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农业局2022年工作总结例文.docx
-
资源ID:26718323
资源大小:18.8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市农业局2022年工作总结例文.docx
2022年市农业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仔细实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关于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工作要求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的总体目标,以促进农夫增收为首要任务,以发呈现代农业为重要抓手,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强劲动力,实行“强化惠农政策、增加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改革创新”等有力举措,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政府下达目标完成状况 2022年,预料全市实现农、牧、渔总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6.2%;农业增加值99亿元,同比增长6%;农夫人均纯收入达5448元,同比增长7.5%。 -预料全市粮食总产85万吨,油料产量8.3万吨。无公害粮油、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54.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1.3万亩。 -预料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28万吨、11.1万吨和 10.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1%。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6%,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突破100家。 -预料全市水产品总产量34.1万吨,同比持平。水产品加工产量3.85万吨,出口量1.6万吨,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15%和10%。全市无公害海水养殖基地认定面积50万亩,海水工厂化养殖35万立方水体。LOCaLHOsT (二)完成的重点工作及相关举措 1、着力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政策引导、科学施策、突出关键、力求实效”的方针,本着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机制调活、效益调高的原则,以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提质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工程,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分散型向区域规模型、增产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一是粮油综合生产实力进一步提高。坚持“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思路不动摇,抓住小麦、玉米两大骨干作物,深化开展高产创建;因地制宜,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效经济作物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45.4万亩,粮食作物达到240.2万亩,粮食产量有望突破85万吨;油料作物38万亩,产量8.5万吨;蔬菜41万亩,产量与上年持平。二是畜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通过调整区域布局,完和善繁体系,优化养殖结构,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全市养殖业效益大幅提升。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40万头和22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5%和9.6%;肉牛出栏达到18.2万头,同比增长4.5%。羊存、出栏分别达到100万只和13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2%和9.2%;肉鸡出栏2500万只,同比增长19%;蛋鸡存栏1000万只,同比增长3%。全市浅海滩涂养殖面积达到68万亩,其中浅海扇贝养殖面积56万亩,滩涂养殖面积5万亩;虽然遭遇大面积赤潮的影响,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仍有望达到34.1万吨。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区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37万亩甘薯、41万亩蔬菜、80万亩春玉米、36万亩花生等大的集聚型生产基地;小杂粮发展为22万亩、甜玉米8万亩、中药材4.5万亩,形成了新的产业势头;17万亩水稻已是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的主要供应基地;马铃薯12万亩,60%实行了订单生产。全市奶牛规模养殖场(区)数量达到53个,存栏量为42175头,规模养殖比率达到80%,同比增长62%;饲料产量58.9万吨,同比增长7.4%。以貂、狐、貉为主的毛皮动物饲养量达到1160万只。全市深海海参增养殖面积2.4万亩,同比增长23%;滩涂池塘海参养殖面积2.4万亩,同比增长7.4%;人工渔礁建设面积突破3.5万亩,底播增殖达到7.3万亩,分别增长了40%和20%。 2、着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以增加服务实力为重点,拓展渠道,创新机制,努力提升科技的辐射带动实力。一是抓新品种引进。结合我市生产实际,共引入种、养殖新品种100多个。其中,引进名、特、稀、优农作物品种80余个,以高产创建为目标,建设中心试验、示范、展示区24处500多亩,全市主要农作物优种覆盖率保持在97%以上;引进良种畜禽36.2万头(只),实施品种改良24万头;引进美国海湾扇贝原种、黄海一号对虾、欧洲鳎等5个水产养殖新品种660万尾,进一步丰富了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二是抓新技术推广。全年共推广普及种植、畜禽、水产养殖新技术54项。开展了玉米、水稻等5个品种的高产技术集成展示、高产攻关竞赛活动、植保绿色防控示范等活动,落实高产技术集成展示示范点12个,面积320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33个,示范面 积25.5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27万亩;完成了500亩的脉红螺笼养、人工育苗、自然采苗试验及1500亩的扇贝与海带、裙带菜等海洋植物间作养殖试验推广工作,重点推广了海参池塘养殖及无公害养殖、封闭式循环水处理试验、人工全价协作颗粒饲料、耕水机、池沼公鱼的人工移植增殖技术等6项水产养殖新技术。三是抓科技服务。结合开展“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行动和“十大服务进农家”活动,全市共组织1700多名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下乡支农;推动农业科技直通车、科技“三下乡”,组织了140余次技术培训,制作了49期电视专题片,发放相关资料23600余份,培训各类人员39.9万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192个,大大提高了农夫种、养殖技术水平。四是推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不断完善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机、手机短信、“12316”电话语音信箱、电话群发系统、“全国供求信息联播”(简称“一站通”)系统推广、手机无线wap网站等七大模式进村入户工程,努力打造“农业信息网”、“12316”、“农业信息短信”、“特色网站”四大农业信息传播品牌,实现了农业信息多渠道宽领域 1234下一页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