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课件46张.pptx
知能 文言文情境题型答题技巧一、断句1.标名代,定句读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的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例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9处)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解析 作答时,需要在理解文段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有特征性的词语,借助文言句式的特点,做到文通句顺,上下文衔接紧密。答案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参考译文 周王室已经衰落,诸侯恣意而行。孔子为礼乐崩废而担心,(于是)追述先贤,整理前圣经典学说,以求重建王道,匡正乱世,使之返于正道。(我)阅读过他的著作,(他是要)为天下制定礼仪法度,留传“六艺”的统绪纲纪垂范后世。(于是我)作了孔子世家第十七。2.借动词,定句读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常有省略主语的情况,而动词则充当句子的谓语,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可以借助动词与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断,提高断句的准确率。例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选自四库全书总目)解析 先通读文段,大致了解整个文段的内容。然后据意断句,抓住“初”“已而”等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根据“高谈”“谓”“悟”“焚”“师仿”“得力”“不服”等谓语动词来断句。答案 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参考译文 王慎中写文章,一开始也喜欢谈论秦汉时期的散文。说东汉以后的(散文)就没有可取之处了。不久领悟到欧阳修、曾巩写文章的方法,于是把旧作全都焚毁了,一心一意师法模仿他们的写法。尤其得益于曾巩的写作手法。唐顺之一开始不信服他的说法,一段时间以后就改变写法跟从他了。3.找虚词,定句读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等。它们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至于、于是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4)表示疑问的词:何、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这些词出现,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联系上下文意,就可断句。5)其他虚词:以、于、为、而等。这些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而”表转折并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例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解析 通读文段,在整体把握文段意思的前提下,可借助其中的某些标志词进行断句,如“故”应在句首,“也”应在句末,“行善者”“为恶者”作为叙述对象应在句子开头。此外还可利用本语段句式比较整齐的特点,如“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等进行断句。答案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参考译文 社会安定的时候,行善的人获福,为恶的人得祸;等到社会动乱的时候,行善的人不能获福,为恶的人不会得祸,这是不合常规的现象。聪明的人不因为不合常规的现象怀疑正常的法则,所以遵循致福的道路,防止祸患的到来。得福还是不得福,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君子只要坚守自己的志向就行了。4.察对话,定句读对话是古文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其标志性的词语有:曰、谓、云、言等。一般情况下要在其后断开。如果是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等为标志,而把主语省略,因而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出问者和答者,准确断句。例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取材于战国策秦策)解析 通读文段,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借助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如“曰”“也”“则”等进行断句,必要时可以直接凭文意断句。答案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参考译文 医师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扁鹊,扁鹊请求彻底治疗。武王的近臣(对武王)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还可能让耳朵失聪眼睛失明。”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信不懂医理的人胡言乱语,像这样就可以知道秦国的政事了,您只要在一次重大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5.辨句式,定句读根据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等可进行断句。“者也”或含有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根据固定结构,如“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也可进行断句。千万不要把固定结构拆分开。例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晋先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选自左传崤之战,有删改)注 先轸:晋军统帅。死君:已死的国君。伐吾同姓:秦伐郑灭滑。解析 通读文段,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可借助其中的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如“何为”“也”“谓乎”等进行断句。答案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参考译文 晋国的先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心而使百姓劳苦,(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那么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为长远利益考虑,也算是为了死去的国君吧!”6.明修辞,定句读运用修辞手法来断句,注意对称句式。例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解析 断句时先疏通大意。从中不难看出“贵诈力”与“贱仁义”相对,“先”与“后”相对,“富者”与“贫者”相对,“国强者”与“弱国”相对。答案 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参考译文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谋划,通过对物价贵贱的控制,开发山海资源物产,使得诸侯前来朝拜,凭借小小的齐国,显赫地成就了霸主的名声。魏文侯任用李克,充分开发土地资源,成为强有力的国君。从这以后,天下处于战国时代,互相争斗,尊崇欺诈和武力而轻视仁义道德,推崇先占有财富而后讲究辞让。所以平民百姓中富有的人有的累积上万财富,而贫穷的人有的连糟糠都吃不饱;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小的诸侯国,使它们称臣服从,而弱小的诸侯国有的断绝了祖宗的祭祀,国家也灭亡了。延续到秦,最终使海内统一。二、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文化常识记忆方法1.分类串记法按照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等类别归类,使内容繁多的文化知识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甚至可以采用表格分类记忆法。例如科举制度是个记忆难点,完全可以按照科举考试等级分类记忆。2.联想记忆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免除官职或降职这样举一而反三,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二)古代文化常识解题方法三、概括分析(一)客观题此类题型以误扰正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但辨别方法只有一种,即“题文对照”,也就是将各个选项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域,所有内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仔细对照,看有无以假乱真之处。1.曲解文意利用文中有些词句较难理解的特点,在分析、概括、转述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这是概括分析题的主要设错手段。解题时先要找到原句,再细辨原文中的词句在选项中是否释义错误,并借助语境仔细推敲。例 (2020课标全国)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试题选项 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解析 仔细比对后可知,原文中对应的有效信息为“金人来归燕”,意思是“金人来归还燕地”,而C选项中却表述为“金人前来归顺”,错误,属曲解文意。