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高二上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docx
-
资源ID:26835466
资源大小:64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高二上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1氨碱法(索氏)和联合制碱法(侯氏)是两大重要的工业制碱法,下列表达正确的是()氨碱法联合制碱法A原料食盐、氨气、生石灰食盐、氨气、二氧化碳B副产物氯化钙氯化铵C循环物质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D评价原料易得、设备简单、能耗低原料利用率高、废弃物少AABBCCDD2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或B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向溶液中先加入溶液,再滴加溶液,溶液变红,则原溶液中含而不含D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3在甲、乙两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大量存在)中的三种:、。已知甲溶液呈蓝色,则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A、B、C、D、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D鸡蛋壳在盐酸中溶解:CaCO3+2H+=Ca2+H2O+CO2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制CaCO3B用装置熔融Na2CO3C用装置制取乙酸乙酯D用装置滴定未知浓度的硫酸6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B配制 FeSO4溶液时,加入一定量 Fe 粉C明矾可以作为净水剂D碳酸钠的酚酞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红色变浅7常温下,Ksp(MnS)=2.5×10-13,Ksp(FeS)=6.3×10-18。FeS和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X2+表示Fe2+或M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表示Mn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B升高温度,曲线上的c点可沿虚线平移至e点C常温下,反应MnS(s)+Fe2+(aq)FeS(s)+Mn2+(aq)的平衡常数K4×104D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b点沿线向a点方向移动8下列事实不能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A碳酸钡不能用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B铝粉溶于氢氧化钠溶液C用FeS除去废水中含有的Cu2+D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浓氨水溶液变澄清9一定温度下,将浓度为溶液加水不断稀释,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BCD10室温下,某可溶性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b1的数量级为105BpH=9.2时,溶液中没有X2+CX(OH)NO3溶液中:c(X2+)>cX(OH)2D在X(OH)NO3水溶中,cX(OH)2+c(H+)=c(X2+)+c(OH)11下列相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用作供氧剂: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B保存FeSO4溶液需添加铁粉:2Fe3+ + Fe = 3Fe2+C工业上制备漂白粉: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D硝酸型酸雨腐蚀大理石石雕:CO + 2H+ = H2O + CO212某无色溶液中含有Mg2+、Al3+、Fe3+、Cu2+、NH4+、Na+中的一种或几种,取100mL该溶液,向其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随着NaOH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Fe3+、Cu2+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NH4+,且三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C所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Da点到b点,发生的化学反应:NH4+ OH=NH3·H2O13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不正确的是A313K时,Kw=2.9×10-14,则pH=7,溶液呈碱性B25 1L pH=5的氯化铵溶液,c(H+)=10-5mol/L,由水电离出n(OH-)=10-5molC某温度下,VaL 0.01mol/L pH=11的NaOH溶液,与VbL pH=1的H2SO4溶液混合呈中性,则VaVb=11D100时,纯水的p=6,呈中性1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SO、Na+、Cl、K+BSO、Na+、HCO、K+CNO、Mg2+、Cl、Ba2+DCu2+、Cl、Fe2+、SO1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mol·L-1 (NH4)2Fe(SO4)2溶液:c(SO) > c(NH) > c(Fe2+) > c (H+)B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C0.01mol·L-1NaOH溶液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的溶液中:c(CH3COO-)>c(Na+)>c(H+)>c(OH-)D0.1mol·L-1NaHCO3溶液:c(H+)+c(H2CO3)=c(OH-)+c(CO)二、填空题(共8题)16(1)选用以下主要仪器和试剂,是否可以达到测定NaOH溶液浓度的目的?_(填“是”或“否”)。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试剂:NaOH溶液0.100 0 mol·L-1盐酸(2)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m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填“甲”或“乙”)中。