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乘除》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式的乘除华峰中学罗晓锋分式的乘除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1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技能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 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观察、归纳、猜想、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按新课标要求,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练习题中巩固难点,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又学习了因式分解、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等知识,因此,学生学习新知识我采用类比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脑、口、手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课题(约4分钟)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适当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从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出分式乘除的存在意义,让学生感知学习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需要。 问题1:一个长方形壁画长是米,宽是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壁画的面积是平方米 。(引出分式乘法的学习需要)。问题2:张东走s千米用了x小时,李明走v千米用了y小时。张东的速度是李明的多少倍? 李东的速度是张明的 倍,(引出分式除法的学习需要)。(二)类比联想,探究新知(约8分钟) 观察下列算式: 猜想:? = ?温故知新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由数到式的猜想,学生更容易模仿,很自然探索出分式乘除法法则。理解法则:1、符号表述 2、文字叙述: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故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体现了自主探索的新理念。由式子归纳文字叙述,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述,加深对法则的理解。(三)合作交流,实践应用1、直接应用,教学例1(约7分钟) 例1 计算 (1) (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对例1、例2作了改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法则,掌握运算方法,然后逐步提高。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把原例1、例2安排在反馈卡,作为知识的巩固。 学生观察、比较。 师:(1)、(2)题与法则在结构一样吗? 生:一样。(把) 师:两题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运算(乘除)。 师:你们会计算吗? 生:会。让2名同学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练习。老师巡查、辅导,反复提醒学生像分数乘除法一样来学习分式乘除法(即类比),使学生耳熟能详。 有的学生可能没有注意把结果化为最简分式,要提醒注意。有的学生在计算时直接约分,会问:“老师我这样做行吗”?“你能把过程学写出来吗”?计算方法正确,我用掌声给予鼓励表扬。 2、课堂练习(约4分钟) 下面计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主要是为了通过课堂跟踪反馈,明白分子、分母带有负号的计算方法,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小结:刚才大家掌握得不错。如果比这复杂的我们会不会计算呢?3. 直接应用,教学例2 (约9分钟)例2计算:(1) (2) 提问:分子、分母跟例1一样吗?(分子、分母是多项式) 分子、分母哪些能分解因式? 哪么分子、分母有没有公因式?我让学生围绕上面3个问题分组讨论,派代表汇报。结合汇报情况边详细分析,边出示解题过程。提醒学生关注易错易漏的环节,学会解题的方法。特别强调,对于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因式分解很重要,应该根据分子、分母的结构特点分解因式,便于约分,从而使运算简化。学生基本能吃透上面的问题,从而把难点解决。但还有同学不能正确计算,主要对因式分解掌握不好,课后加强辅导。(四)练习巩固,培养能力(约9分钟) 教材P13练习第2、3题。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发现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进一步熟练解题的思路,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上台演算后,并让其他同学上台修改,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更多学生参与,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关注性,学习过程也得到了提升。(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约3分钟)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3、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反思,提出疑问,集体交流,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教材P22习题16.2,第1、2题。能力挑战(反馈卡)另纸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3、已知,则 。4、例3: “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减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米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千克. (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2)高的单 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教科书习题16.2 第1、2题和反馈卡1、2(必做题) ,反馈卡3、4(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式的乘除法一、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1、例1 2、例2、 文字叙述、 符号表述 二、应用: 反 馈 卡班级 座号 姓名 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3、已知,则 。4、例3: “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减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米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千克. (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2)高的单 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