参考译文 金人来归还燕地,朝廷商量选派一个帅臣(去守卫燕地),王安中请求前去。王黼在皇上面前极力称赞他,于是皇上授予王安中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府等官职,王安中与辽国投降的将领郭药师共同主持府事。2.无中生有这是一种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设误手段。解题时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要留意细节,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例 (2020新高考)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试题选项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解析 仔细比对后可知,原文中对应的有效信息为“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意思是“捆缚他的族中兄弟子侄辈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受牵连而死,母亲因哭儿子而死”,而D选项中却表述为“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错误,属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左光斗的同宗群从被迫害致死。参考译文 魏忠贤令抚按严加追缴,捆缚他的族中兄弟子侄辈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受牵连而死,母亲因哭儿子而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3.错位嫁接这是一种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的设误手段。答题时要理清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的问题,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等错误。例 (2020课标全国)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试题选项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解析 仔细比对后可知,原文中对应的有效信息为“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可知“减免上供米的三分之一”,是苏轼向朝廷的请求,不是苏轼减免的。而C选项中却表述为“他在任职杭州时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错误,属错位嫁接。参考译文 (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皇上赏赐的度僧牒,用于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4.以偏概全这是一种用部分代替整体来设置错误点的手段。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与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比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缩小。例 (2019课标全国)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试题选项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解析 仔细比对后可知,原文中对应的有效信息为“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对太子不能施刑。而C选项表述为“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误,属以偏概全。参考译文 正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不能通行,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二)主观题1.主观题解答“3步骤”1)审设问,明方向。审读题干,抓住问题关键词,确定提问指向。2)读文本,定范围。根据题干指示,细读文章,确定解答问题的文本范围(所处段落)。3)用技巧,组答案。摘录法:有可用的关键词句者,可直接选摘原文词句作答。句意(层意)提取法:无明显关键词句者,可提炼意思后概括作答。2.文意概括“3角度”1)概括内容要点常见设问方式:为了,某某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分点概括。请结合文本概括某人物的品质特点。例 (2020江苏)阅读材料,完成题目。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欧阳文忠公撰纪、表、志,宋景文公撰列传。当时以景文所撰过文,且一书出两手,命文忠看详,改归一体。文忠曰:“人所见不同,且宋公前辈。”遂已。故事,修书,唯官高者一人书职名,时景文守郑州,在文忠下。文忠曰:“宋公用力久且深,何可掩哉?”遂于所撰各书之。古之君子,存心至公,无欲上人如此。(节选自杨士奇书后)文中“存心至公,无欲上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解析 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存心至公,无欲上人”的体现,阅读原文可知,“存心至公,无欲上人”是指欧阳修的品格。从欧阳修“人所见不同,且宋公前辈”的话与拒绝“改归一体”的行为,可以看出欧阳修尊重前辈,不改他人之文。通过欧阳修“宋公用力久且深,何可掩哉”的话,可以看出欧阳修尊重他人成果,不掩他人之名。答案 尊重前辈,不改他人之文;尊重他人成果,不掩他人之名。2)探寻事件原因就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选文追溯原因,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例 (2020新高考)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解析 解答第一问,首先要在文中找到“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这一内容,理解其意思,筛选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并进行概括。“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意思是“容城孙奇逢,是个有气节的侠士”;“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意思是“与定兴鹿正因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考生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进行概括。解答第二问,首先要在文中找到“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这一内容,理解其意思,并进行概括。“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意思是“而左光斗与杨涟已同日被狱卒害死”,考生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进行概括。答案 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3)概括观点态度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有的开篇明义,直抒胸臆;有的寄寓于故事,含而不露;有的通篇叙述,卒章显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多体现在议论性的句子中。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答刘正夫书(节选)韩 愈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韩愈在回复刘正夫的信中,针对“宜何师”有哪些看法?请简要概括。解析 “哪些看法”暗示答案不止一点,第一段中“为文宜何师”“辞皆不同,宜何师”“文宜易宜难”已经明确标示三点。第二段提出“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强调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并以“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佐证之,即用功深,思想有创见,则“收名也远”。答案 学习对象应是古代圣贤;文章内容应不因袭陈词,而重在学习圣贤的思想;选文方面不要过分关注难易,要力求正确;思想方面要有创见,要有自己的特点。参考译文 如果有人问我:“做文章应该效法谁?”我一定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法古代圣贤。”如果又问:“古代圣贤所写的书保存下来的很多,文辞各不相同,该效法谁的呢?”我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法他们的思想,而不是效法他们的文辞。”如果再问:“文章应该写得浅易还是艰深?”我一定会郑重地说:“无所谓浅易还是艰深,只要合理、合适即可。”如此罢了,绝不是极端地提倡文章一定应该这样写,坚决禁止那样写。早晚都能看到的各种东西,人们都不会去关注它,当看到那些异乎寻常的东西,人们就会一起观赏谈论。文章难道和这不同吗?汉朝人没有不会写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文章做得最好,那么可以说,下的功夫深的,名声就传得远。如果都顺从世俗随波逐流,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见解,即使不被当代的人责怪,也一定不会流传到后世。四、翻译(一)文言实词1.对称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例 充分利用句中加横线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则思慎始而敬终。