某学生的操作步骤如下: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23 mL;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用字母序号填写)。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下图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HCl)=_ mol·L-1。17已知在25时,醋酸、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所示: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1)写出碳酸第一级电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2)若保持温度不变,在溶液中通入少量HCl,则下列物理量变小的是_(填序号,下同)。a bc(H+) c的电离平衡常数(3)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_。a少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b少量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8(1)已知25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使的溶液和的溶液分别与的溶液反应,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开始时,两种溶液产生的速率明显不同的原因是_;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_(填“>”“=”或“<”)。(2)现有的氢氟酸溶液,调节溶液pH(忽略调节时体积变化),实验测得25时平衡体系中、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时溶液中的浓度为):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_(列式求值)。19A、B、C、D 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 Na、Ba2、Cu2、Ag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 Cl-、SO、CO、NO中的某一种。现做以下实验: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 5 mL 蒸馏水的 4 支试管中,只有 B 盐溶液呈蓝色。分别向 4 支试管中加入 2 mL 稀盐酸,发现 A 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 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而 D 盐溶液无明显现象。(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这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A_B_; C_;D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D:_CHCl气体:_20某兴趣小组对于固体A开展探究实验,已知A由4种元素组成,摩尔质量M小于160g/mol,溶液E中只有一种溶质。(1)A的化学式_,气体B的空间构型_。(2)溶液C制备沉淀D的离子方程式_。(3)已知2molN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液态B反应产生一种1可燃性气体和化合物F,化合物F极易和水反应,写出和水反应的方程式_;(4)该研究小组认为检验溶液E和NaHCO3溶液可以采用CaCl2溶液,结果发现两种溶液中加入CaCl2都会形成白色沉淀,请解释原因:_(用方程式表示即可);更换检验试剂,加入某短周期元素X的氯化物之后可以检验,其中一种产生沉淀,另一种无沉淀,则X元素为_。21表中是常温下碳酸的电离常数和Fe(OH)3的溶度积常数:H2CO3Fe(OH)3K1=4.2×10-7K2=5.6×10-11Ksp=4×10-38(1)常温下,pH=10的Na2CO3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的浓度c(CO)_mol·L-1。(2)常温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500 mL5 mol·L-1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至少需要加入2 mol·L-1的盐酸_mL。(加入盐酸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225时,H2CO3的Ka1=4.5×107,Ka2=4.8×1011。请回答:(1)25时,水的离子积Kw=_。(2)NaHCO3溶液显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结合数据分析其原因是_。(3)某实验测得0.050 mol·L1 NaHCO3溶液在加热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45后,随温度升高NaHCO3溶液pH增大的原因是_。(4)氯气通入NaHCO3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3(1)下列溶液中,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序号,下同)。A溶液B溶液C溶液D溶液(2)在标准状况下,充满HCl的烧瓶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稀盐酸,用标准碳酸钠溶液进行滴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i用标准Na2CO3溶液滴定盐酸时,Na2CO3溶液应装在_式滴定管中,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为_。现配制三种浓度的标准Na2CO3溶液,你认为最合适的是_。若采用上述合适浓度的标准Na2CO3溶液滴定,其浓度用c(Na2CO3)表示,滴定时实验数据列表如下:实验编号待测盐酸体积/滴入碳酸钠溶液体积120.0018.80220.0016.95320.0017.05则待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用数据和符号表示)。iv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盐酸浓度一定偏低的是_(填序号)。