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docx
-
资源ID:26885367
资源大小:41.15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西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docx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编制二五年十二月- 1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12 组织体系22.1 应急指挥部32.2 日常管理机构及职责32.3 专业委员会32.3.1 专业机构32.3.2 专家组42.4 现场指挥部43 运行机制43.1监测与预警43.1.1监测与预警支持系统43.1.2 预防行动53.1.3 预警级别与预案53.1.4 监测与报告63.2 应急处置63.2.1 预警发布63.2.2 先期处置63.2.3 预警准备73.2.4 应急响应73.3 后期处置83.3.1 调查评估83.3.2 善后处置83.3.3 恢复重建84 应急保障94.1 通信与信息保障94.2 财力保障94.3 技术储备与保障94.4 监督检查95 监督管理95.1 监督与检查95.2责任与奖惩96 附则96.1 名词术语96.2预案管理107 附件10附件1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机构及专家组名单11附件2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12附件3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控制措施13附件4 江西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分级标准与应急预案(试行)16附件5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呈报与发布格式18编 制 说 明19- 2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的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体系和应急运行机制,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扩散、残留及危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销毁突发安全事件农业转基因生物,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正确引导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和消费,促进农业转基因事业的有序发展,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5月23日国务院令第304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2002年3月20日农业部令第8号);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2002年3月20日农业部令第9号);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评价管理办法(2002年3月20日农业部令第10号);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2年4月8日卫生部令第28号);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2004年5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令第62号)。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县区域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过程中,突然爆发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产生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特别重大转基因生物安全事件,以及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或安全隐患,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具有转移性和破坏性的重大转基因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1.4 工作原则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应以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按照“以科学为依据,个案审查”的原则,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要切实做到: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个案审查、预先防范;阶段监控、属地管理;分级处置,分类指导;反应灵敏、运转高效。2 组织体系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县政府统一领导指挥,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有关专门机构、单位和个人参与配合完成。如下为组织体系框架图:上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农业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乡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县农业局科教站乡镇农技站县直有关部门局有关单位乡镇政府有关部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机构农业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机构乡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机构图示: 领导或业务指导 配合2.1 应急指挥部为加强对全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和销毁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兼),负责全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具体由县人民政府主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农业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县农办、农业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管理局、环保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安监局、农产品安全监测站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应急指挥部的职责,是研究确定全县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处理意见,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预防预警、宣传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应急保障、信息发布和恢复重建工作,在特别严重、严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相关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和结束应急状态。各乡镇(场、街道办)也应当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和一般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2 日常管理机构及职责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由县农业局主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职责是:执行县应急指挥部及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决定,负责全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承担有关应急处置预案、政策和措施的起草、编制、评估、修订和演练;组建并完善预防、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分析重要信息并向县应急指挥部和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组织应急知识和处置技术培训;指导各乡镇(场、街道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负责与省、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及其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联系。各乡镇(场、街道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也应当设立相应办事机构,负责组织本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报告、应急处置等日常管理工作。2.3 专业委员会2.3.1 专业机构县乡(镇)两级设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机构,负责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专业技术工作。