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校本研修的实践嬗变[西安140309].ppt
校本研修的实践嬗变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张 丰丰 二一四年三月二一四年三月1 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本研修,发挥学校本研修,发挥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 学校教学管理的转型学校教学管理的转型 从“控制性管理”转向“指导性管理” The Func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From “Control” To “Direct”教师研修的层次性的反思与改进的反思与改进Chap2 教师研修从教师研修从改进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过程做起做起Chap3 基于组织策划的基于组织策划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Chap4 学以致用的学以致用的教师学习与教师研究教师学习与教师研究Chap5 校本研修背景下的校本研修背景下的 课程管理课程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从从“锦上添花锦上添花”到到“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教师作业行为调查的角度教师作业行为调查的角度现实:今天你做到了吗?现实:今天你做到了吗?必要:你觉得应该做到吗?必要:你觉得应该做到吗?愿望:你主观上想做到吗?愿望:你主观上想做到吗?能力:明天你能做得到吗?能力:明天你能做得到吗?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教师分别研究三本不同的教材配套练习的各单元教师分别研究三本不同的教材配套练习的各单元: : 结合课程标准,透视作业意图;结合课程标准,透视作业意图; 判断判断作业的有效性和优劣;作业的有效性和优劣; 选择修改不满意的问题题;选择修改不满意的问题题; 梳理有效作业的特点;梳理有效作业的特点; 思考如何设计、整合思考如何设计、整合作业。作业。 根据现场提供的语篇根据现场提供的语篇( (或教学内容或教学内容) ),独立,独立设计随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并写出作业设计设计随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并写出作业设计意图意图( (可以从作业功能的角度研究作业设计可以从作业功能的角度研究作业设计);); 交流讨论作业设计交流讨论作业设计, ,并进行点评并进行点评; ; 活动后,将讨论生成的观点建议整理汇总活动后,将讨论生成的观点建议整理汇总成研究报告,分别撰写自己的研究体会。成研究报告,分别撰写自己的研究体会。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环节一环节一 两位老师分别讲述自己在分析学生错误的基两位老师分别讲述自己在分析学生错误的基础上改进教学的故事础上改进教学的故事环节二环节二 其他老师即兴讲述自己的类似故事其他老师即兴讲述自己的类似故事环节三环节三 再提供学生错误案例再提供学生错误案例, ,让大家独立现场分析让大家独立现场分析环节四环节四 交流讨论交流讨论( (记录员将关键词或要点记在白板上记录员将关键词或要点记在白板上) )环节五环节五 主持人根据白板记录进行小结主持人根据白板记录进行小结, ,现场生成如现场生成如何分析学生错误的思路方法何分析学生错误的思路方法作业批改与分析作业批改与分析面对学面对学生错误生错误的方法的方法与智慧与智慧1 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本研修,发挥学校本研修,发挥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功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能2 从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技术到关注学生学习从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技术到关注学生学习机制,从机制,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度,提升教师的高度,提升教师的的执教能力、专业素养和学生意识执教能力、专业素养和学生意识聚焦课堂聚焦课堂 关注课堂教学研关注课堂教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究的技术与方法关关注注教教与与学学的的全全 过过 程程 教师教师 学生学生 理理 理理 管管 管管理理 规规 展展管管 常常 发发程程 学学 业业课课 教教 专专课堂观察课堂观察 课例课例 技术技术 研究研究聚焦课堂聚焦课堂 关注课堂教学研关注课堂教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究的技术与方法关关注注教教与与学学的的全全 过过 程程 教师教师 学生学生 触及学生学习机制的课堂变革 理理 理理 管管 管管理理 规规 展展管管 常常 发发程程 学学 业业课课 教教 专专再再聚焦课堂聚焦课堂 关注学生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机制学习机制课堂学习课堂学习与与课堂指导课堂指导课堂观察课堂观察 课例课例 技术技术 研究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实验求证 晾衣服时,哪些方法可使湿衣服尽快变干?(请尽可能多地写出) . 请你试着用手蘸水在桌上写字,并跟同桌比一比,看谁干得快.桌上的水干了,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中知道,这种现象叫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生活中还有大量此类现象,请举出3个 . 从各种使湿衣服尽快变干的方法中,你猜测影响某种某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若要在科学课堂上验证你的猜测,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控制常量与变量? .( (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前先思考以下问题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前先思考以下问题) )课堂变革课堂变革:从“对话中心的课堂”到“任务中心的课堂” 在一堂德国史课上,老师放映着将19451994年间发生在德国的重要事件组合剪辑起来的纪录片。