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隆中对练习含.docx
23隆中对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好为梁父吟(ho)屏人(bng)猖蹶(ju)B.屯新野(tn)先主遂诣亮(y)倾颓(tu)C.亮躬耕陇亩(lng)度德量力(d)乐毅(Yu)D.存恤(x)北据汉、沔(Min)帝室之胄(zhu)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每自此于管仲、乐毅()(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3)谓为信然()(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6)此人可就见()(7)莫之许也()(8)宜枉驾顾之()(9)孤不度德量力()(10)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3.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欲信大义于天下B.自董卓已来C.仓鹰击于殿上D.此诚不可与争锋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名微而众寡而其主不能守B.此用武之国或置酒而招之C.因屏人曰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信义著于四海出没于鲸波万仞中5.隆中对节选自(朝代)史学家(姓名)的历史著作,题中“对”的意思是。我国史学上合称“四史”的是、等四部历史著作。6.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词句。(1)曹操能打败袁绍的主要原因是:。(2)曹操当前的优势在于:。(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4)诸葛亮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外交方面的方针是,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另一路是。7.下列各句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志向不同于芸芸众生。B.“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同时也是对诸葛亮骄傲自满性格的再次揭示。C.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不仅表现在他为建立蜀汉政权、统一中国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上,而且表现在他深知治国之本上。D.课文写刘备在诸葛亮说完对策后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3题。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8.用“/”给下面语句标出正确的停顿。高祖因之以成帝业。9.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10.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持、控制。B.利尽南海利:利用。C.国险而民附附:归附。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兴旺富裕。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12.选文中诸葛亮对三方形势的分析十分准确: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的优势;分析孙权,指出他具有地理、和的优势;分析刘表,既指出他具有交通、和的优势,也指出了他软弱无能的一面。13.选文中“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一句,反映了诸葛亮什么样的思想?14.导学号88560064(2015辽宁灯塔第二初级中学单元测试)名著阅读。水浒中的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的他却在高俅等人的步步追杀之下,雪夜上梁山。他既有骁勇善战的一面,又有隐忍退让的一面。请用事例说明他隐忍退让的一面。(简述故事梗概即可)15.(2015山东平原二中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俗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啊!B.这里的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C.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了头。D.班主任在班会上就如何做人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受益匪浅。16.导学号88560065(2014河南驻马店期末)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文言文与白话文,一个古典,一个时尚,不能完全抛弃亦不能全盘挪用。完全抛弃就不能欣赏和领略先贤的灿烂文化。全盘挪用则会影响新思想新文学。文言文与白话文,一个如满腹经纶的老者,。只有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才能把文字艺术变得更加优美。文言文与白话文,一个是古筝奏出的韵,一个是钢琴弹出的曲。韵味十足却不尽相同。文言文与白话文,相互渗透,早已在华夏的土壤里孕育出灿烂的美。文言文是白话文的根茎,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导学号88560066(2015甘肃武威)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1722题。【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选自世说新语)注:辟命:征兆、任命。仄陋:地位底下的人。岩穴:隐士。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吴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孟津之河:黄河。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苗裔:后裔、后代。17.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句子的节奏。(限两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采贤俊于岩穴B.先主器之君吴、楚之士C.而智术浅短有何异才而应斯举D.将军岂愿见之乎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凡三往,乃见()(2)先主遂诣亮()(3)欲信大义于天下()(4)昔武王伐纣()20.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21.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面描写。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22.刘备为求贤而(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由此我们进一步想到了舜发于,傅说举于,还有“举于海”的孙叔敖,“举于市”的。23.(2013湖北仙桃、潜江)暑假即将来临,校团委准备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踊跃参与并完成以下工作。