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1.3人口的合理容量 .docx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3.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4.了解世界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课前预习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的指标分别是什么?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有哪三种估计结果?4.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是什么?5.人口合理容量的特性及意义是什么?6.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哪些不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7.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哪些?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制约因素1.阅读课本P12图1.11“木桶效应”及材料,思考:(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何影响?(3)以色列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水资源极度缺乏,同时土地资源也很紧张,人均1亩地,但是以色列创造了世界上一流的农业,一个农民能养活90个人,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5)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有利影响?2.阅读课本P12第三自然段,并结合以上的思考题,思考总结: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相关性具体影响合作探究二阅读课本P13第二标题的第二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并填写表格:(1)人口问题就是纯粹的人口问题吗?(2)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地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合作探究三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2008年,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4亿。虽然尚未超过学者们估计的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界限,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尤为突出的是淡水资源的短缺。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得到如下预测:标准指标人口容量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16.6亿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550千克15.1亿600千克13.8亿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保证人们能获取所需营养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按美国的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为7亿左右(1)阅读材料一,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2)阅读材料二,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概念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参考角度实质体现的意义人口数量共同点课堂练习1.环境承载力是指()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D.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是()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图,完成45题。4.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和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5.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b<cB.c<b<aC.b<a<cD.a<c<b6.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因素表示,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2)图中B因素表示,该因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的变化。(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4)目前,对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有三种学说,即说、说和的学说。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有三种估计结果:乐观者、悲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观点。4.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5.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6.地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1/5,但消费水平高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出本国的范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低,但人口数量多,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7.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1.(1)木桶的最短板,直接决定木桶装多少水,也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说明环境人口容量有确定性。(2)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资源数量和种类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又具有不确定性。(3)得益于发达的、以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4)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发展科技。(5)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调入区的资源紧张问题,有利于缓解人口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在保证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扩大了环境人口容量。2.制约因素相关性具体影响资源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合作探究二(1)人口问题不纯粹是人口问题,它会进一步引发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所以人类的发展一定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尊重自然规律,突出生态环境是基础,才能达到社会发展的目的。(2)地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1/5,但消费水平高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出本国的范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低,但人口数量多,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合作探究三(1)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每年仍净增约1 000万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尤其是我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更加不堪重负,因此我国仍然需要继续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政策。(2)概念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就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区别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实质一个警戒值一个合理值体现的意义生存发展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共同点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课堂练习1.A2.C3.D4.C5.C6.(1)资源(2)科技发展水平环境人口容量(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4)悲观乐观介于悲观说与乐观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