学生与老师一边看电影,一边在纸上作些记录,偶尔老师会穿插一个问题,或是一点解释,学生们简单讨论几句。 我坐在一位男生旁,趁他看电影,借过他的记录纸,一下子明白了 第二张纸第二张纸是让学生在一个时间轴上整理整理这些关键事件,并将美、苏、英等国的对德主张与政策也整理到这个时间表上,梳理其中的逻梳理其中的逻辑与线索辑与线索; 第三张纸第三张纸上有若干演讲词演讲词的句段,每一句段后老师设问后老师设问:这是谁的speech?What time?他为什么这样说?其意指是?标志? 第一张纸第一张纸是让学生开放性地记录记录电影中的事件以及主要信息事件以及主要信息; 在课堂上,没有听到老师的娓娓相授,没有看到师生精彩的追问与对话,有的只是他们默默地观看、记录、整理和间或的讨论。 老师课堂言语的占时可能连10%都未必有。而学生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呢?老师又该怎样怎样支持支持和和促进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这位历史老师的备课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纪录片的剪辑,二是三张“学案”的设计。高明的老师是以核心知识(方法)的、简明的以核心知识(方法)的、简明的“学习设计学习设计”来促成本质意义的学习的发生来促成本质意义的学习的发生。她没有把具体历史事件作为必须的学习目标,而把经历观看、记录、思考、整理的过程所带给孩子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影响视作第一学习目标。这也许就是我们课堂的局限,以及“学案”的编制与运用的“软肋”。 在今天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在今天的课程改革实践中,促进促进学生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种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种“由此及彼由此及彼”的转的转变,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方式为主转向主动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方式为主转向主动学习方式为主习方式为主,让学生回归到课程本质的学习让学生回归到课程本质的学习方式方式,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意义,的意义,大于一些具体的确定的知识的传授。大于一些具体的确定的知识的传授。反比例函数 习题课 题1-3题4题5题后加括号题后加括号, ,有意图和解释意义有意图和解释意义 (1)(1)分工讲清题后的问题分工讲清题后的问题? ? (2) (2)前面哪些题中用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快速准确解题前面哪些题中用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快速准确解题? ?基于诊断的补偿(关键点关键点, ,易错点易错点) )( (画实际问题函数图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画实际问题函数图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交点坐标的求法交点坐标的求法; ;面积的多种求法面积的多种求法;y1y2 ;y1y2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A A学生反思讲解学生反思讲解, ,教师追问挖掘教师追问挖掘,B,B学生简明概括学生简明概括, ,沉着等待下一个沉着等待下一个教教 师师课课 程程 3 学生意识学生意识 Student Awareness 学学 生生1 专业素养专业素养 Professional Quality 2 执教能力执教能力 3 以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组织策划的方法与技术策划的方法与技术,推广教研案例的研究形式,推广教研案例的研究形式,率先构建率先构建“实践研修实践研修”模式模式1 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本研修,发挥学校本研修,发挥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2 从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技术到关注学生学习从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技术到关注学生学习机制,从机制,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度,提升教师的高度,提升教师的的执教能力、专业素养和学生意识。执教能力、专业素养和学生意识。 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 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 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 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 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关注过程的生成性关注过程的生成性 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活动过程准备活动过程准备 活动过程的基本结构活动过程的基本结构 体现主题的研讨引子体现主题的研讨引子 促进互动的参与性作业促进互动的参与性作业 承载信息的文本资料承载信息的文本资料 促进促进“生成生成”的预案的预案 场所、环境与条件场所、环境与条件主持调控的准备主持调控的准备 唤醒技术唤醒技术 热身技术热身技术 传达技术传达技术 聚焦技术聚焦技术 对话技术对话技术 生成技术生成技术 上午上午 8:3010:00 独立构思课堂框架,形成一次教案独立构思课堂框架,形成一次教案 10:0011:00 讨论交流与点评讨论交流与点评 11:0011:30 分别改进自己教案,形成二次教案分别改进自己教案,形成二次教案 下午下午 开放网络,搜索研究相关资源,独立思考改进开放网络,搜索研究相关资源,独立思考改进 教学设计,形成三次教案教学设计,形成三次教案 晚上晚上 就三次教案的形成及资源学习中的启发之处,就三次教案的形成及资源学习中的启发之处, 写一篇千字体会。写一篇千字体会。