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2.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3.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的朝代是()A.西晋、北周、北魏B.西晋、北魏、北周C.北魏、西晋、北周D.北魏、北周、西晋4.魏晋时期,在物质生活上崇尚奢华,讲究打扮,甚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社会阶层是()A.士族 B.外戚 C.皇族 D.宦官5.魏晋以来,直至十六国、北朝前期,伴随着北境诸少数民族或主动或被动内徙,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政区从北方边境渐次后撤,而代之以部落组织式的或军事统制式的特殊政区。北朝后期,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的深化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C.郡县制遭受挫折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6.“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7.马克思说,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以下史实符合这一论断的有( )十六国大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少数民族在统治区域内发展农业经济东晋延续了西晋统治时期的政治体制A.B.C.D.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D.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手工业和商业获得发展9.东晋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作“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民间的这一说法反映了( )A.皇权逐步走向衰落B.相权严重威胁皇权C.士族成为东晋政权主要支柱D.南方政治文明仍落后于北方10.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大量进人中原历史上对这一事件的称谓有诸多不同,以下历史解释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A.“永嘉之乱”B.“五胡乱华”C.“神州陆沉”D.“中原沦陷”1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 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 年,孝文帝以南征 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 20 万大军南下。到达 A 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 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 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材料二:3 个鲜卑姓改的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贺赖贺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 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1)材料一中的“A 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改革和发展的看法。1.D依据材料“北平袁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选D。2.D据材料“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可知,中原王朝政策的改变,使得少数民族得以内迁、聚居,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与中原人民的交融,促进北方民族的交融,故D正确;这种做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患危机,从而有利于巩固中原王朝的统治,故A、B错误;这一做法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故C错误。3.B结合所学可知,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完成统一,是西晋,北魏结束了北方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局面,是北魏,北周灭了北齐,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统一了全国,是北周,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4.A魏晋时期,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是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经济上实力雄厚,生活上崇尚奢华,故A符合题意;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皇族指与皇帝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故B、C、D不符合题意。5.A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材料反映的是魏晋至北朝后期,北方地方行政制度由特殊制度回归郡县制的情况,表明郡县制受到了北方民族政权的推崇,是中原文化影响力扩大和民族交融的结果,故选A项;政区设置密集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郡县制全面回归”,故排除C项;魏晋以来正是世家大族崛起的时代,故排除D项。6.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艺术。A项,中原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日渐消亡”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B项,由材料可见,自汉至隋,清乐在发展之中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由汉代乐府的俗乐转变为雅乐,不同地区的清乐再与“羌胡之声”、江南音乐融合,逐渐成为“华夏正声”。由此可见,魏晋以来,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B项正确。C项,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与题意“清乐”这一文化形式不符。故C项错误。D项,材料并未涉及各文化在南北朝时期流行程度的对比,无法说明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7.A分析题干可知符合马克思论断的应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是汉族政权的南迁,不符合题意,由此排除。进而排除含有的选项。8.DA项和B项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C项是江南开发的影响,D项属于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故D项正确。9.C皇权发展趋势是不断加强,由此排除A项。材料中的“王”不是相,由此排除B项。东晋建立者是由北方迁到南方,而不是南方产生的政权,由此排除D项。王氏是北方士族,支持司马氏建立的东晋政权,故C项正确。10.AB、C、D三项均是站在中原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解释少数民族内迁,永嘉之乱是从西晋统治者的角度来解释少数民族内迁。11(1)A城:洛阳。原因:冲破守旧阻力(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2)措施:改汉姓;学汉语。(3)效果: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4)看法: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革者要有雄才大略;改革要用人得当;改革举措要恰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