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07-1收入-支出模型-1.pptx

    • 资源ID:26882158       资源大小:450.99K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7-1收入-支出模型-1.pptx

    第第7 7章章-1 -1 收入收入- -支出模型支出模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讨论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讨论一个经济社会的产出或个经济社会的产出或收入是如何决定的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这是凯恩斯主义学说的中心内。这是凯恩斯主义学说的中心内容。容。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主要涉及四个市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主要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国际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国际市场。 本章学习的是仅本章学习的是仅包含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包含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论,又称为,又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或者或者收入收入-支出支出模型模型。第第7 7章章-1 -1 收入收入- -支出模型支出模型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一、均衡产出的概念和条件一、均衡产出的概念和条件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三、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乘数三、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乘数四、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乘数四、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乘数五、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乘数五、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乘数一、均衡产出的概念和条件1.1.是是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不存在政府和对外贸易)。投资,不存在政府和对外贸易)。2.2.社会总需求变化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化,社会总需求变化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化,价格不价格不变。变。即凯恩斯定律:即凯恩斯定律:a.a.存在资源闲置;存在资源闲置;b.b.短期价格具有短期价格具有粘性;粘性;c.c.厂商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厂商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与所处的经济环境有关格。(与所处的经济环境有关,1929-1933,1929-1933)3.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PIGDP=NDP=NI=PI4.4.投资为投资为外生变量外生变量:I=II=I0 0。最简单的经济关系的基本假设:最简单的经济关系的基本假设:1、均衡产出/收入的概念那么,那么,均衡的产出均衡的产出/ /收入就是收入就是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称为均衡产出/ /收入收入。总产出总产出/总收入总收入从产出或生产角度反映了特定时从产出或生产角度反映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供给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给方面。把总产出把总产出/ /收入用收入用y y来表示。则来表示。则均衡的产出均衡的产出/ /收入收入y=ADy=AD1、均衡产出/收入的概念国民经济统计中,用国民经济统计中,用总支出总支出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是是总需求总需求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比如比如简单两部门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简单两部门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总支出(AE)为家庭消费()为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厂商投资(i),),即:即:y=AD AE = ci均衡的产出均衡的产出/ /收入收入y=ADy=AD。ADAD如何来表示?如何来表示?1、均衡产出/收入的概念注意:注意:这里的这里的c和和i是是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即居民和企业,即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的消费和投资,不同于国民收入核算公式实际想要的消费和投资,不同于国民收入核算公式中消费和投资。中消费和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可能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可能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的实现意味着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的实现意味着非计划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0。1、均衡产出/收入的概念总结:总结: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收入: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出或均衡收入。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y=AD=y=AD=c+ic+i三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y=AD=y=AD=c+i+gc+i+g四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y=AD=y=AD=c+i+gc+i+g+ +(x-mx-m)下面的分析,先从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开始。下面的分析,先从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开始。2、均衡产出的条件:y= AD=AE=c + io oy y100100AE=AE=c+ic+i100100B BIU 0IU 0IU 04545 AE=AE=c+ic+io oy y4545线线100100100100IU: Unintended Inventory,非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45模型模型直线上任一点直线上任一点均为均为AE=yAE=yA A4545线线3、均衡产出的条件(第2种表达方法) -用投资等于储蓄表示均衡产出的条件这里的储蓄和投资仍然是意愿(计划)储蓄和意这里的储蓄和投资仍然是意愿(计划)储蓄和意愿(计划)投资。只有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相等,愿(计划)投资。只有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相等,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总产出总产出/收入收入 (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总需求总需求所以,均衡产出条件为:所以,均衡产出条件为:ycsAEcii=scsci即3、均衡产出的条件(表达方法2):i=s450isic+i 即即is;在在y0左侧的点意味着:左侧的点意味着:总产出总产出/收入小于总需收入小于总需求,求,c+ss。