(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解析 分析可知,加点字与加横线的字词义相近、词性相同,据此可得出答案。答案 (1)竭尽 (2)在腰间佩带 (3)谨慎 (4)任用2.语境推断法语境推断法主要是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来推断实词含义。文言文的语境,有三个层面的理解:1)短语语境,就是实词所在的短语的词性特征和结构特征。比如说“谲佞残妒”是四个形容词构成的并列结构,我们就可以根据其他几个词的意义来推断“谲”的释义是否正确。2)句子语境,就是实词所在句子的结构特征和特定句意限定。如2015年山东卷第9题C选项“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根据“将乃就舍”能推断“次”应解释为“驻扎”,而不是“次序”。3)上下文语境,就是实词所在的上下文语段构成的语境。“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虽死且有谋,余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根据这样的语境,由“佞”和“妒”我们就能基本推断“谲”释为“诡诈”。3.语法推断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1)划分句子成分法“信义著于四海”(“信义”做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做“信用”讲)“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2)看搭配“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4.联想推断法联想推断有课本联想推断和成语联想推断两种。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如: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可以联想课文陈情表中的句子:听臣微志。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5.字形推断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本身即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樯橹”,“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生僻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例 利用字形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答案 (1)看 (2)田地6.邻字推断法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实际上是同义复用,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例 利用邻字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栗,雄才奋用之秋也。(2)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3)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答案 (1)年幼 (2)放纵 (3)检举、告发(二)文言虚词1.语境推断法虚词一般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之”,“伏焉”即“伏在那里”。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交代了写文章的目的,即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句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圣心备焉。(劝学)“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词。2.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在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也”;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蔺相如)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3.对称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构成对称,都是指有利的形势。4.语法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指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中“其”不作句子成分,可译为“又”。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分析该句语法结构,主语是“相如”,“持璧却立”是连动结构,作谓语,故句中“因”的用法为连词,应作“于是”“就”解。5.代入检验法将判断出来的意思代入句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说明理解准确。如“而”“且”表承接、转折,若判断为承接,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说明判断不准确。(三)文言语句1.落实句式特点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句子时,先判断句式,然后根据这种句式的特点准确翻译。如省略句,有时就必须补出它所省略的成分;倒装句,就必须调整语序。2.落实重点实词和虚词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及虚词的意义、用法。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为“驻扎”。3.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1)基本要求:“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忠实原文,不曲解,不任意添加或删减;“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生动形象,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包括句末的标点。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2)具体方法:留、补、换、改、删。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画线的部分分别是帝王纪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补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补充部分可加小括号。如: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又如: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这句话应译成:距离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换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节词去替换古代的单音节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画线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又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宾语前置。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并前置,翻译时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b.定语后置。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画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的语序来翻译。c.状语后置。如: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句中画线部分翻译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d.谓语前置。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放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删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有的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些在句中,有些在句末,也有在句首的,如“夫”“盖”等。对这些虚词,翻译时可酌情删去,即不必译出。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都不必译出。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和标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时,都不必译出。以上介绍的这五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应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选段固然在课外,但对于虚词、实词、句式等知识点的复习则应当立足课本,仔细研读课文(包括注释)。4.文言文翻译口诀通读全文,领会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有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于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