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副州长在全州质量兴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资源ID:26529805
资源大小:18.0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副州长在全州质量兴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2022年副州长在全州质量兴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副州长在全州质量兴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3月16日)这次质量兴州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前段质量兴州工作开展状况,探讨部署今后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推动质量兴州深化开展,为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供应保障和支持。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看法。一、回顾过去,质量兴州战略实施状况良好自2022年州委、州政府在全省领先提出实施质量兴州战略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仔细履行职责,切实狠抓落实,质量兴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上下协作联动,齐抓共管质量的氛围已经形成从质量兴州活动一起先,州委、州政府就成立了全州质量兴州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州的质量兴州工作,加强对质量兴州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制定了恩施州质量兴州规划。2022年8月,省质监局、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服务质量兴州,促进恩施州加快发展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了活动的开展。2022年3月以来,州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质量兴州规划的实施看法、关于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看法、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平安工作的看法、关于切实加强争创名牌产品工作的看法等一系列文件,加强了对全州质量兴州工作的指导。与此同时,州直相关部门制定了质量兴州实施方案,各县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质量兴县(市)规划及配套政策文件,并制定了质量工作长期规划。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加大宣扬力度,收到了明显效果,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加,形成了良好的质量工作氛围。(二)各部门真抓实干,质量兴州工作成效明显质监、农业、建设、交通、旅游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作联动,加强指导,跟踪服务,促进了全州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到2022年,全州已有18个产品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占总规划数47(20222022规划任务是2022完成18个,2022达到38个);58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占规划数72;46家企业取得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80家企业获得国家产品生产许可证;建立企业质量档案1234家,基本实现了工商注册加工企业全覆盖;全州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91.3,比2022年前提高8个百分点。地理标记产品爱护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利川黄连、利川天佛莼菜、恩施紫油厚朴和恩施板党等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记爱护,占规划数18;“咸丰鸡腿白术”、“恩施玉露茶”即将获得爱护;“恩施富硒茶”、“鹤峰走马葛仙米”、“利川山药”、“利川坝漆”等产品地理标记爱护的打算工作基本就绪。企业信用明显提升。八峰等24件注册商标被评为第五届湖北省闻名商标,比上届增长60;农产品商标专用权新申请注册97件,达历史高峰;确定省级“食品经营示范店”10户,州级20户,认定92家企业为2022-2022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长友公司等30家企业被评为2022-2022年度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指导企业及农户签订农业订单5,9762份,合同金额8665万元,粮食和各类经济作物7.69万亩。农业标准化建设明显加强。目前,全州已有44项特色农产品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专家审定,被发布为湖北省地方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国家级5个、省级7个),占规划数32,其中清江种业“两杂”种子项目已通过国家考核验收。2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全面启动;农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192个;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80万亩,有机食品基地10万亩。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建筑市场质量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建设节能标准和无障碍设施标准全面推行,住宅建设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荣获湖北省无质量通病住宅示范工程3项,湖北省优质工程奖4项。交通运输明显改善,全州乡镇通车率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24,乡村马路实现了干支平均好路率75的标准。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全州A级景区达到34家,恩施土司城等3个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风景区;全州新增旅游星级饭店6家,旅行社已达到28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晋级国家级示范点的提档升级工作已通过国家验收。(三)狠抓质量监管工作,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在引导基层单位提高质量水平的同时,质监、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围绕食品、药品、农资市场等重点领域,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质量的监管,刚好处理产品质量投诉和举报问题,深化开展了打假保节日、打假保春耕等一系列打假治劣活动,进一步净化了生产、经营、投资、消费环境。对全州1769家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究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体监管网络;根据上级部署,对劣质奶粉、欣弗药品等进行了专项清理;仔细开展了青饲料切碎机的专项整治工作,刚好有效的遏制了无证生产的违法行为。两年来,共查处各类食品、药品、农资等违法生产经营案件2247起。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执法打假活动,使我州的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收到了群众满足、企业满足、党委和政府满足的良好效果。在充分确定成果的同时,我们更应当醒悟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县市和单位抓落实力度不够。有的领导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抓市场必需抓品牌,抓品牌必需抓质量,抓质量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认为制定了规划、出台了配套政策,政府的职责就完成了,对如何根据全州的规划目标实行有效措施抓落实还缺乏探讨,致使这项工作还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还没有建立起一抓究竟的长效机制。二是技术基础工作不坚固,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全州用于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机构、检验检测设备、人员队伍还特别欠缺,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还不能够对发展地方支柱产业供应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还处于落后位置。三是名牌产品数量偏少,创建名牌产品的后劲不足。全州虽有18个湖北名牌产品,但在数量上还不到全省的5,中国名牌和免检产品也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同时,我州的高山蔬菜、茶叶、地道药材、大米等产品品质优良,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但因生产规模较小始终被拒在名牌大门之外,导致“精品较多,名牌很少”。如宣恩“伍家台”茶叶和咸丰活龙、恩施盛家坝等地的大米。四是假冒伪劣产品仍旧存在。涉及到广阔群众衣、食、住、行的各种产品依旧存在许多质量问题,农用车、手机等商品成为投诉热点。特殊是城乡结合部和广阔农村地区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转移地,打假治劣的任务仍旧还很艰难。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探讨工作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推动质量兴州工作深化开展恩施州质量兴州规划已经对2022年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目标任务作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既定目标和步骤,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突出重点领域,狠抓关键环节,选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推动质量兴州工作深化开展。