B点为均衡产出点点为均衡产出点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既然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那么分析既然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那么分析均衡产出如何决定就要先分析总需求,而均衡产出如何决定就要先分析总需求,而消费消费是总是总需求重要的组成部分。需求重要的组成部分。消费是指人们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各种需要消费是指人们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各种需要的经济行为和活动。的经济行为和活动。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有关消费的理论有很多种,比如:凯恩斯的有关消费的理论有很多种,比如:凯恩斯的绝对绝对收入理论收入理论、杜森贝里的、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莫迪利安尼的的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永久收入理论等。等。我们首先学习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我们首先学习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的主要变量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变量是居民现期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居民现期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二)储蓄函数(三)社会消费函数(三)社会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1 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影响现期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凯恩斯认为,影响现期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个人收入人收入 现期个人可支配收入现期个人可支配收入 。并且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并且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系: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并且消费的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并且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为凯恩斯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公式:公式:c=c=c(yc(y) (dc/) (dc/dydy0)0)2、边际消费倾向MPC=yc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每增加1 1单位收入而引起的消费单位收入而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的增加量。(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公式:公式:基本基本特点:特点: MPCMPC是消费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是消费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 0MPC10MPC0, 01): 自发消费自发消费部分,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动;部分,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动;yd : 引致消费引致消费部分,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动。部分,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动。注:在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注:在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yd =y。两部门的消。两部门的消费函数可以写成:费函数可以写成: c +y4、线性消费函数:c +ycyAPC=c/y= (+ y)/yMPC=/ dyd= 线性消费函数中,线性消费函数中,MPCMPC是一个常数,且是一个常数,且MPCAPCMPCMPCAPCMPC, 则则APSAPS和和MPS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APSMPSAPSMPS。 、APC +APS=1APC +APS=1;MPC+MPS=1MPC+MPS=111 APSAPCysycscy11 MPSMPCysycscy4、线性储蓄函数(1)y(1)yysAPSy 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s = s (y )= y -c = y -(+y ) = -+ (1 -)y1sdsMPSydy 4、线性储蓄函数图示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ys0s= -+(1-)yB在在A点,收入为点,收入为零,这时储蓄为零,这时储蓄为负值(负值( -),消),消费为费为。在在B点,储蓄为点,储蓄为零,收入全部用零,收入全部用来消费。来消费。A-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三)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一般来说,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从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从居民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存在着一些限居民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存在着一些限制条件:制条件:1)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2)国家税收政策。)国家税收政策。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三)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曲线的基本形状和家庭消费曲线一致。社会消费曲线的基本形状和家庭消费曲线一致。oyc线性社会消费曲线线性社会消费曲线三、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美国(美国/杜森贝里杜森贝里James S.Duesenberry)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美国(美国/莫迪利安尼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3.永久收入假说永久收入假说 (美国(美国/弗里德曼弗里德曼M.Friedman)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消费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消费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以前消费水平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的影响。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周围人们消费水平平的影响,即消费具有模仿和攀比性。的影响,即消费具有模仿和攀比性。结论:结论: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消费者受消费者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和周围的周围的消费水平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决定现期消费。的影响来决定现期消费。