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控制论下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结合在学案设计方案中应用初探 .pdf
-
资源ID:26888770
资源大小:300.9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控制论下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结合在学案设计方案中应用初探 .pdf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控制论下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结合在学案设计中的应用初探-中学语文论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控制论下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结合在学案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原用来表现作者任运自然,随遇而安的心境。在这里笔者用它来形容一节课的教案流程。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依据教师引导可否生效,学生之间能否触发,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有无对话等信息的反馈,行则所当行,止则所当止,在这种可调节的行云流水的过程中,或许会面临行至水穷的境界,但此时往往也是教案内容的生成时。如何用这种思想来指引学案的设计呢,这是本篇文章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学案的核心理念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教”落实在学生的“学”中,教案追求的目标和结果由学生的“学”体现出来。其关键词在于“引导”二字,充分体现了教师应成为课堂主导,为充分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服务这一本质。一、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在学案编写的过程中,如何认识教师是课堂主导这一教案基本特征呢?从管理的角度而言,任何主导力量的职能就是完成管理。教师的主导性可以理解为能动的管理,也就是说在充分考虑并尊重学生个性与利益的前提下,合理满足其需求,以调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方式。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切实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观察和分析他们的行为,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不同需要和不同行为,分别进行分析和指导,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的热情,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学案设计作为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求教师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过程管理。基本思路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实现以课程标准框架为目标的过程控制,自然生成教案成果。简单说,假设过程完美,结果自然完美。控制论一词来自希腊语,Cybernetics ,原意为掌舵术,包含了调节、操纵、管理、指挥、监督等多方面的涵义。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控制论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换和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运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关于课堂的信息反馈和及时调节,郑桂华老师做得非常优秀,哪怕借班的原任课老师在课前再三抱歉自己这班学生基础欠佳,缺乏积极性等,但在她的课堂上仍然会出现学生愿说能说会说的可喜景象。除了其深厚的语文素养和出众的业务能力之外,还要归功于她在课堂上能够及时沟通,及时反馈,及时调节。如郑老师在讲述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先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发现不尽人意,学生对课文毫无感觉,难以卒读时,放了大约两分钟的录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再请学生自由朗读文章谈感受,当学生说不出新的感受,没有把关注点从事件转移到文本,老师再次启发:有没有发现哪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能不能独立的圈一圈?并要求大家拿笔记下来,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当没有学生愿意讲的时候,老师再度延伸:能不能把我们的思考推进一步,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他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由此引入文章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一节课我们可以看到,流程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走向是“预设”的,但又为教案的内容“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而教师在每一个流程点的疏导指引有赖于信息的及时反馈与调节,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实现教师的能动管理。二、学案设计的内容和作用在设计学案的具体内容上,教师心中应注意贯穿三条“线”,首先是知识线,即将不同知识点进行分类、组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难易梯度递增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这是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而来的,是完成教案任务、尤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保证;其次是学法线,即通过多种类型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学习活动,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现;第三是能力线,即根据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针对各知识点所负载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教案要求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而设立,这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因此,教师在学案编写前,要彻底“洗课”。所谓“洗课”,就是把课程内容重新整合,把每个学习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并根据分解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在不同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如我校任云峰老师在编写信客一文的 学案时 , 在落实 “知识线 ”的时候,设计 “字 音字形”“常用雅词”“老信客的语言”“老信客的神情动作”“老信客的职业经历”“年轻信客的语言”“年轻信客的神情动作”“年轻信客的职业经历”等知识卡片,融入了生字生词、描写方法、表现手法、人物情感等多层次多梯度的内容。在课堂实际运用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留下了不同的发展空间,这里面有很大的调节余地。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份学案,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都按照流程的方向去学习,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但所获得的成果会有所不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而且这些成果是学生自己获得的,并非老师硬性给予的。另外任老师在落实“学法线”和“能力线”的时候,设计了七个“微型话题”:红绸坟场、两代信客的归宿、信客中的“客”、信客中的“信”、小学校长和老信客、信客中的侧面描写、信客中的对比。同时设计了六个“创意活动”:写一句话描述人物、写年轻信客颁奖辞、写年轻信客墓志铭、拟写标题解内容、补写对联悟情感、讨论话题析写法。如此以来,这节课内容可谓是丰富而深厚,并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节和生成。