农业转基因生物生态安全监测与预警机构: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基因扩散、基因漂移、非靶标效应、抗病虫性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安全监测、评估工作。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监测与预警机构: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评估工作。转基因生物(食品)卫生安全监测与预警机构:负责转基因生物(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的评价工作。农业转基因生物(食品)标识管理机构: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食品)的抽样送检,标识管理等日常事务和应急情况下相关商品的查处工作。2.3.2 专家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以聘请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为主,专业机构和本县专家组密切配合的应急组织体系。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指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知识、技术的培训与演练;为新发疑难重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事件提供技术咨询;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提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意见,进行损失评估;对事件发生后的恢复重建提出解决方案或意见。专业机构及专家组名单:见附件12.4 现场指挥部特别严重、严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实际需要,在事件发生地设立现场指挥部,直接向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总指挥由事发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或由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指定,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现场指挥部成员。现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在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事发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掌握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件处置进展。3 运行机制要积极开展预防监测与预警工作,建立信息准确、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处置高效、联动协调的应急运行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损伤。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见附件23.1监测与预警3.1.1监测与预警支持系统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建立并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预警响应等信息系统和相关技术平台,特别是要针对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番茄和水稻等作物可能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农业转基因生物突发安全事件,加强应对、防范和控制措施的硬件与软件建设,为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置提供技术支持。要积极开展以PCR、ELISA和基因芯片技术为核心的转基因生物(食品)的抽样送检工作;加强对转基因生物(食品)的标识管理和进口安全监控管理。3.1.2 预防行动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持续发展,县、乡镇(场、街道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开展预防控制、预防监测、预案演练和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预防控制: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实验室、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不同阶段、不同生物安全等级的不同安全控制措施要求,严格实施相应的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和规模控制措施;从境外引进用于研究、试验、生产和加工原料的转基因生物,应提出进口申请,按规定进行标识,提供并落实引进过程中拟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控制措施:见附件3预防监测:加强预防监测,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重点要针对县内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番茄和水稻等转基因农作物(食品)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设置安全监测点,实行定期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预案演练: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要定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准备、响应和处置能力。对演练结果及时进行评估总结,以对预案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修订。宣传培训:普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和预防能力,依靠科学,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依靠法律法规,积极稳妥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3.1.3 预警级别与预案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数量、规模及其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分析、评估,划分预警级别,预警级别划分为两级:一级: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二级:严重,用橙色表示根据各预警级别的应对、防范、控制措施要求,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分级标准与应急预案(试行):见附件53.1.4 监测与报告各级专业机构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监测的专门机构,要建立突发事件的监测体系,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各机构应根据本地区、本领域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应急处置要求,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购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完善风险分析与分级制度。对早期发现的突发事件隐患及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或事件隐患,都应当及时向当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设置专人负责事件报告的接收、传递和档案管理工作,并在事发后4小时内向省、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3.2 应急处置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突发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事件或事件隐患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门机构和专家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和预测,确定预警级别。当潜在的风险或安全隐患可能转化为现实危害,威胁环境安全、人体健康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需要有关主管部门有效处理时,启动应急预案,发布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预警响应和处置措施。3.2.1 预警发布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各监测机构和乡镇(场、街道办)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预警建议,按照预警级别由相应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并报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警报器、宣传车和网站等方式方法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3.2.2 先期处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立即采取措施封闭事故现场,防止转基因生物继续扩散,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或管理部门报告。