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主要观点及理论分析:主要观点及理论分析: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莫迪利安尼在20世纪世纪50年代创立年代创立的。该理论认为:的。该理论认为:人生分为人生分为青年、壮年、老年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消费者会把一生的财产和收入合理地分配在各个阶段。消费者会把一生的财产和收入合理地分配在各个阶段。在青年时期,收入比较低,往往举债消费,负储蓄;在青年时期,收入比较低,往往举债消费,负储蓄;在壮年时期,收入比较高,人们会偿还原先的债务并在壮年时期,收入比较高,人们会偿还原先的债务并为退休后进行储蓄;为退休后进行储蓄;在老年时期,开始消费壮年时期的储蓄。在老年时期,开始消费壮年时期的储蓄。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WRYLcCWR cYL每年的消费为实际财富,是财富的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财富的比例;为工作收入,为工作收入的的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工作收入的比例。(注意生活年数的统计问题)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主要结论:主要结论:生命周期理论的其中一个贡献在于,它揭示了一生命周期理论的其中一个贡献在于,它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个国家的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与该国与该国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年龄构成之间的关之间的关系。系。显然显然,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际消费倾向较低;即如果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即如果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加,则社会上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加,则社会上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加,消费倾向就会降低。例增加,消费倾向就会降低。 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主要结论:主要结论: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在于,假定生命周期结束时,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在于,假定生命周期结束时,拥有的财富全部耗尽,这显然与现实不符。拥有的财富全部耗尽,这显然与现实不符。一般来说,如果都想给后代留下遗产,会使得社会一般来说,如果都想给后代留下遗产,会使得社会上储蓄增加;如果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上储蓄增加;如果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减少。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消费者的消费主要不是由他的暂时收消费者的消费主要不是由他的暂时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永久收入/持久收入持久收入决定,即决定,即消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稳定收入费者可以预计到的稳定收入。永久收入提出的意义在于:从某一个短期看,收入永久收入提出的意义在于:从某一个短期看,收入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看,收入是相对稳定的。看,收入是相对稳定的。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1(1)01ccppyyyCcy永久收入()由永久收入下决定的消费是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并且当前收入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较好得解释了某些经济事实。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较好得解释了某些经济事实。比如美国经济在比如美国经济在1973-1975、1981-1982、1990-1991年发生周期波动,虽然年发生周期波动,虽然GDP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居民的消费变动却比较平缓。但居民的消费变动却比较平缓。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将当前收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将当前收入的变化判断为暂时现象还是持久现象,这也涉及入的变化判断为暂时现象还是持久现象,这也涉及到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到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预期。预期。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以上的理论都强调了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的因以上的理论都强调了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收入并不是影响消费的唯一因素。素,但收入并不是影响消费的唯一因素。利率水平、利率水平、价格水平和收入分配价格水平和收入分配等都会影响消费。等都会影响消费。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变化有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变化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社。社会总体的效应要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和而定。会总体的效应要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和而定。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当利率增加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当利率增加时,人们认为时,人们认为牺牲当前消费、增加将来的消费牺牲当前消费、增加将来的消费比较有比较有利,从来增加储蓄,减少当前消费。利,从来增加储蓄,减少当前消费。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当利率增加时,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当利率增加时,人们意识到将来的利息收入会增加,人们意识到将来的利息收入会增加,认为自己已经很认为自己已经很富有,于是增加当前消费富有,于是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减少储蓄。一般来说,利率提高,低收入者往往增加储蓄,高一般来说,利率提高,低收入者往往增加储蓄,高收入者往往减少储蓄。收入者往往减少储蓄。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价格水平价格水平价格水平:价格变化通过对价格水平:价格变化通过对实际收入实际收入来影响消费。来影响消费。当物价上涨,而货币收入保持不变时当物价上涨,而货币收入保持不变时,则实际收入,则实际收入下降(即货币的购买能力下降),消费随之减少,如下降(即货币的购买能力下降),消费随之减少,如果要保持原来的消费水平,则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果要保持原来的消费水平,则边际消费倾向提高。物价下降时反之。物价下降时反之。当物价水平与货币收入同水平变动时当物价水平与货币收入同水平变动时,实际收入不,实际收入不变。但人们往往有变。但人们往往有“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只看到货币收入的,只看到货币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加消费。增加,从而增加消费。