A滴定时,左手控制碱式滴定管的小球,右手握持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变化B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盐酸润洗C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D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参考答案:1B【解析】氨碱法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碳酸氢钠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联合制碱法以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来自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应用同量的食盐比氨碱法生产更多的纯碱。A.氨碱法原料为食盐、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联合制碱法原料为食盐、氨气、二氧化碳,故A错误;B.氨碱法可能的副产物为氯化钙,联合制碱法可能的副产物氯化铵,故B正确;C.氨碱法循环物质为氨气、二氧化碳,联合制碱法循环物质为氯化钠,二氧化碳,故C错误;D.氨碱法原料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设备复杂,能耗高,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联合制碱法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废弃物少,故D错误;故选B。2A【解析】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原溶液中可能有或,故A正确;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有或均符合,有亚硫酸根离子也符合,故B错误;C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不能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也可能含铁离子,故C错误;D在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银,硫酸银沉淀也不溶于稀盐酸,故D错误;故选A。3B【解析】由题意“甲溶液呈蓝色”,则甲溶液中一定含,一定不含、;乙溶液中一定含、,一定不含,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乙溶液中一定含,故答案为B。4D【解析】AHClO为弱酸,不能拆分,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A错误;B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正确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B错误;C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C错误;D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D正确;故答案为D。5A【解析】A用装置制CaCO3,发生反应为CO2CaCl2H2O2NH3CaCO32NH4Cl,故A符合题意;B不能用坩埚熔融Na2CO3,坩埚含有SiO2,因此坩埚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故B不符合题意;C用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右侧收集装置不能伸入到溶液液面以下,易发生倒吸,故C不符合题意;D用装置滴定未知浓度的硫酸,NaOH溶液应该装在碱式滴定管里,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6B【解析】A 铵根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则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故A不符合;B 配制 FeSO4溶液时,加入一定量 Fe 粉,可防止Fe2+被氧化生成Fe3+,与盐类水解无关,故B符合;C 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净水,故明矾可以作为净水剂,故C不符合;D 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碳酸钠的酚酞溶液呈红色,滴加氯化钡溶液,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碱小,碱性减弱,则红色变浅,故D不符合;故选B。7A【解析】A曲线上c(X2+)和c(S2-)的乘积较大,曲线上较小,而Ksp(MnS)> Ksp(FeS),所以曲线I表示的是Mn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曲线表示的是Fe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A错误;Bc点处c(Fe2+)=c(S2-),升高温度,Ksp(FeS)增大,但c(Fe2+)和c(S2-)依然相等,曲线上的c点可沿虚线向e点方向平移,B正确;C反应MnS(s)+Fe2+(aq)FeS(s)+Mn2+(aq)的平衡常数K=4×104,C正确;D温度不变,Ksp(MnS)不变,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c(S2-)增大,c(Mn2+)减小,溶液组成可由b点沿曲线线向a点方向移动,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8B【解析】A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钡离子,硫酸钡与盐酸不反应,能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故A不选;B铝粉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反应不可逆,不能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故B选;C用FeS除去废水中含有的Cu2+,发生Cu2+FeSFe2+CuS,CuS的Ksp更小,平衡正向移动,故C不选;D发生的配位反应,形成四氨合铜络离子和氢氧根,Cu(OH)2 + 4NH3Cu(NH3)42+ + 2OH,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浓氨水溶液变澄清,平衡正向移动,故D不选;故选B。9D【解析】AHF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但c()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Ka(HF)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当溶液无限稀释时,不断减小,无限接近,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溶液中增大,减小,增大,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D【解析】由图可知,溶液中cX(OH)2= cX(OH)+时,溶液pH为9.2,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二元碱Kb1= c(OH)=104.8,同理可知,由溶液中cX(OH)+ =c(X2+),溶液pH为6.2时,二元碱Kb2= c(OH)=107.8。