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docx
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氮及其化合物【考点要求】考点 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考点 2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考点 3氨气和水、酸的反应,明白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固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考点 4硝酸的强氧化性,明白硝酸分别于Cu 、C 反应,明白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考点 5氮循环对生态平稳的重要作用。明白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熟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连续进展的思想。【考点梳理】1、氮气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 溶于水。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固,只有在肯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2、O2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与氧气反应N2 + O2 = 放电或高温 =2NO与氮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 2+3H 22NH 3用途。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氮肥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仍常被用作爱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氮的固定指的是将游离态的氮 (即 氮气 )转化为 化合 态的氮的过程。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工业固氮、 闪电固氮、 生物固氮三种。“雷雨发庄稼 ”就是一个 闪电固氮的过程。2、NO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 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 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 2。3. NO 2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 2 在肯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和氧气反应:2NO +O2 =2NO 2与 H 2O 的反应:3NO2 + H 2O =2HNO 3+NO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试验室常用NaOH来吸取二氧化氮用途及危害O 2空气中的 NO 2 与水作用生成 HNO 3,随雨水落下形成 酸雨 ,工业制硝酸最终也是用水吸取生成的NO 2 制得硝酸。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O 2“雷雨发庄稼 ”: N 2闪电NONO 2H 2OHNO 3土壤氮肥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4. 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 , 极易 溶于水,用氨气做喷泉试验。化学性质:氨气具有仍原性:4NH 3 + 5O24NO+ 6H 2O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氨与水反应NH 3 + H 2ONH 3·H 2O是一元 弱 碱。NH 3·H2ONH4+ OH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NH 3、NH3·H2O 、 H2O,存在的离子有NH 4、 OH、H+(极少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越浓氨水的密度越小。与酸反应生成盐氨气盐酸反应:NH 3+HCl=NH 4Cl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会生成浓的白烟可用来检验氨气氨气和硫酸反应:2NH 3 + H2SO4 = ( NH 4) 2SO4氨气和硝酸反应:NH 3 + HNO 3 = NH 4NO 35. 铵盐的性质物理性质 ;全部铵盐都易溶于水。化学性质:(1) 铵盐不稳固,受热易分解。NH 4 HCO 3 NH 3+ H 2O + CO 2NH 4 Cl NH 3 +HCl (2) 铵盐与强碱反应NH 4 Cl NaOH= NaCl+NH 3 + H 2O_ NH 42SO4CaOH 2 = = CaSO4 + 2NH 3 +2H 2O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NH 4+ OH = =NH 3+ H 2O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留意事项: 要反应生成 NH 3 必需有加热条件,否就主要生成NH 3.H2O,铵态氮肥防止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NH 4 的检验: 取样,加入 NaOH 溶液,加热 , 如有使 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产生,4即含 NH +( 3)试验室制取氨气:原理:Ca(OH ) 2 + 2NH 4Cl CaCl2 + 2NH 3 + 2H2O装置: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检验方法:试管口放用 酚酞浸泡的棉花 ,现象是棉花变红色。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洁氨气干燥: 碱石灰 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 6. 硝酸物理性质: 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强酸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注:与金属反应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产生氢气)。( 2)不稳固性:4 HNO=光或加热32H 2O+4NO 2 + O2 (浓硝酸的储存棕色瓶中,避光)试验室里的浓硝酸呈黄 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NO 2 溶于硝酸的缘故。( 3)强氧化性:不论浓硝酸仍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 HNO 3 几乎能与全部的金属发生氧化仍原反应。Cu 4HNO 3 浓 =Cu( NO 3) 2 + 2H 2O + 2NO 2 3Cu 8HNO 3稀 =3Cu( NO3 ) 2 + 4H 2O + 2NOFe 6HNO 3浓= =Fe( NO 3) 3 + 3H2O + 3NO 2 Fe 4HNO 3稀=Fe( NO 3) 3 + 2H2O + NOAl 6HNO 3浓=Al ( NO 3) 3 + 3H 2O + 3NO 2 Al 4HNO 3稀=Al (NO 3) 3 + 2H2O + NO C 4HNO 3浓= =CO 2 + 4NO 2 + 2H 2O规律:浓硝酸一般被仍原成NO 2 ,稀硝酸一般被仍原成NO,金属被氧化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钝化Fe 、 Al等在 冷的浓硝酸 中会发生钝化。用HNO 3清洗银镜反应后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Ag与部分非金属反应时,一般被仍原为NO 2,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C+4HNO 3浓=4NO 2+CO2 +2H2O氮的氧化物与环境空气中的 NO 、NO 2 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制硝酸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中催化剂可将CO 和 NO 反应生成无害物质N 2和 CO 2。化学方程式是:2CO + 2NO =催化剂 =2CO2 + N 2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的之间的转化关系比较和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的一般方法B写出对应转化过程所需的物质或条件,有编号的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N2NONO 2NH 3NH 4NO 3HNO 3NH 3·H 2ONH4+N2+ O2 =放电或高温= 2NO2NO +O2=2NO 23NO 2+ H 2O =2HNO 3+NONH 3+ HNO 3 = NH 4NO 3 浓硝酸 和金属反应生成 NO 2 稀硝酸 和金属反应生成 NON2+3H22NH 3NH 3 + 5O24NO+ 6H2O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