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消费倾向会比较大;国民收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消费倾向会比较大;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均,消费倾向会比较小。入分配越不平均,消费倾向会比较小。四、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一)使用消费函数计算均衡收入(一)使用消费函数计算均衡收入(二)使用储蓄函数计算均衡收入(二)使用储蓄函数计算均衡收入(一)使用消费函数计算均衡收入1 1、均衡收入的推导、均衡收入的推导/ /计算计算均衡收入的条件均衡收入的条件:y=y=c+ic+i消费函数为:消费函数为: c=a +c=a +y yd d 在两部门经济中,在两部门经济中,y yd d= =y y,即:,即: c c a +a +y y 联立上述两个方程,则:联立上述两个方程,则:+iy=1-求 得 , 均 衡 收 入2、用消费函数表示的均衡收入图示、用消费函数表示的均衡收入图示450i yAD/AEOy0c a +yc+iEy1y2E点为均衡点,点为均衡点,y0为均衡收入为均衡收入/产出产出(二)使用储蓄函数计算均衡收入1 1、均衡收入的推导、均衡收入的推导/ /计算计算均衡收入的条件:均衡收入的条件:i=si=s储蓄储蓄函数为:函数为: s s -a +-a +(1-1-)y y 联立上述两个方程,则:联立上述两个方程,则:iy1求 得 , 均 衡 收 入 为 :2、用储蓄函数表示的均衡收入图示、用储蓄函数表示的均衡收入图示y ys s -a +-a +(1-1-)y y-a-aisi s sy y0 0I I0 0i iE Ei i,s si=si=s五、乘数论(投资乘数)乘数概念:乘数概念:在经济学中,乘数一般指当经济中某在经济学中,乘数一般指当经济中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所导致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所导致因变量变动的因变量变动的幅度幅度。(一)投资乘数的概念(一)投资乘数的概念1 1、概念:、概念:投资乘数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投资乘数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投资变动投资变动一个一个单单位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动量位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动量。 2 2、公式计算表示:、公式计算表示:iyki(二)投资乘数的作用机制100购买投资品,形成国民收入购买投资品,形成国民收入y110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收入,收入100中,有中,有1000.8=80用于购买消费品。用于购买消费品。80的购买形成新收入的购买形成新收入y2 80其中其中800.864再次购买消费品。形成新的收入再次购买消费品。形成新的收入y364其中其中640.851.2再次购买消费品。形成新的收入再次购买消费品。形成新的收入y451 .这个过程不断继续下去,最终形成国民收入增加:这个过程不断继续下去,最终形成国民收入增加: 假定企业自发性投资支出假定企业自发性投资支出100100亿元,亿元,MPC=0.8MPC=0.8311001000.81000.80.81000.8.1000.8n投资乘数的作用机制投资乘数的作用机制I I YY C C S S 第第1 1轮轮100100亿元亿元10010080802020第第2 2轮轮808064641616第第3 3轮轮646451.251.212.812.83110080641000.8.10850000.n最 后 国 民 收 入 的 增 加 :亿 元(二)投资乘数的作用机制图示yiy1y2AE1=c+iAEAE2 2= =c+(i+ i)E1E2yAE(c+i)图示:图示:投资乘数的作用投资乘数的作用0450iyki(三)投资乘数的大小 11111)1(132132iykiiiiiiiiyinnn(三)投资乘数的大小11111iykiMPCMPS0MPC10MPC1,则投资乘数在(,则投资乘数在(1 1,)之间变动。即:)之间变动。即:投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数(大于投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数(大于1 1)的变动。)的变动。投资乘数的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且成正相投资乘数的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且成正相关。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消费函数曲线越陡峭,关。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消费函数曲线越陡峭,投资乘数越大。投资乘数越大。(六)乘数的作用1、乘数的经济意义、乘数的经济意义 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其他部门的收入、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其他部门的收入、就业也会随之增加就业也会随之增加。2、乘数作用的双重性乘数作用的双重性(双刃剑)双刃剑) 投资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投资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 投资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投资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六)乘数的作用3、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乘数原理是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和就业理论的一个乘数原理是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和就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增加投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增加投资,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增加。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增加。而以后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有而以后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有若干限制条件:若干限制条件:3、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1 1)经济中必须存在闲置资源)经济中必须存在闲置资源,即存在过剩的生,即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产能力。如果如果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没有闲置没有闲置资源资源,投资,投资就就不能实际发挥作用。不能实际发挥作用。虽然虽然投资支出不断增加,投资支出不断增加,但但却却并不能引起生产的增加并不能引起生产的增加,只会,只会刺激物价上涨、通刺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货膨胀。3、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2 2)要使投资的乘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经济中增)要使投资的乘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经济中增加的收入必须是用于加的收入必须是用于购买国内新生产的消费品,而购买国内新生产的消费品,而不是用来偿债或购买外国消费品不是用来偿债或购买外国消费品。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增加的收入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增加的收入如果如果用于用于购买本购买本国产品国产品,这样就会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起连锁,这样就会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起连锁的的推动作用推动作用。相反相反,购买购买进口进口产品产品,则,则增加了对国外产品的需增加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或者说求,或者说减少减少了了国内总需求,这样就影响国内总需求,这样就影响了本国了本国收入收入的的增加增加,减弱了乘数的作用效果,减弱了乘数的作用效果。