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县茶叶办参评人民满意单位汇报材料.docx
-
资源ID:26711203
资源大小:18.7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县茶叶办参评人民满意单位汇报材料.docx
2022年县茶叶办参评人民满意单位汇报材料 近两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茶叶产业化工作稳步推动。两年来,实现新扩茶园13263.5亩;新增省级茶叶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1个;新增qs认证茶叶初制厂2个;新建国家级茶树良繁基地1个,2022年可出圃国家级无性系良种茶苗1500多万株;汇同省茶叶协会、茶业联合会联合举办国家级评茶员培训2次,培训省内学员101人。新组建了茶叶职业教化办公室,分乡镇或片区举办培训班26场次,培训茶叶从业人员1400余人次;新注册茶叶专业合作社3个;组织县内茶叶企业参与省内外大型茶事活动9场次,选送参评的茶产品共夺得国颁奖6个,其中金4个、一等奖2个,夺得省颁奖3个,其中金奖1个、银奖2个;茶叶产量增至近3000吨,产值达1.6亿元,茶园最高亩产突破1万元,名优茶单价突破4000元/公斤。近两年的详细工作状况是: (一)狠抓茶园建设 1、扩建茶叶基地。重振*茶业雄风,扩建茶叶基地是基础。为快速复原基地规模,近两年,我办以强化干部服务质量为抓手,以协调兑现扩茶扶持资金为切入点,以降低茶农扩茶成本为着脚点,根据“工作到山头、服务到基地、指导到农户、联系到企业”的服务宗旨,帮助扩茶对象逐户逐块搞好建园规划,采纳“茶农贷款、干部担保”方式,有李烈国、黄维华、何进明、谢送平、吴静俊等多名干部为茶农担保贷款100多万元。lOcAlHoST为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有效帮助扩茶户降低扩茶成本,主动引进苗商在县内中心区域兴建茶树良繁基地,经与苗商商定,以县内供苗市场为条件,苗商同意同比适当降低苗木价格,两年来,扩建的13263.5亩茶园中,仅苗木价格这一项共约为扩茶对象节约苗木款40余万元。在全县茶叶行业中形成了“和谐共事、团结干事、用力做事、细心成事”的良好氛围。 2、巩固现有茶园。“扩建一块、成园一块”是我县新一轮茶产业复原性发展中茶园管理的根本宗旨,“以增效益促管理”是近几年抓茶园管理的主要措施。自2003年底以来,全县共开发新茶园49166.69亩,分布在29个乡镇412户953个小班上 ,经我办2022年茶园夏管检查验收统计,新扩茶园投产率(含试产)达28.33%、成园率达94.4%、良种率达100%。实现了我县茶业发展史上的新突破。 (二)改善生产加工 为变更我县茶叶作坊式加工的落后局面,我办实行“以奖代补”方式,借用茶叶产业化资金扶持发力,撬动民间资金大力新建改造加工厂房、添置更新先进生产设备。两年来,共投入扶持资金153万元(其中上级茶机补贴资金75万元),有12个茶叶企业共新建标准加工厂房11680平方米,改造原有厂房7600平方米,添置价值近30万元的清洁化生产线2条,采茶机、揉捻机、理条机、烘干机等先进加工设备89台(套),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缓解了劳动力惊慌的冲突,生产加工实力明显增加,产品质量大幅提升。2022年,眉峰开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春季名优茶最高单价突破4000元/公斤。 (三)着力争资争项 为夯实茶业发展基础,我办主动向上争资争项扶持茶产业。两年来,共引项目3个,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引进浙、闽茶企业投资我县租赁茶叶基地、创办加工企业4家,并在路口、征村、四都、上杭、杭口等地收购茶农鲜叶或设点加工,有效解决了部分茶企茶农、特殊是新增茶叶专业户因销售渠道不畅产生的鲜叶或成品茶销售难题,极大地增加了新专业户发展茶叶的信念。双井茶树良繁项目建设进展顺当,今年可以完成良繁项目各项建设任务。 (四)推动品牌创建 2022年以来,我县抓住全省茶叶品牌整合契机,主动引导全县茶叶企业整合包装茶叶品牌,召开企业座谈会,统一思想,坚持红茶打“宁红”牌,绿茶打“双井”牌,推行走多茶类生产之路,共同致力于提高*茶叶品牌形象,大胆创新品牌。目前,全县各企业绿茶产品基本统一标有“江西绿茶”标识,各企业的红、绿茶包装统一了主色调,并将在年底前各设计并印制出一套极具*特点的红绿茶包装,以达到统一全县茶叶包装目的,形成品牌宣扬合力,提高品牌竞争力。 ( 五)健全流通体系 1、发展合作组织。随着全县投产茶园面积的增加,产量的上升,茶产业链不完善的冲突日益突出,为切实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个企业干不了”的难题,我办大力引导茶企茶农主动组建茶叶协会或专业合作社。两年来,在黄龙、上奉、白岭等乡镇新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3个。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茶叶生产中大力推行四统一分(即统一标准,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和分户茶园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使茶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分工更加明确。 2、主动宣扬推介。为提高*茶产品的知名度,我县主动组织茶叶企业参与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等大型茶事活动,并精选产品进行评比。2022年,大椿茶厂和*红运茶叶公司分别选送的“双井银毫”和“高茶黄素宁红茶”均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获得金奖;大椿茶厂选送的“宁红金蕊”在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茶文化节博览会上 12下一页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