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精品学案笔记).doc

    • 资源ID:26524070       资源大小:338.9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精品学案笔记).doc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概述】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铁犁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古代中国手工业脱胎于古代农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中国古代手工业具有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兴起和繁荣。从春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崛起到明清地域商人群体的兴起,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由官府垄断到地域范围不断发展扩大、城镇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的特点。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由于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发展非常缓慢。鸦片战争前夕,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中国由先进转为落后,埋下了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基础自查】1列举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理解其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2列举古代中国各个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了解)3小农经济的含义、形成的条件、特点、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串链结网】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表现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技术与制度农作物水利灌溉(工程、工具)经营方式原始农业石刀、石斧、石犁刀耕火种(经常迁徙)水稻、粟(世界最早培植)集体劳动商周(奠定古代农业社会基础)耒耜和少量青铜农具“耜耕(耒耜)”或“石器锄耕”;懂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杂草沤肥和治虫灭害等;开始走向定居生活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个体劳动两汉耦犁(西汉赵过);犁壁;(改进和普及阶段);耧车(播种工具)二牛三人西汉末二牛一人一牛挽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代田法(赵过);一年一熟引进棉花漕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开始进行轮作和绿肥种植翻车(曹魏时改制)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装犁评,可调节犁耕深浅(完善阶段)普遍育秧移栽筒车宋元北方出现旱地中耕农具耧锄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引进占城稻高转筒车(水力)明清北方形成两年三熟和三年四熟引进玉米和甘薯,经济作物种植扩大风力水车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基本特点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经营方式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为主“男耕女织”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经济基础),农民和地主之间形成租佃契约关系。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农业生产重心逐渐南移,宋代完成。“苏杭熟,天下足”就是有力的证据。历史地位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形成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关系)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含义(同下) 分散性和封闭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特点 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农民具有一定生产积极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稳定性、再生性) 脆弱性: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贮备能力,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小农经济有利因素 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自身动力)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封建政府沉重赋税、徭役社会的动荡、土地兼并、高利贷者的乘机盘剥艰难成长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主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政府因素)不利因素 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影响: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的积极性(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推动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主要动力;在较长时间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无法扩大再生产,它的牢固存在,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地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的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小农经济下,只有通过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来解决,恶化了生态环境。(多角度:封建社会前后期)【综合探究】1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史料印证(1)魏晋南北朝时期:趋向平衡。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基础。(2)隋唐五代时期:逐步南移。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验1】(2015·全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体验2】(2015·全国卷)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体验3】(2015·全国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史料研读】1小农经济的形成与特点材料一(2015·全国·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文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晁错论贵粟疏依据材料概括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及影响小农经济的不利因素有那些?脆弱性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高利贷盘剥。材料三(2011安徽文综)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走出误区】1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其生产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如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庄园)的需要。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从产生看,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没有土地,耕种地主的土地,但自有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与地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自耕农: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一般不剥削别人,或者对别人有轻微剥削。自耕农一般采用“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经营土地,在社会比较安定的情况下生活比较稳定,也有着较高的生产积极性。自耕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大量自耕农的存在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条件。但是自耕农不是一个稳定的阶层,遇到适宜的条件他们可以上升为地主,遇有天灾人祸则可能走向破产。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但其中的“足”并不是富足,而是指自耕农的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贡赋。“自给自足”也不等于与市场没有联系。如农民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需要的食盐都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典例】(2016·全国·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灌溉、施肥技术等),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综合技术体系。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善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感知高考】1(2007山东文综)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坛,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2.(07上海)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3.(12广东)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4. (09·全国卷)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 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5.(12海南)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6.(15上海)“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C汉武帝时代的盛况         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7.(04全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养活了众多人口        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A.    B.    C.       D. 8.(10课标) 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表2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思维导图】

    注意事项

    本文(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精品学案笔记).doc)为本站会员(模**)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