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1、地球公转运动.ppt
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方向:、方向:、周期:、周期:、速度:、速度: 角速度:角速度: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一个恒星年:一个恒星年:日时分秒日时分秒平均约平均约/天天地球公转地球公转地球公转轨道中的四个节气地球公转轨道中的四个节气由于公转轨道和自转轨道有夹角由于公转轨道和自转轨道有夹角 公转过程中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发生变太阳直射点发生变化化地球自转轨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夹地球自转轨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黄赤交角)的大小是角(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23.5公转轨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自转轨道平面自转轨道平面自转自转公转公转赤道平面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动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各地、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3、昼夜长短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变化4、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5、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它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它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 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之间的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之间的 夹角。夹角。太阳光线太阳光线地面地面u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地方时为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高度角叫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平面的高度角叫正午太阳高度。北北向北移动向北移动小小远远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规律:空间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空间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 两侧逐渐降低两侧逐渐降低季节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季节季节变化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具体具体变化变化春分、秋分日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两侧递减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夏至日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高度达达一年一年中中最大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达一年一年中中最大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直射;赤道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昼夜长短的判读:夏半年夏半年( (3.21-9.23)3.21-9.23)昼长夜短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昼最长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极昼冬半年冬半年( (9.239.23次年次年3.21)3.21)昼短夜长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昼最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极夜春分日与秋分春分日与秋分日日昼夜等长昼夜等长赤道赤道全年昼夜等分全年昼夜等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以北半球北半球为例)为例)昼夜长短的时空规律: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南北半球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相反23、5N23、5S66、5N66、5S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热带热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 划分依据划分依据u有无太阳有无太阳 直射直射 ?u有无极昼、有无极昼、 极夜现象?极夜现象?生活中对太阳高度的利用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问题安装问题要求:太阳能集热板要求: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天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天的正午高度角互为余的正午高度角互为余角角a90HNS 光照图表示什么节气?直射点在?北半球昼夜长短关系是?出现极昼的范围是?北半球昼夜长短关系是?出现极昼的范围是?(1)在图中圆外短线)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此图为北半球)此图为北半球 (节气)日(节气)日太阳光照图。太阳光照图。(3)写出此时太阳直)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射点的纬度:纬度 。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夏至夏至.5N(4)A与与B相比,自转线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速度较大的是 ,正午,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时间较长的是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此时离天黑时间较近此时离天黑时间较近是是 。(5)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的分布规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