(1)【主题我推荐】校团委拟向同学们征集活动主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仿照示例,推荐活动主题并简述推荐理由。示例:主题:倡导文明出行理由:我觉得市民在出行过程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比较普遍,我希望这次“倡导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能增强大家文明出行的意识。主题:理由:(2)【活动我设计】请你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设计两项活动。活动一:活动二:(3)【成效我预估】请你预估此次暑假社会活动的成效。参考答案练基础1.C解析:C项,“度”应读“du”。2.(1)常常(2)器重,重视(3)确实这样(4)大概(5)亲自(6)接近、趋向(7)承认、同意(8)拜访(9)衡量(10)爱抚,爱惜3.D解析:A项,“信”通“伸”,伸张;B项,“已”通“以”;C项,“仓”通“苍”。4.D解析:此题是对虚词意义与用法的考查。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项,助词,的/代词,他;C项,副词,于是/动词,凭借,依靠;D项,都是介词,相当于“在”。5.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回答、应对三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6.(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3)“霸业可成”“汉室可兴”(4)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B解析:此题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考查。应将“骄傲自满”改为“自许甚高,决不轻易结交出仕”。练提能8.高祖/因之/以成帝业。9.A解析:A项中的“以”意思是:凭借;B、C、D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10.B解析:此题是对重点文言实词的考查。“利”的意思是“物资”。11.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12.兵力(或“军事”“军队”)人才民心物产(或“物资”)地理13.参考答案:天命观(意思对即可)解析:“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的意思是“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信天命。练模拟14.在大相国寺里,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林冲竟然忍气吞声放走他。刺配沧州道中,差役将林冲的双脚强按进滚烫的水中,烫伤了脚,第二天又让林冲穿硌脚的新草鞋上路,林冲都强忍了下来。初到柴进庄上,面对洪教头的傲慢,林冲只是低头行礼。到沧州城牢营内,被里面的差拨骂得狗血淋头也没有抬头应答一句,待其发作后,再陪笑送礼。初到梁山,王伦妒贤,故意为难林冲,要他在三天内纳“投名状”来,他虽然闷闷不已,但还是按王伦的要求去办。15.A解析:B项,“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C项,“有口皆碑”是一个褒义词,形容人人称赞。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D项,“说长道短”指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16.一个似血气方刚的青年白话文是文言文的枝叶练真题17.答案: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的节奏。仔细分析此句,“汉室”“奸臣”“主上”为名词,“倾颓”“窃命”“蒙尘”是动词,全句由三个“主谓结构”构成,由此不难得出答案。18.D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解答此题,可结合具体语句做具体分析。A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中“于”与“比”连用是“与相比”的意思,“采贤俊于岩穴”的“于”有连词“在”的意思。B项,“先主器之”的“之”是代词,指代徐庶;“君吴、楚之士”的“之”是助词,相当于“的”。C项,“而智术浅短”的“而”表转折,但是;“有何异才而应斯举”的“而”表承接,就。D项,“乎”都用于句尾,表疑问语气。19.答案:(1)总共(2)拜访(3)通“伸”,伸张(4)讨伐,征讨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翻译。解答此题,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凡”在文中是“总共”的意思;“诣”在文中是“拜访”的意思;“信”是通假字,在文中通“伸”,伸张;“伐”在文中是“讨伐,征讨”的意思。20.参考答案:这个人可以登门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句子要将关键字词的意思落实,如“就见”是指“登门拜访”,“屈致”是指“委屈他前来”,“枉驾”是指“委屈自己”,最后将语言理顺即可。21.B解析:解答此题,可先仔细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再看选项是否符合文意。B项,“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不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故B项理解错误。22.答案:三顾茅庐英雄不问出处(或“圣贤所出,何必常处”)畎亩之中版筑之间(原文或现代汉语均可)百里奚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再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来提炼答案要点,如“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成语为“三顾茅庐”;蔡洪的观点“圣贤所出,何必常处”可理解为“英雄不问出处”;还有考查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背诵与默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再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练培优23.答案示例:(1)主题:关爱留守儿童理由:我们身边的留守儿童很多,他们缺少关爱,有的生活艰难,有的性格孤僻。我们要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活动一:走近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活动二:共度美好一天,邀请留守儿童到自己家里生活一天。(3)我觉得这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的暑假生活,唤起我们对生活、社会的关注,培养我们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我觉得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心,还可以使留守儿童走出孤独与自卑,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解析:(1)仿照示例设计活动主题,要联系生活实际,有意义,切实可行。阐述理由就是要将这次活动的意义、目的阐述清楚。(2)围绕自己设计的主题来设计具体活动,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3)预估成效,要围绕具体活动谈成效(即本次活动对我们产生的意义和作用),表达要通顺、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