对已产生不良影响的扩散,应暂时将区域内的人员进行隔离和医疗监护。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得到事件发生的报告后,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3.2.3 预警准备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按照预警决定和各自职责,迅速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应急队伍处于待命状态。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需要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确保预警决定做出后,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到位。3.2.4 应急响应(1)分级响应: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数量、规模及其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分析、评估,划分预警级别,按特别严重(一级)和严重(二级)两级预警分级响应,分别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特别严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特别严重突发事件(一级预警)发生后,由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县级应急预案,乡镇(场、街道办)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部署事件控制措施,紧急组织专门人员,迅速准备财力、物力,投入突发事件的控制工作,并督促指导事发地各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按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严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农业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接到二级预警安全事件报告后,启动设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关乡镇(场、街道办)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农业局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部署事件控制措施,紧急组织专门人员,迅速准备财力、物力,投入突发事件的控制工作,督促指导事发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按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将情况上报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当及时协调指导事件控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由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决定启动县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2)基本应急一旦发生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采取封闭现场(试验地和研发试验室)、销毁试验材料,采取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环境控制和规模控制等措施,及时消除事件安全隐患。同时,按要求向上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处置情况,积极开展安全防护、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相应级别的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指挥事发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责,协同配合。新闻媒体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有关规定,科学客观地跟踪报道事件应急处置情况。(3)扩大应急当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难以控制或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时,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应当迅速报告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上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直至向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请求支援。(4)应急结束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部予以撤消。经监测突发事件的影响已消除,由专家验收合格后,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发布预警令的人民政府申请并经核准后,解除应急状态,恢复正常。3.3 后期处置3.3.1 调查评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家对事件发生原因、性质、影响、责任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改进应急响应措施的建议。调查和评估报告及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省、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3.3.2 善后处置 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作好善后处置工作,稳定生产、生活秩序,对突发事件中的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要按规定予以救助、补偿或补助。保险监督机构督促有关机构及时作好保险理赔工作。3.3.3 恢复重建县政府在对事件发生的损失、重建能力等进行评估后,要及时制定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计划,采取政府扶持、社会救助、税收优惠等有关政策和措施,帮助受灾单位和个人度过难关,恢复生产、生活。4 应急保障4.1 通信与信息保障农业局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采集制度,并与上、下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设立专门电话,专人负责,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4.2 财力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经费按县财政局江西省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乡镇(场、街道办)政府应当切实安排预防和应急处置所需物资、技术筹备资金。4.3 技术储备与保障成立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组(见附件1),依托专家组开展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加强技术储备。4.4 监督检查由农业局联合县直有关部门对各乡镇(场、街道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对预案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5 监督管理5.1 监督与检查由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卫生、环保、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对各乡镇(场、街道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部门对预案实施进行监督与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5.2责任与奖惩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6 附则6.1 名词术语物理控制措施,系指利用物理方法限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在实验区外的生存及扩散,如设置栅栏,防止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从实验区逃逸或被人或动物携带至实验区外等。化学控制措施,系指利用化学方法限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的自下而上扩散或残留,如生物材料、工具和设施的消毒。生物控制措施,系指利用生物措施限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的自下而上扩散或残留,以及限制遗传物质由转基因生物向其它生物的转移,如设置有效的隔离区及监控区、清除试验区附近可与转基因生物杂交的物种、阻止转基因生物开花或去除繁殖器官、或采用花期不遇等措施,以防止目的基因向相关生物的转移。