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要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平安质量水平,制定符合恩施州农业发展的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并落实到生产各个环节,培训到每个作业人员,建立覆盖土壤、种子、种植、加工等环节的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以农业龙头企业、出口农产品企业为主体,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步伐,形成国家、省、州、县多层次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提高示范效果,仔细解决好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的突出问题。运用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强力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种植和认证工作,促进全州农业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产品质量达到标准。二是大力实施标准技术战略。要围绕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汲取再创新实力,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技术组织,创新企业科技开发机制。引导、激励企业结成技术标准联盟,主动参加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创建自主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和完善标准技术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获得国际国内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信息的困难。加快构建与恩施州出口贸易相适应的技术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激励企业采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使出口企业跨越技术壁垒,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在服务行业全面推行ISO9004服务质量标准,使一批单位和企业通过ISO9004服务质量体系认证。旅游业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爱护相兼顾,着力培育生态环境美丽、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显明的“生态恩施州•土苗风情园”,以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两大核心景区建设为龙头,以恩施土司城、梭布垭石林、清江闯滩为重点,加快建设清江源生态旅游区,使生态旅游服务业真正成为恩施的重要产业。三是进一步实施好名牌战略。重点是要加大中国名牌的建设力度,要在已有的18个湖北名牌中,择优选取目标(八峰氨基酸),进行重点培育和爱护,争取早日实现中国名牌零的突破。接着加大湖北名牌创建力度,对目前已初步具备条件的企业,质监、工商等部门要主动指导、帮助开展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争创工作,争取先在省内名牌上有一个量的突破,形成名优企业集群,努力提高名牌产品在全省的份额,扩大名牌效应,促进中国名牌及国家免检产品的建设。扎实做好特色和优势农产品的地理标记爱护工作,使金丝桐油、利川坝漆、葛仙米、莼菜、地道药材等农产品成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区域品牌。四是大力开展质量兴州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扶优扶强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加快结构调整,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对技术机构的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须要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鄂西南农副产品检测中心省里已经批准建设,下一步要加快建设进度,尽早建成,为提高全州农产品质量供应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形成特色显明、功能互补、覆盖全州的服务体系,为社会供应检验测试、产品质量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信用评价等方面的服务。大力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限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建立以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体系,为社会营造质量信用环境,搭建企业质量信息平台。五是全面加强质量监管。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接着完善辖区执法打假责任制,做到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执法打假与服务指导有机结合,变事后查处为事前规范,变被动执法为主动监管。牢牢抓住广阔人民群众关切的食品、农资、建材、汽车零配件等专项整治不放松,加强对苗头性、潜在性、普遍性质量问题的分析探讨,在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上下功夫,实现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早发觉、早限制、早打击。接着深化开展食品平安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无证生产案件,严厉打击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确保不出区域性的食品质量问题;深化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集中精力解决好化肥、农药、农机配件等农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低和质量差的问题;深化开展建筑材料专项整治,加大对钢材、水泥、砖类、装潢板材等建材产品检查力度,确保建材产品的质量平安。通过35年的努力,建立起质量监管的快速反应机制,做到刚好获得信息、快速检测产品、快速处理问题。三、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兴州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要仔细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质量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支配部署。要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工作目标按要年度进行量化,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间明确。严格质量监督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各县市政府要相应建立质量嘉奖机制,切实抓好嘉奖兑现工作。州财政、质监等部门要做好协调和督促工作。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政府质量公告、质量宣扬、督查通报制度等有效的工作保障措施,形成以州带县市、以县市促州、上下呼应、共同推动的质量兴州工作新格局。明年的质量兴州工作会议将实行县市述职的方法,由分管县市长对本地质量兴州重点抓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内容进行述职。二是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协作。质量兴州是近两年州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涉及面广,象农业标准化、打假扫劣、名牌培植等许多工作都须要各部门共同协作,希望大家接着发扬团结作战的精神,根据州政府的部署,主动参加、亲密协作、齐抓共管,共同抓好落实。州质监局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搞好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对接,刚好提出阶段性工作看法。其他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要发动社会广泛参加。质量兴州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保障群众的健康、平安消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是质量工作的动身点和归宿。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扬和监督作用,刚好通报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对严峻质量问题,特殊是制假售假单位和个人,要加大曝光力度,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氛围。深化开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商标法等质量法律法规的宣扬教化活动,增加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法制观念。加大对品牌建设的宣扬力度,广泛宣扬品牌发展战略的政策和信息,组织开展对品牌产品的集中宣扬和展示活动,提高我州品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通过深化开展3.15、质量月、“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购物一条街”等活动,提倡质量诚信,引导社会消费,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人人关切质量、重视质量、主动参加质量兴州工作的良好氛围。同志们,质量兴州工作任务艰难,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坚决信念,激昂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州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