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_1.docx
-
资源ID:26679770
资源大小:48.76K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_1.docx
2022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安排1一、教材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干脆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化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激励老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本册共有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我爱我的班集体,共三课。其次单元:我们的动物挚友,共三课。第三单元:纸和环保,共三课。第四单元:奇异的光,共三课。第五单元:我们都有一个家,共三课。二、教学目标总目标: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1、情感与看法:(1)教化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酷爱自然,酷爱科学。(3)自信、诚恳、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1)初步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2)教化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3)爱护环境,疼惜资源。3、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2)驾驭一些自己生活中须要的基本学问和劳动技能。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三、教学措施: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留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教案,帮助儿童绽开活动。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4、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四、课时支配:本学期以17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4课时。详细支配如下:第一单元“我爱我的班集体”7课时其次单元“我们的动物挚友”7课时第三单元“纸和环保”7课时第四单元“奇异的光”7课时第五单元“我们都有一个家”6课时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安排2一全册教学内容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开心”“班集体真暖和”“人人有特长,合作力气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相互关切、相互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暖和和力气,体验到共同生活的开心;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2、我们的动物挚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爱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挚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留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惜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挚友的观念,初步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爱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奇异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究起先,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学问,探究和相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深厚新奇心和探究爱好。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美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学问,并为此而感到骄傲。二全册教学目标1、能够相识自己的特长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溢信念,与同学团结友爱。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暖和和力气的同时,相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3、了解关于中国的基本学问,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域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骄傲。4、能留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情愿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在获得有益的学问和阅历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实力。三、详细内容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周集体生活真开心1、体验集体生活的开心。2、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劳动、嬉戏,相处和谐;主动参与集体活动。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学问。4、驾驭同学之间解决冲突冲突的方法,介绍自己及好挚友的方法与实力。其次周班集体真暖和1、感受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切的真情。2、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好习惯。3、相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须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4、驾驭沟通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帮助同学的相关技能。第三周人人有特长,合作力气大1、感受团结、合作的开心;体验到合作的力气大。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做事。3、相识到每个人都有特长和短处,各人有特点,实力各不同。4、驾驭要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第四周我为集体添光彩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产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2、相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3、相识到集体的进步须要大家共同争取。第五周我最喜爱的动物1、喜爱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2、珍爱生命,爱护动物。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第六周可爱的小动物1、有爱心并细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损害。4、培育视察实力,学写饲养日记,驾驭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第七周我们的好挚友1、不损害动物,自觉爱护动物。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爱护的动物,并学习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挚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爱护动物的事情。第八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初步培育学生的民族骄傲感。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第九周纸从哪里来1、体验爱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3、理解爱惜树木对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4、驾驭调查、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和技能。第十周爱护森林,节约用纸1、体验参加节约用纸、爱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培育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2、酷爱自然,爱护树木,爱惜环境,提高环保的自觉意识。3、了解学校和社区爱护环境的详细措施。4、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第十一周影子的探究1、对光有深厚的新奇心和探究的爱好。2、会自己支配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3、能在生活中正确利用影子。4、探究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亲密关系。第十二周我们来造彩虹1、对光的色调有深厚的新奇心和探究爱好。2、坚持不懈、不怕失败进行探究的科学精神。3、相识太阳的七种颜色。4、学习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第十三周太阳光的利用1、主动尝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阳光。2、学习避开光的损害,学会爱护自己。3、知道可以利用光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人类的生活服务。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第十四周好大的一个家1、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我丰富多彩。2、初步形成敬重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学会敬重不同的文化。3、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4、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地、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城市的气温改变,东西两端城市相距较远等相关地理学问。第十五周好壮美的一个家1、感受我国山河的壮丽秀丽,体验家乡生活的开心与华蜜。2、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祖国的山河。3、初步了解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名胜古迹。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安排3一、班级分析本班共有91个学生,其中男生57人,女生34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溢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不强,学问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主动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化。二、教材分析1.生活性。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其次,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识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供应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视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供应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第三,以亲密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嬉戏、探讨、沟通、动手实践、调查探讨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老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获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动身,用自己的眼睛去视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老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开放性。本课程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老师与儿童的创建性。