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docx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对策。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4.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5.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明确个人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课前预习1.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时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认真阅读课本P90P91文字,完善识记下面表格。人地思想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后果崇拜自然采猎文明环境问题不严重改造自然环境趋于恶化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2.环境问题的产生(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索取,超过资源时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超过时形成环境污染。3.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环境问题的分布局域性环境问题城乡差异城市:主要表现为乡村:主要表现为国家差异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等4.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2)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危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4)可持续发展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问题思考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有哪些?2.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其颁布的圣旨中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这种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课堂探究探究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典型例题一下面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B.C.D.(2)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探究点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影响合作探究一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每个箭头的含义。(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自主探究认真阅读P93图6.7,读图思考完成四个问题。(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4)耕地面积是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讲讲其中道理。反思归纳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人类对资源的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遭到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沙尘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或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任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生活中大量的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噪声无形的杀手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排入海洋渤海湾赤潮、日本水俣病事件、海上石油泄漏如何区分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探究点三可持续发展合作探究二分析以下两个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1: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中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手中果然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案例2:由于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就吃掉了近百亩耕地,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使村里的耕地由25公顷增加到40公顷。上述案例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为什么?典型例题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进步,结合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凡所行事,皆范模于天地阴阳之端,至如树木以时伐,禽兽以时杀,春夏则生育之,秋冬则肃杀之,使物遂其性,民安其所,是范围天地之道而无过越也。”宋李衡周易义海撮要卷七材料二: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由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子系统共同构成。(1)填出材料二图中字母代表的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子系统,并与对应的内容连线。A: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基础B: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条件C: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目的(2)判断下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分别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项原则要求。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召开;2009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12个省区新建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大力研究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课堂小结本节知识网络,构建如下:课堂练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文明时代。据此完成12题。1.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演化过程是()A.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B.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C.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崇拜自然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010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据此完成35题。3.对于一些发达国家企图否定京都议定书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予以坚决反击。发达国家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4.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积极履行京都议定书。从2005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以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关停了30个总投资为1 000多亿元的在建项目,掀起了“环保风暴”。下列对“环保风暴”的认识正确的是()A.彰显了我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心B.“关停”了众多的项目和企业,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决心D.行为过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在所难免5.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上学、放学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B.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C.在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D.不随便扔废旧电池,送到专门的回收机构6.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7.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下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的名称。A.;B.;C.。(2)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该主题体现了.的环境观。简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3)请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参考答案课前预习略课堂探究典型例题一(1)A(2)D合作探究一(1)A表示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输入能量、物质;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三废”等形式输出给环境;C表示当人类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资源时,环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良性反馈;D表示当人类掠夺,破坏环境资源时,环境将对人类产生恶性反馈,出现环境问题。(2)人类社会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相互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自主探究(1)粮食不足,单产不高。(2)人们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缩小牧业;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3)破坏水利、水产减少;草场过载、植被破坏;风沙侵蚀、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日益频繁;地力下降等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不能消除。(4)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而环境问题必然影响人类自身,使人类越来越穷。反思归纳过度索取自然植被过度捕猎工业“三废”垃圾污染物合作探究二第二个材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因为材料1在农田中堆放垃圾会破坏土地肥力,既影响农业生产,又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这种行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发展。材料2既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又增加了耕地面积,耕地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得当,可为村民提供农产品,解决温饱的同时也创造经济效益,达到良性循环。所以说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我们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典型例题二(1)A:社会系统B:经济系统C:生态系统(2)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课堂练习1.B2.C3.A4.C5.A6.B7.(1)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雨(2)人地和谐或人地伙伴(可持续发展)措施: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等。(3)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人类的共同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