环境控制措施,系指利用环境条件限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的生存、繁殖、扩散或残留,如控制温度、水份、光周期等。规模控制措施,系指尽可能地减少用于试验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的数量或减少试验区的面积,以降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广泛扩散的可能性,在出现预想不到的后果时,能比较彻底地交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消除。6.2预案管理本预案由县农业局制定和负责解释。根据本预案,各乡镇(场、街道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7 附件附件1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机构及专家组名单附件2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附件3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控制措施附件4 江西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分级标准与应急预案(试行)附件5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呈报与发布格式附件1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机构及专家组名单表 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机构及专家组名单专 业 机 构专家姓名职务或职称通 讯 地 址电 话农业转基因生物生态安全监测与预警机构曹福根高级农艺师 植保站13707957395熊尚文农艺师 科教、能源站13870505688甘建登农艺师 经济作物站13707056051 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监测与预警机构李启发 站长 科教、能源站13879500586赵险峰农艺师 植保站13970524287郑火龙高级农艺师 粮油作物站 转基因生物(食品)卫生安全监测与预警机构陈国梁 高级农艺师 粮油作物站13907053913何 嘉农艺师 执法大队13979536586李梅堂农艺师 经济作物站 农业转基因生物(食品)标识管理机构闵 文高级农艺师执法大队13970543797 张庆华农艺师执法大队13870505775胡世清农艺师执法大队13607052477领导机构决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信息反馈应急响应应急结束信息报告县乡镇(场、街道办)指挥部县应急委员会专业机构、专家组N 不启动Y 启动调查评估善后处置恢复重建应急保障预警信息上级领导小组附件2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附件3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控制措施1 实验室控制措施1.1 安全等级控制措施:实验室和操作按一般生物学实验室的要求。1.2 安全等级控制措施:实验室要求:除同安全等级的实验室要求外,还要求安装超净工作台、配备消毒设施和处理废弃物的高压灭菌设备。操作要求:除同安全等级的操作外,还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气溶胶的产生;在实验室划定的区域内进行操作;废弃物要装在防渗漏、防碎的容器内,并进行灭活处理;基因操作时应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将工作服等放在实验室内;防止与实验无关的一切生物如昆虫和啮齿类动物进入实验室。如发生有害目的基因、载体、转基因生物等逃逸、扩散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控制措施,还应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的有关规定。1.3 安全等级控制措施:实验室要求:除同安全等级的实验室要求外,还要求:实验室应设立在隔离区内并有明显警示标志,进入操作间应通过专门的更衣室,室内设有沐浴设施,操作间门口还应装自动门和风淋;实验室内部的墙壁、地板、天花板应光洁、防水、防漏、防腐蚀;窗户密封;配有高温高压灭菌设施;操作间应装有负压循环净化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操作要求:除同安全等级的操作外,还要求:进入实验室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批准;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在更衣室内换工作服、戴手套等保护用具;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沐浴;不准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工作服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后清洗;工作台用过后马上清洗消毒;移材料用的器皿必须是双层、不破碎和密封的;使用过的器皿、所有实验室内的用具远离实验室前必须经过灭菌处理;用于基因操作的一切生物、流行性材料应由专人管理并贮存在特定的容器或设施内。安全控制措施应当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按其要求执行。1.4 安全等级控制措施。除严格执行安全等级的控制措施外,对其试验条件和设施以及试验材料的处理应有更严格的要求。安全控制措施应当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按其要求执行。2 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控制措施2.1 安全等级的控制措施:采用一般的生物隔离方法,将试验控制在必需的范围内。部分转基因作物田间隔离距离见表1;2.2 安全等级 控制措施:采取适当隔离措施控制人畜出入,设立网室、网罩等防止昆虫飞入。水生生物应当控制在人工水域内,堤坝加固加高,进出水口设置栅栏,防止水生生物逃逸。确保试验生物10年内不致因灾害性天气而进入天然水域;对工具和有关设施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采取一定的生物隔离措施,如将试验地选在转基因生物不会与有关生物杂交的地理区域;采取相应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和规模控制措施;试验结束后,收获部分之外的残留植株应当集中销毁,对鱼塘、畜栏和土壤等应进行彻底消毒和处理,以防止转基因生物残留和存活。2.3 安全等级控制措施:采取适当隔离措施,严禁无关人员、畜禽和车辆进入。根据不同试验目的配备网室、人工控制的工厂化养殖设施、专门的容器以及有关杀灭转基因生物的设备和药剂等;对工具和有关设施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转基因生物被带出试验区,利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消灭与试验无关的植物、昆虫、微生物及啮齿类动物等;采取最有效的生物隔离措施,防止有关生物与试验区内的转基因生物杂交、转导、转化、接合寄生或转主寄生;采用严格的环境控制措施,如利用环境(湿度、水分、温度、光照等)限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在试验区外的生存和繁殖,或将试验区设置在沙漠、高寒等地区使转基因生物一旦逃逸扩散后无法生存;严格控制试验规模,必要时可随时将转基因生物销毁;试验结束后,收获部分之外的残留植株应当集中销毁,对鱼塘、畜栏和土壤等应当进行消毒和处理,以防止转基因生物残留和存活;安全控制措施应当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按其要求执行。2.4 安全等级IV控制措施:除严格执行安全等级的控制措施外,对其试验条件和设施以及试验材料的处理应有更严格的要求。安全控制措施应当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按其要求执行。2.5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的控制措施,还应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的有关规定。表1 主要农作物田间隔离距离(参考)作物名称Crop Species隔离距离(米)Isolation Distance (m)备注Note玉米Zea mays L.300或花期隔离25天以上小麦Triticum aestivum100或花期隔离20天以上大麦Hordeum vulgare100或花期隔离20天以上芸薹属Brassiaca L.1000-棉花 Gossypium L.150或花期隔离20天以上水稻Oryza sativa L.100-大豆Glycine max (L.) Merrill100番茄 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100烟草 Nicotiana tabacum400高粱 Sorghum vulgare Pers.500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100南瓜Cucurbita pepo700苜蓿 Trifolium repens300黑麦草 Lolium perenne300辣椒Capsicum annum100附件4 