3、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3 3)投资的决定和储蓄的决定互为独立。)投资的决定和储蓄的决定互为独立。投资和储蓄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否则,投资和储蓄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否则,投资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会增加,从而引起利率投资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会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上升,储蓄增加储蓄增加,消费减少消费减少。这样就会。这样就会减小了投资减小了投资引起的乘数作用引起的乘数作用。3、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4 4)货币供应能适应其需求的变化。)货币供应能适应其需求的变化。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量要适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量要适用社会总需求的变动。用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会使得会使得货币需求上升,货币需求上升,如果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能适应这一变动,会促使货币供应量不能适应这一变动,会促使利率提高利率提高。利率的提高又会对以后的利率的提高又会对以后的投资产生抑制作用投资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从而影响了投资乘数影响了投资乘数的作用的作用效果效果。六、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和乘数(一)(一)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二)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一)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1、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条件、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条件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收入实现的条件:收入实现的条件:y=AD= c + i+ g 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计算、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计算y =c + i+ g c=c= + + ydyd=y T+ tr其中,其中,yd 代表可支配收入,代表可支配收入,T代表的税收总额代表的税收总额(这这里讨论定额税),里讨论定额税),tr代表政府的转移支付代表政府的转移支付以下的讨论都以定额税为例。以下的讨论都以定额税为例。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计算、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计算 这样,可以求出均衡国民收入为:这样,可以求出均衡国民收入为:这这就是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代数表达式。就是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代数表达式。1y()1Ttrig 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计算、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计算(图示)图示)c+i+gc= + ( y T+ tr)yAD0i+gEy0450例题:例题:已知 c=160+0.75yd t0=80 i0=100 g0=200 yd=y-t0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求均衡的国民收入。y=c + i+ g c=c=160160+0.75yd+0.75ydyd=y 80i=100 , g=200y=1600为均衡收入水平为均衡收入水平(二)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1 1、投资乘数:、投资乘数:3 3、税收乘数:政府税收变动、税收乘数:政府税收变动1 1单位引起收入变动的幅单位引起收入变动的幅度。度。yiikyTtk2 2、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支出变动1 1单位引起收单位引起收入变动的幅度。入变动的幅度。yggk(二)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4 4、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变动、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变动1 1单位引起单位引起收入变动的幅度。收入变动的幅度。5 5、平衡预算乘数:指、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税收政府税收与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同时以同时以相相等数量同方向等数量同方向变动时变动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动的比率。ytrtrk1bk投资乘数投资乘数1010()()111yyyigTtrigTtri 11iyik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0011()()111yyyiTtriTtgrgg 11gygk税收乘数(定额税)税收乘数(定额税)1010()()11yyyigTtrigTtrT 1tyTk ( 注 意 负 号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1t rykt r1010()()11yyyigTtrigTtrtr 三种乘数比较三种乘数比较 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11kg 1kt 1trkktrktkg1.税收乘数为负税收乘数为负,即增加税收会,即增加税收会引起收入的减少,反之增加;引起收入的减少,反之增加;2.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即改变政府,即改变政府购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要大购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3.由于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由于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以,数,所以,如果政府购买和税收如果政府购买和税收增加相同的数量,国民收入将增增加相同的数量,国民收入将增加加,这就是平衡预算乘数。,这就是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1111111gtykgkTgTgTgT 政府税收与政府购买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政府税收与政府购买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byyk1gT例题: 已知:已知:mpcmpc=0.8=0.8 问:问: 1.1.政府增税政府增税200200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2.2.政府增加政府增加200200亿政府购买支出,国民收入亿政府购买支出,国民收入如何变动?如何变动? 3.3.政府同时增加税收和政府购买政府同时增加税收和政府购买200200亿,国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民收入如何变动?例题:ytt 亿元K K 4 4 2 20 00 08 80 00 0解:解:K Kt t=-/(1-)=-4=-/(1-)=-4(负值的含义)负值的含义)所以,当政府增税所以,当政府增税200200亿时,亿时,即国民收入减少即国民收入减少800800亿元。亿元。