A由分析可知,Kb1= c(OH)=104.8,数量级为105,故A正确;B由图可知,溶液pH为9.2时,溶液中存在X(OH)2和X(OH)+,没有X2+,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X(OH)的水解常数为Kh=109.2Kb2说明X(OH)+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X(OH)N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X2+) >cX(OH)2,故C正确;DX(OH)N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H+)+2c(X2+)+ cX(OH)+ = c(NO)+c(OH)和物料守恒关系c(NO)= c(X2+)+ cX(OH)+ cX(OH)2,整理可得cX(OH)2+ c(OH)=c(X2+)+ c(H+),故D错误;故选D。11D【解析】A Na2O2 与CO2 反应生成Na2CO3和O2,过氧化钠用作供氧剂: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故A正确;B 保存FeSO4溶液需添加铁粉防止亚铁氧化:2Fe3+ + Fe = 3Fe2+,故B正确;C 工业上用氯气和消石灰反应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成分为 CaCl2 和Ca(ClO)2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故C正确;D 碳酸钙难溶于水,硝酸型酸雨腐蚀大理石石雕:CaCO3 + 2H+ = H2O + CO2+Ca2+,故D错误;故选D。12C【解析】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Fe3+、Cu2+,取100mL该溶液,向其中不断滴加某浓度的NaOH溶液,根据产生的沉淀随着NaOH体积变化的关系,可得到一定含有:Mg2+、Al3+、NH4+,oa段Al3+3OH-=Al(OH)3,Mg2+2OH-=Mg(OH)2,ab段:NH4+ OH=NH3·H2O,bc段Al(OH)3+OH-=AlO2-+2H2O,据此回答。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Fe3+、Cu2+,取100mL该溶液,向其中不断滴加某浓度的NaOH溶液,根据产生的沉淀随着NaOH体积变化的关系,可得到一定含有:Mg2+、Al3+、NH4+,oa段Al3+3OH=Al(OH)3,Mg2+2OH=Mg(OH)2,ab段:NH4+ OH=NH3·H2O,bc段:Al(OH)3+OH=AlO2+2H2O。A. 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Fe3+、Cu2+,故A正确;B.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NH4+,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分别是20mL、30mL、10mL,根据反应量的关系,三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故B正确。C. 根据图象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据bc段:Al(OH)3+OH=AlO2+2H2O,消耗氢氧化钠体积是10mL,物质的量是0.01mol,所以:所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C错误; D. ab段发生反应:NH4+ OH=NH3·H2O,故B正确;本题选C。13C【解析】A313K下水的离子积为2.9×10-14,则纯水中c(H+)=c(OH-)=1.7×10-7mol/L,此时水的pH为6.77,某溶液pH为7说明该溶液呈碱性,A正确;B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由于铵根离子可以结合水电离出的OH-,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相同,则pH=5的氯化铵溶液,c(H+)=10-5mol/L,由水电离出n(OH-)=10-5mol,B正确;C根据c(H+)Vb=c(OH-)Va计算,c(H+)=0.1mol/L,c(OH-)=10-3mol/L,则Va:Vb=100:1,C错误;D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浓度相同,水呈中性,D正确;故答案选择C。14A【解析】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该溶液为无色溶液,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H+或者OH-,ASO、Na+、Cl、K+离子之间不反应,也不与OH-和H+反应,且为无色溶液,满足题中条件和离子共存条件,故A正确;BHCO能够与OH-和H+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B错误;COH-能够与镁离子反应,酸性条件下,有硝酸根不能产生氢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C错误;DCu2+、Fe2+能够与OH-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15B【解析】A铵根离子和亚铁离子相互抑制水解且水解但程度较小,硫酸根离子不水解,溶液呈酸性,再结合物料守恒得c(SO42-)c(NH4+)c(Fe2+)c(H+),故A正确;B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则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1,故B错误;C0.01 molL-1 NaOH溶液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溶液,c(CH3COOH)c(NaOH),二者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Na+),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钠和醋酸,醋酸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c(Na+)c(H+),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c(Na+)c(H+)c(OH-),故C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2c(CO32-)+c(HCO3-)+c(OH-),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O32-)+c(HCO3-)+c(H2CO3),所以得c(H+)+c(H2CO3)=c(OH-)+c(CO32-),故D正确。答案选B。