江西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分级标准与应急预案(试行)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数量、规模及其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分析、评估,划分预警级别,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根据各预警级别的应对、防范、控制措施要求,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一)特别严重突发重大事件预警与预案(一级,红色)从事安全等级为的农业转基因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加工活动(安全等级为、的受体生物经类型3的基因操作;安全等级为的受体生物经类型1、类型2或类型3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以及安全等级为、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3的生产、加工活动,安全等级为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1、类型2或类型3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的转基因产品,如果安全性严重降低,而且无法通过安全控制措施完全避免其危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高度危险,而且未在封闭设施之内避免其发生危险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进口的,或已获批准但未按照规定采取安全管理防范措施,或者超过批准范围和期限进行试验,或未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而擅自进行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加工和经营,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人员伤害和社会影响(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过敏,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或区域功能严重丧失,或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以及国家另有规定或特殊情况需要列为一级突发事件的,列为特别严重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预案:从事本级别农业转基因活动的,应按要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在废弃物处理和排放之前应当采取可靠措施将其销毁、灭活,以防止扩散和污染环境。如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转基因生物扩散、残留或者造成危害的,必须立即封闭试验区域,对事故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试验生物迅速销毁,对周边一定区域内的动植物、土壤和水环境进行监控,对事故涉及的人群进行强制隔离观察;对转基因生物造成人体中毒、过敏等伤害的,迅速组织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应立即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非法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或者进口、出口的试验场地、材料进行封锁、封存或扣压处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宣布禁止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收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二)严重突发重大事件预警与预案(二级,橙色):从事安全等级为的农业转基因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加工活动(安全等级为、的受体生物经类型3的基因操作,安全等级为的受体生物经类型2或类型3的基因操作,安全等级为、的受体生物经类型1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以及安全等级为、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3的生产、加工活动,安全等级为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2或类型3的生产、加工活动,安全等级为、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1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转基因产品,如果安全性严重降低,但是可以通过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其潜在危险的),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中度危险,但又未采取安全控制措施避免其危险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进口的,或已获批准但未按照规定采取安全管理防范措施,或者超过批准范围和期限进行试验,或未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而擅自进行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加工和经营,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过敏,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区域功能部分丧失,或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较大影响的,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以及国家另有规定或特殊情况需要列为二级突发事件的,列为严重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预案:同特别严重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预案(一级)附件5 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呈报与发布格式信息呈报格式突发事件名称: _事件发生时间:_年_月_日发生地点:_县_乡镇(场、街道办)_行政村 情况描述:_年_月_日,在_市_县(市、区)_乡(镇)发生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中毒、过敏人数_人,死亡人数_人,经济损失达_万元。报告单位:_盖章报告时间:_年_月_日信息发布格式关于_事件的公告_年_月_日,在_县_乡镇(场、街道办)_行政村发生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中毒、过敏人数_人,死亡人数_人,经济损失达_万元。特此公告。上高县农业局年 月 日编 制 说 明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国务院于2001年5月23日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于2003年1月5日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也颁布了相关条令。条例和三个配套办法构成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它标志着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开始实施全面管理。根据条例和三个配套办法的要求,为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当潜在的风险或安全隐患可能转化为现实危害,威胁环境安全、人体健康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需要有关部门有效处理时,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预警响应和有效处置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编制了“上高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体系和应急运行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正确引导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和消费,促进农业转基因事业的有序发展。本预案主要包括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附件等七个方面。根据“依法监控、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科学防范”的原则,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持续发展,按照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个类别、四个安全等级,针对每一特定的转基因生物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突发事件,制定了详细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预案明确了我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重点,对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县人民政府农业、卫生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预防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发生区域、规模及其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分析、评估,划分预警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