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培育,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其次,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须要和实效为动身点。3.活动性。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加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干脆参加,强调全员参加;其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加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三、教学目标:1、情感与看法方面的培育:(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酷爱自然,酷爱科学。(3)自信、诚恳、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育:(1)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2)爱护环境,疼惜资源。3、学问与技能方面的培育:(1)、驾驭一些自己生活中须要的基本学问和劳动技能。(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育:(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辨别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2、乐于帮助他人。3、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洁的整理和应用。教学难点:1、珍爱生命,酷爱自然、酷爱科学。2、自信、诚恳、求上进。五、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看法”、“行为与习惯”、“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变更过去偏重学问、技能学习,忽视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2.转变老师角色。在本课程中,老师要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育儿童的品德与习惯,爱护儿童的新奇心,引发儿童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老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化效果。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阅历背景和学习爱好等为设计基础,将学问、技能教化的要求与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融为一体。因此老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留意以下四点:(1)老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留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绽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安排性和敏捷性。(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老师要擅长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学问的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老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老师应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4.活动形式应敏捷多样。本课程以儿童干脆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化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激励老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听从内容,可依据详细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运用;教学活动时间的支配比较敏捷机动,依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支配必要的课前打算活动或课后延长活动来协作。5.留意与其他学科、教化活动的结合。本课程教学活动应留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化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化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化效益。六、课时支配第一单元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其次单元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漂亮的大自然2课时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第3课美妙的家园2课时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第五单元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安排4一、状况分析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干脆参加的主题活动、嬉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二年级上册编排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每周上两课时,共计28课时,其余课时留给学校支配本课程或其他有关的教学活动。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主动学习,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开心地玩、兴奋地学,做事有了肯定的责任心,仔细、有耐性,与同伴相处,学会关切和帮助,对自然、学习生活有肯定的爱好,乐于探究,全部这些都是好的表现和开端,本学期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达到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健康平安地生活。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有自我爱护意识,有料理自己的实力,按时作息,做事专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2、让学生开心主动地生活,培育学生开朗的性格,使他们喜爱和同学、老师交往,兴奋地学、开心地玩,使学生有应付挑战的志气,能在成人的帮助下限制和调整自已的心情,能观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特长,亲近大自然,喜爱在大自然中活动。3、教化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培育他们做事仔细、不敷衍、有耐性,有毅力,使学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切他人,有爱心,维护集体荣誉,相识规则和纪律的重要,能遵守社会规范。4、培育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激发学生的新奇心、求知欲,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爱好,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学会动脑、动手、动口,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从而获得学问、积累阅历。三、教学重点: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培育他们做事仔细、不敷衍、有耐性,有毅力,使学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切他人,有爱心,维护集体荣誉,相识规则和纪律的重要。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安排5教材简析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支配活动主题,形成敏捷、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化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切、学会负责、学会探究,酷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教学策略: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课前初探2课中深究(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2)感悟深化,提升相识(3)生成问题,拓展延长3课后实践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情愿自己解决,并信任自己有实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情愿有安排地支配自己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动身,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切和爱惜同伴,敬重和关切老人,怜悯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化,将学生引入到发觉与探讨的欢乐之中。通过发觉、探讨、展示等环节来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科学看法、合作意识。、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化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宏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动身,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教学总目标: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情愿自己解决,并信任自己有实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情愿有安排地支配自己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动身,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切和爱惜同伴,敬重和关切老人,怜悯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宏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动身,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教学措施1、充分敬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2、敬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3、与学生同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须要。4、敬重学生的体验和推断。改进教学思路: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留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动身,在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绽开活动。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相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嬉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干脆参加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化过程,将道德相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4、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教学进度支配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周 次 教 学 内 容1 让我想想 11 我们的科学小组2 信任自己 12 可爱的祖国3 学习生活有安排 13 国旗国旗真漂亮4 我们手拉手 14 敬礼,人民英雄5 爷爷奶奶,你们好 15 我在长大6 帮助残疾病人 16 我在长大7 帮助残疾病人 17 努力才会有收获8 我发觉18 丰收会9 我也做探讨 19 复习10 我也做探讨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安排6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相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特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化必需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动身。