16 否 乙 BDCEAF 洗去附在滴定管内壁上的水,防止其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解析】(1)酸碱中和滴定中需要用指示剂指示终点,缺少指示剂无法确定终点,不能完成滴定实验,故答案为:否;(2)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甲为酸式滴定管,乙为碱式滴定管,故答案为:乙;(3) 中和滴定操作的步骤是选择滴定管,然后捡漏、水洗并润洗、装液、使尖嘴充满溶液、固定在滴定台上,然后调节液面记下读数,则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BDCEAF。水洗滴定管后滴定管内壁上残留水分,直接装液会稀释溶液,因此要进行多次润洗,目的洗去附在滴定管内壁上的水,防止其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该滴定过程中在盐酸中加指示剂开始溶液无色,当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 m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达到终点时,c(NaOH)V(NaOH)=c(HCl)V(HCl),c(HCl)= 。17 a b【解析】(1)碳酸是二元弱酸,在溶液中分步电离,一级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CO3HCO+H+,一级电离的电离常数,故答案为:;(2)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向醋酸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左移,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醋酸的电离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选a;(3) a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由电离常数可知,酸性:,则少量与NaClO反生成HClO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正确;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则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不可能有亚硫酸钙生成,应生成硫酸钙,故错误;c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为过量二氧化硫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正确;b错误,故选b。18 ,溶液中:,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4.010-4【解析】(1),可知酸性;(2)的电离平衡常数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同浓度的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浓度越大, ,溶液中,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开始时,两种溶液产生的速率明显不同;反应结束后,两种溶液中溶质分别为和,的酸性弱于,则比更易结合,故;(2)时,由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19 AgNO3 CuSO4 Na2CO3 BaCl2 SOBa2=BaSO4 CO2H=CO2H2O【解析】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 5 mL 蒸馏水的 4 支试管中,只有 B 盐溶液呈蓝色,B的阳离子为Cu2+,由于Cu2+与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的阴离子不为; A 盐溶液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A的阳离子为Ag+,由于Ag+与Cl-、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A为AgNO3,C 盐溶液加入盐酸有较多气泡产生,C的阴离子为,由于与Ba2+、Cu2+、Ag+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C为Na2CO3,根据A、B、C中的阳离子可知D中阳离子为Ba2+,而与Ba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D为BaCl2、B为CuSO4;(1)A、B、C、D的化学式依次为AgNO3、CuSO4、Na2CO3、BaCl2;(2)Cu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Cu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Na2CO3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O+CO2。20 NaAlN2H2 三角锥形 AlO+HCO+H2O=Al(OH)3+CO NaNH2+2H2O=NaOH+NH3·H2O或NaNH2+H2O=NaOH+NH3 2HCO+Ca2+=CaCO3+H2CO3或2HCOCO+H2CO3、Ca2+CO=CaCO3或HCOCO+H+、Ca2+CO=CaCO3 镁(或Mg)【解析】已知A由4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A能与NaOH反应生成气体B和溶液C,则其中气体B应为氨气,所以A中含有N元素;溶液C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56gD沉淀以及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C溶液为含钠的盐溶液,所以C中的溶质应为偏铝酸钠。所以A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N、Al。根据质量守恒及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另外两种元素为Na和H,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2,结合元素守恒以及A的摩尔质量小于160g/mol分析即可。