例题:解解: :Kg=1/Kg=1/(1-1-)=5=5,所以当政府购买增加,所以当政府购买增加200200亿元时,亿元时,ygg51000 亿元KK200200即国民收入增加即国民收入增加10001000亿元。亿元。例题:200bbykTkgTg 解:解:根据平衡预算乘数根据平衡预算乘数=1,当政府同时增加,当政府同时增加税收和政府购买税收和政府购买200亿时,亿时,即国民收入增加即国民收入增加200亿。亿。(三)扩充:比例税下均衡收入和乘数的计算(三)扩充:比例税下均衡收入和乘数的计算0()rddyyycigTtytcy比例税下,税比例税下,税收额收额会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设边际税会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设边际税率(即每单位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税收增加率)为率(即每单位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税收增加率)为t t,则税收总额函数为:,则税收总额函数为:T = TT = T0 0 + + tyty,均衡国民收,均衡国民收入的求解为:入的求解为:0igT1(1)ttry 可以求得:(三)扩充:比例税下均衡收入和乘数的计算(三)扩充:比例税下均衡收入和乘数的计算同理,可以求得比例税下各种乘数的大小:11(1)1(1)1(1)11(1)igttrbttttkkkkk 七、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和乘数(一)(一)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一)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1 1、在四部门经济中,、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 y=AD=c + i + g +y=AD=c + i + g +( x - m x - m )(一)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00mmym为自发性进口, 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增加一单位时进口的增量。进出口(进出口(x、m)和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y的关系的关系?出口出口x代表了国外的需求,假定代表了国外的需求,假定x是一个外生变量。是一个外生变量。进口进口m可以表示为国民收入可以表示为国民收入y的函数:一般来讲,的函数:一般来讲,当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提高时,国内的总需求提当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提高时,国内的总需求提高,购买能力提高,进口高,购买能力提高,进口m增加。增加。2 2、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01igTtrxmy 0()rm=m, , ,ddycigxmcyyyTtyT i g tr x 为外生变量(定额税)(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x11k出口乘数(对外贸易乘数):出口增加出口乘数(对外贸易乘数):出口增加1 1单位引起国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民收入变动多少。1.1.求解在四部门经济中,投资、政府购买、税收、求解在四部门经济中,投资、政府购买、税收、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出口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出口乘数。2.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作比较,乘数作用变小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作比较,乘数作用变小1111例如:在四部门经济中,投资、政府购买的乘数变例如:在四部门经济中,投资、政府购买的乘数变为:为:在有对外贸易的情况下,相对于封闭经济,乘数作在有对外贸易的情况下,相对于封闭经济,乘数作用变小了,对国民收入的刺激作用变小了。用变小了,对国民收入的刺激作用变小了。这是因为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要用到购买进口商品这是因为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要用到购买进口商品和劳务中去,从而使得本国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受和劳务中去,从而使得本国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受到影响。到影响。本章小结通过学习,应该掌握: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一、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相一、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相关经济变量的含义。(储蓄函数)关经济变量的含义。(储蓄函数)二、国民收入均衡模型以及计算。二、国民收入均衡模型以及计算。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思考与补充思考与补充1 1:节约悖论节约悖论19361936年凯恩斯在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中提出了著名的了著名的“节约悖论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Paradox of thrift),即),即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件坏事,会导致国家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件坏事,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萧条衰败。经济的萧条衰败。 思考与补充思考与补充1 1:节约悖论节约悖论凯恩斯上述思想也可通过数学方式推导出来。以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为例: 均衡的国民收入Y*(+i)/(1-) 在这一式子中,在这一式子中,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小于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小于1的的数,当数,当变大时,变大时, 1/(1-)的值变大,国民收入)的值变大,国民收入Y*增加;增加;当当变小时,变小时,1/(1-) 值变小,国民收入值变小,国民收入Y*变小。变小。 这意味着,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将会这意味着,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将会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节约导致萧条,这就是节约导致萧条,这就是“节约的悖论节约的悖论”。 要全面理解要全面理解“节约悖论节约悖论”。 思考与补充思考与补充2 2: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示宏观调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示宏观调节政策的理论原理。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节政策的理论原理。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政府支出具有乘数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可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效应,可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思考与补充思考与补充3 3:这一章讲的均衡产出是不是充分就业这一章讲的均衡产出是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的产出?这一章讲的均衡产出并不等于充分就业的产出。这一章讲的均衡产出并不等于充

    注意事项

    本文(07-1收入-支出模型-1.pptx)为本站会员(修****)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