴上各种画好的水果,后来他们的兴趣逐渐减弱,该区的幼儿也越来越少。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们投放了新的活动材料:小材料筐、皱纹纸、扭扭棒、报纸、毛线等,幼儿对新材料产生了兴趣,有的用蜡笔描画树叶,有的用皱纹纸粘贴,有的把毛线剪碎粘贴成秋天的花。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用树叶粘贴、添画出了富有童趣的动物、人物、房子等各种画面。 四、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能为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哪怕是平时最不善于交流、沉默寡言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自信地操作、自主地交往,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这也是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一方面,从材料的层次性出发,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既可以选择为幼儿提供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差异为幼儿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动态性出发,教师在选择和投放区域活动的材料时,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具体和幼儿操作情况的变化,对区域活动材料进行补充或调整。五、周期性更新材料区域活动中,由于不断变换活动主题,而不同的主题和区角需要不同的活动材料,教师要及时的定期的更新或更换活动材料。老师要合理安排每个活动区,每区都有一套独特的材料,一个区角投放多样材料,要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活动起来,在主题好玩的转转向奇妙的蛋过渡时,老师把区域材料进行了调整,投进了各种蛋壳、颜料、彩纸、纸卡等与蛋有关的材料,幼儿又来了兴趣,都争先恐后的给蛋壳上色、装饰蛋壳、画蛋、用蛋壳做不倒翁在开开心心玩的同时进入了新的主题活动,认识了蛋、了解了有关蛋的很多知识。可见,根据活动的进程不断投放新的材料不仅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又使主题活动顺利的得以开展。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游戏教程,翟理红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2.36岁儿童发展指南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4.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秦元东,王春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