次日下午次日下午 交流独立备课活动与资源学习的体会交流独立备课活动与资源学习的体会“独立备课独立备课”1)以)以“同课异构同课异构”,让教师进课堂实现自己的,让教师进课堂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上午 听三位老师的异构课 下午 讨论分析课文的教学处理,形成共同教案,推选 四位“同课同构”的任教者2)以)以“同课同构同课同构”,观察研究,观察研究课堂教学的实现课堂教学的实现 上午 两位老师同课同构上课,随后交流课堂观察情况 下午 实践导师按相同教案上下水课,随后大家交流, 分析教学实现的方法 次日 再推两位老师按此教案上课,交流研究课堂实现 然后 书记员整理教研过程记录,撰写教研案例;其他 分别撰写课堂研究体会体验课堂体验课堂面对学生的你面对学生的你参与课堂学习的你参与课堂学习的你课堂观察的你课堂观察的你学员在课堂体验中的多样体验学员在课堂体验中的多样体验 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体验测验,以研究和反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体验测验,以研究和反思命题及评分标准,引导教师树立思命题及评分标准,引导教师树立学生意识学生意识。下午13:3013:3015:3015:30 独立解答一份学生试卷,包括下水作文 15:4515:4517:4517:45 再读试卷,解读分析各题的测验目标上午上午 8:308:30 9:30 9:30 交叉批卷,重点研究开放题评分标准的合理 性,换位思考学生答题 9:509:5011:3011:30 讨论分析试题的测验目标与测验效果,研讨 评分标准及其改进的可能思路“体验考试体验考试”以作业使用者作业使用者的身份看作业阅读推介阅读推介体会读者编写教参编写教参体会编者体验课堂体验课堂作为学生的你课堂诊析课堂诊析作为同行的你编制布置编制布置 作业的老师以应试的学生应试的学生的身份看测验作业作业 作业作业评析评析 设计设计研究命题研究命题 的老师 测验测验 测验测验分析分析 编制编制作为教师的你独立备课独立备课体会教者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实现教学实现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指导课写作指导课“实践研修”要素分析对象分析对象分析目标预期目标预期微型讲座微型讲座体验体验交流交流策略策略生成生成 递进台阶递进台阶学习成长机制学习成长机制认识与能力认识与能力跨角色体验跨角色体验严肃与活泼严肃与活泼关键性促进关键性促进行动跟进行动跟进结构性作业结构性作业课程主体课程主体: 授课者授课者 研修者研修者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实践性知识的学习课程主题课程主题: 执教能力与专业素养执教能力与专业素养课程形式课程形式: 有指导的行动改进有指导的行动改进课程组织课程组织: 任务单元的组合任务单元的组合课程资源课程资源: 基于实践的滚动生成的理论基于实践的滚动生成的理论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 研修经历研修经历任务驱动任务驱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实践研修实践研修”:可能是教师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教师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 从从“教研活动策划教研活动策划” 到到“触及教师研修机制的实践研修触及教师研修机制的实践研修”(专业学习) “研修研修”指向的关于教师实践的策略性的知识指向的关于教师实践的策略性的知识 “研修研修”是以经历是以经历 完成实践任务完成实践任务 为基础,以为基础,以体验和反思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体验和反思为主要学习方式的 “研修研修”的关键在于蕴含研修目标的、结构性的关键在于蕴含研修目标的、结构性的实践任务的策划的实践任务的策划。 “ “研修研修”的真正主体是学员,导师的价值在于的真正主体是学员,导师的价值在于策划、引导和关键性的点与助。策划、引导和关键性的点与助。Training3 以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组织策划的方法与技术织策划的方法与技术,推广教研案例的研究形,推广教研案例的研究形式,率先构建式,率先构建“实践研修实践研修”模式。模式。1 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本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本研修,发挥学校研修,发挥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2 从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技术到关注学生学习机从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技术到关注学生学习机制,从制,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度,提升教师的的高度,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专业素养和学生意识。执教能力、专业素养和学生意识。4 简化教师研究的形式要求,倡导简化教师研究的形式要求,倡导教师研究返教师研究返璞归璞归真真,循因,循因“从问题到建议从问题到建议”的思维足迹,的思维足迹,让更多的老师让更多的老师以研究的方式改进教育教学以研究的方式改进教育教学 自然之态自然之态 兴起之初兴起之初 普及之后普及之后 回归之时回归之时 1)如何让研究与教学)如何让研究与教学“无缝衔接无缝衔接”2)如何看待)如何看待“做做”与与“写写”3)如何变被动研究为主动研究)如何变被动研究为主动研究当前教师研究的倡导当前教师研究的倡导 简化教师研究的形式要求 强化教师研究的实际行动 基于案例证据的实践改进 基于课题研究的团队研修基于研究的工作方式基于研究的工作方式 善于透过成绩去发现潜在的善于透过成绩去发现潜在的问题问题, ,敢于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敢于直面发展中的问题 善于洞悉问题的因由善于洞悉问题的因由, ,入木三分地入木三分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本质 面对困难与问题,从可以作为处面对困难与问题,从可以作为处入手,敢于尝试善于实践入手,敢于尝试善于实践, ,探求解探求解决问题的决问题的建议建议联系人:教育科学出版社联系人:教育科学出版社 孟春莲孟春莲 010-64989080 13611180180 本书意在强调教师研究与本书意在强调教师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相融,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相融,通过具体课题案例来揭示在通过具体课题案例来揭示在实践中研究的意义,强调研实践中研究的意义,强调研修结合的思想,倡导教师研修结合的思想,倡导教师研究返璞归真。究返璞归真。 欢迎到当当网购书欢迎到当当网购书 电子信箱:zftz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