同时,有效的教化必需采纳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化工作,教化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二、教材特征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识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供应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视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供应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第三,以亲密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嬉戏、探讨、沟通、动手实践、调查探讨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老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获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动身,用自己的眼睛去视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老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本课程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老师与儿童的创建性。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培育,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须要和实效为动身点。课程形态以主体参加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干脆参加,强调全员参加;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儿童本身实地参加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三、课程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敬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总目标: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1、情感与看法:(1)教化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酷爱自然,酷爱科学。(3)自信、诚恳、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1)初步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2)教化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3)爱护环境,疼惜资源。3、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2)驾驭一些自己生活中须要的基本学问和劳动技能。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五、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看法"、"行为与习惯"、"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变更过去偏重学问、技能学习,忽视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2.转变老师角色。在本课程中,老师要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育儿童的品德与习惯,爱护儿童的新奇心,引发儿童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老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化效果。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阅历背景和学习爱好等为设计基础,将学问、技能教化的要求与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融为一体。因此老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留意以下四点:(1)老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留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绽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安排性和敏捷性。(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老师要擅长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学问的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老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老师应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4.活动形式应敏捷多样。本课程以儿童干脆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化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激励老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听从内容,可依据详细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运用;教学活动时间的支配比较敏捷机动,依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支配必要的课前打算活动或课后延长活动来协作。5.留意与其他学科、教化活动的结合。本课程教学活动应留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化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化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化效益。六、课时支配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家乡山和水2课时第2课家乡的物产多又多1课时第3课我家门前心事多2课时其次单元第1课我们的大地妈妈2课时第2课美化家园2课时第3课花草树木天偷笑2课时第4课我和动物交挚友2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艳丽的红领巾2课时第2课红领巾胸前票3课时第3课欢乐的"六·一"2课时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长大了2课时第2课暑假生活我支配2课时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安排7一、班级基本状况分析所带班级共有学生100人,大部分学生懂礼貌,讲文明,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课堂上能仔细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课后能文明嬉戏,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学生酷爱学校,酷爱班级,酷爱学习,有剧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须要老师适时调控。二、教材分析1.第一单元多彩的校外活动本活动主要通过故事“冬冬的星期天”,让学生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激发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爱好;“说一说”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校外活动的乐趣和收获,加深学生对校外活动好处的理解;“了解校外活动场所”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校外活动场所,引导学生到有益的场所参与校外活动。最终,通过建议学生和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参与校外活动,整理自己校外活动的收获和感受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活动的感知实力,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2.其次单元遇到问题想方法本课主要先通过小强和小丽同是丢钥匙,采纳不同方法取得不同结果的正反事例比较,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应主动想方法解决;然后又以“问题1:和家人走散了怎么办?”和“问题2:球打到房顶上怎么办?”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结组想方法,想出方法进行嘉奖的方式,熬炼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想方法解决的实力;在“由司马光砸缸引起的思索”的活动内容的学习中,通过故事进而探讨其它方法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遇到问题想方法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只有遇到问题主动想方法,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3.第三单元诚恳孩子人人夸本课活动主要通过“诚恳的孩子”作为引导,干脆切入主题,引起学生的爱好;然后再通过“狼来了”的故事,使同学们初步相识到说谎的害处,从反面说明不说谎话诚恳品质的重要;然后再通过“说一说”和“探讨”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详细指导他们的行为,激发他们情愿做诚恳孩子的愿望;最终通过儿歌以及歌曲“好孩子要诚恳”再次明确做诚恳孩子的要求和意义,从而唤起学生产生做诚恳孩子的剧烈愿望。4.第四单元可爱的家乡本课主要通过让同学们搜集家乡的名胜、特产资料,继而介绍、沟通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老师通过给同学们补充,以及通过让同学们观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酷爱家乡的情感。5.第五单元变废为宝本课主要通过提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洁记录”的调查活动,然后和同学进行沟通的形式,使学生切实相识和感受到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继而在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说一说”活动和老师介绍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知道垃圾的危害;最终,主要通过教材资料和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了解一些废物处理的奇妙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三、教学目标1.通过建议学生和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参与校外活动,整理自己校外活动的收获和感受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活动的感知实力,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2.使学生明白只有遇到问题主动想方法,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3.通过儿歌以及歌曲“好孩子要诚恳”再次明确做诚恳孩子的要求和意义,从而唤起学生产生做诚恳孩子的剧烈愿望。4.通过让同学们观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酷爱家乡的情感。5.让学生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了解一些废物处理的奇妙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激励学生多视察,勤思索,并留意整理自己的收获。激发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爱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主动地想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情愿想方法解决。引导学生能初步辨别是非,不说谎话,做诚恳的孩子。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说谎,知道说谎的害处。2.知道家乡的风景,激发学生酷爱家乡的情感。3.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物,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课前预习,培育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实力。2.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敏捷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供应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