而教师由于对本节课研读地深入,教案内容了然于胸,自然能够高屋见瓴地做好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文本内容的引领者,深化提高的点拨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真正发挥。结合学案设计,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两个反馈:一是学习目标的设计应当以充分考查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期待为主,搜集相关的信息进行反馈,做到预知主体性的空间大小。二是学案主导下的课堂教案,不是一个孤立的步骤,而是以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完善为核心目标的长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课后学生主体性信息反馈机制,以保证其自身建立起自我调整的机制。教师在平时的教案中不要拘泥于有关规定中“数量”的限制,更不要恐惧于课堂上暂时性的“沉寂”,“水穷处”往往也是“云起时”。主要的判断依据应该是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是否真正走入了文本之中,是否真正在思考、感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见解与发现。如果有,就是教案内容的自然生成。三、学案设计的具体原则依据具体的学案阐述应当怎样编写学案呢?“学案”顾名思义是一种学习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方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拐棍,是学生进行尝试探究的一个平台,而不应是知识点的集中展现,一句话,“学案”是用来“导学”的,而不是用来“教案”的。因此,在实际教案中一定不要拘泥于现成的学案,要结合实际学情,灵活运用,可删减,可增加,可位移,可综合,使之真正成为教与学的助手,而不能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鸡肋”。一方面,在控制“过程的边际”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主体性最大的发挥空间。第一,学案的问题设计要使学习成为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体验性、问题性、合作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学案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意图,让学生有备而来,去掉过去学习时的被动与盲目,找到主动学习的支点,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案的设计完全从学生的“学”出发,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对学案的设计者而言,要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应当是敢于让学生参与学案的设计,其中参与的方法、切入的角度、程度的深浅等应是讨论的重点。我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激发其主体精神为目标,故而在设计学案之前,应当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主要围绕学生对该课的喜欢程度及不喜欢的程度。如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方面,就应当充分调动这一方面的潜能,把学生的兴趣最大化的调动起来,在备课、设计学案的过程中在课程标准允许的前提下将容易引发学生共鸣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对于学生普遍感觉不明显或者趣味性相对较差的课文,则应当以严肃和崇高为其价值标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语文教案的价值功能;惟其如此,才能算真正地依靠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也只有充分地信任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才能确立其主体地位。第二,审视整个课堂过程,学案教案的四个环节都要做好信息反馈和及时调整。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前依据教案目的和教材内外的各种教案主要资料、辅助资料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系列,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自主寻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依据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提供的反馈信息,确定教案目标和师生教案过程、活动设计,针对性地展开问题讨论;再依据问题讨论的效果,来精讲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师生共同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网络,理出规律;最后强化训练,根据学生对学案中难点疑点的反馈,做到把问题细化,了解学生在学案学习过程中难以言说或者不善于表达的东西,阶段性积累和长期积累结合,真正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冰山下的部分”。这样的调整,将为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做好功课,同时也能完成教案目标。另一方面,目标自然生成,将为学生实实在地在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建构主义在改革传统教案观弊病的基础上提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主体的心理过程,而是主体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师从外部控制学习过程,使之无原则地服从预定的结果,必然会取消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充满灵性的自主活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富有活力的思想交流和情感碰撞。因此,我们在变革传统的教案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与教案过程相关联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的“预成性模式”,从教案目标、教案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容、教案方法和教案情境等各个环节出发,在建构主义教案观的指导下,使教案从“预设”逐步走向“生成”。基于上述的理论,自觉建立“反馈、调整、宏观、长效、自觉的机制”是学案设计的“大目标”。学案设计中,始终有一部分是教师难以预料到的,面对这样的问题,与其尝试做到滴水不漏的未雨绸缪,不如在理念上就树立起“开放性的学案”这一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可预知的部分。这个问题上,需要教师做到两点:一,课后的开放性问题搜集整理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二,根据这些预料之外的问题的整合,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认知领域,从而更好地做到“备学生”。随机应变能力是教师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提高的办法不外乎广读群书、长年积累,做到了这两点,学案设计的能力将会不断提升。一言以蔽之,学案设计本身,应当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而教师的职责在于把课堂教案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能动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完美的学案,只有不断追求完美设计的教师,如窦桂梅老师所说:“整顿衣裳起敛容”,这或许会很辛苦,但我们的课堂会在不断的“整顿”和“敛容”中变得干净漂亮。我们的学生也会变得勤思乐研。参考文献:1 李金芝 .控制论视角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策略J.成人高教案刊,2009 ,(06). 2 王慧奇 .能动管理理念篇核心观念和基本方法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3 王荣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邵寅生 .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 J.教育革新, 2009 ,(02). 5 谢英杰 .语文教案中的几个不等式 J.中学语文教案参考, 2004 ,(04). (陶然 河南师范大学附中 45300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