(1)由分析可知,0.896L的B()气体,则;1.56g 沉淀D,则,所以化合物A中,则设A的化学式为,又由于A的摩尔质量小于160g/mol,则x+3-6+y=0、23x+27+2×14+y=1.6÷0.02,解得,所以A的化学式为,由于B为,则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2)由分析可得C为偏铝酸钠,D为,所以用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CO+H2O=Al(OH)3+CO,故答案为:AlO+HCO+H2O=Al(OH)3+CO;(3)B为,2molN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液态B()反应产生一种1可燃性气体和化合物F,则可燃性气体为氢气、F应为NaNH2,则NaNH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NH2+2H2O=NaOH+NH3·H2O或NaNH2+H2O=NaOH+NH3,故答案为:NaNH2+2H2O=NaOH+NH3·H2O或NaNH2+H2O=NaOH+NH3;(4)由(2)分析可知,C(偏铝酸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D(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溶液E,即AlO+HCO+H2O=Al(OH)3+CO,溶液E为碳酸钠溶液,所以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由于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电离产生的碳酸根会与钙离子结合反应生成碳酸钙,而氢离子与碳酸氢根反应生成碳酸,从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即2HCOCO+H2CO3、Ca2+CO=CaCO3;在短周期元素中镁离子能与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镁白色沉淀,与NaHCO3不会形成沉淀,所以X元素为Mg(镁)元素,故答案为:2HCO+Ca2+=CaCO3+H2CO3或2HCOCO+H2CO3、Ca2+CO=CaCO3或HCOCO+H+、Ca2+CO=CaCO3;Mg(镁)。21(1)10-4-10-10(2)12.5【解析】(1)Na2CO3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分步进行,主要是发生第一步水解反应产生、OH-,当最终当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溶液显碱性,溶液pH=10,c(H+)=10-10 mol/L,则溶液中c(OH-)=,故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c(OH-)=10-4 mol/L,发生水解反应的的浓度c()=c()=10-4 mol/L-10-10 mol/L=(10-4-10-10) mol/L;(2)要使溶液中不出现浑浊现象,c(OH-)=,溶液中c(H+)=,则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22(1)1.0×10-14(2) 碱性 Kh(HCO)=2.2×108>Ka2(H2CO3),HC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3)超过45,温度升高造成NaHCO3分解生成Na2CO3,溶液碱性增强(4)Cl2+HCO=Cl-+HClO+CO2【解析】(1)由水的离子积定义:25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2)由于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又会电离出但是Kh(HCO)=2.2×108>Ka2(H2CO3),故HC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3)超过45,温度升高造成NaHCO3分解生成Na2CO3,Na2CO3溶液水解能力更强,故碱性增强,答案:超过45,温度升高造成NaHCO3分解生成Na2CO3,溶液碱性增强(4)根据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氯气通入饱和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二氧化碳,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盐酸,由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Cl2+HCO=Cl-+HClO+CO2,故答案为Cl2+HCO=Cl-+HClO+CO2。23 CDAB 碱 由红色变为橙色 1.7c(Na2CO3) BD【解析】比较不同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时,应先不考虑其它离子及水解的影响,直接进行计算,然后再考虑环境的影响;在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时,选择指示剂应考虑滴定终点的pH;分析误差时可采用公式法。(1)A氯离子对铵根离子的水解无影响;B碳酸氢根离子水解促进铵根离子的水解;C硫酸氢铵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对铵根离子的水解有较强的抑制作用;D亚铁离子水解产生少量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故铵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DAB。答案为:CDAB;(2)Na2CO3溶液呈碱性,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甲基橙遇盐酸显红色,滴加Na2CO3溶液至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橙色。充满HCl的烧瓶做完喷泉实验后,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滴定终点时消耗Na2CO3溶液的体积与待测盐酸体积相近,Na2CO3与HCl反应的关系式为2HClNa2CO3,故选。实验1中消耗Na2CO3溶液的体积与实验2、3中数据相比明显偏大,应弃去,因此实验2和实验3所用Na2C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根据反应Na2CO3+2HCl(过量)2NaCl+H2O+CO2,可知c(HCl)=1.7c(Na2CO3)。A. 滴定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终点,若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测得的盐酸浓度偏高或偏低,A不合题意;B. 滴定管未用待测盐酸润洗,相当于稀释溶液,导致消耗Na2CO3溶液的体积偏小,c(HCl)偏低,B符合题意;C. 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不影响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不影响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对滴定结果无影响,C不合题意;D. 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小,即测得消耗Na2CO3溶液的体积偏小,所以c(HCl)偏低,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D。答案为:碱;由红色变为橙色;1.7c(Na2CO3);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