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docx
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科学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得到愉快的体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如果给予孩子营造了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注意教育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就能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在此教育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方法: 一、积极运用皮亚杰、维果茨基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的科学教育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幼儿的认知及智慧来自动作,应安排具体的材料让幼儿去动手操作,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自主的去建构知识,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儿童,要帮助儿童提出问题并培养这种提问题的技能。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教学的本质不在于强化和训练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即所谓“跳起来摘果子”。维氏理论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通过自身的活动引导帮助幼儿达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即所谓的“跳”起来并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有了以上理论做指导,我们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既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又是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幼儿探索的领路人。 二、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巧妙设计优化科学教育 (一)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态度,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产生不同的情绪态度,影响因素涉及到教师、环境、幼儿等各个方面,其中,教师、环境等因素可以随时调节,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的因素决定了幼儿活动的质量。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应改变观念,变备教案、备教材为备幼儿,所要考虑的应是幼儿的方方面面,下面从幼儿主体性角度先了解影响幼儿情绪态度的因素。 1.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认知结构不同,爱好、兴趣不同,因而,不同主体对客体的体验也就不同。幼儿认识事物,是通过自己的认知结构同化事物来实现的。幼儿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幼儿认识事物时同化事物的能力。如果幼儿自身能力不能同化事物,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从而产生对事物的反感,对活动的厌倦。反之则促进幼儿对事物的同化,也促进幼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对于教师的启示是认识的事物必须是幼儿有能力接受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爱好、兴趣决定了幼儿活动时的主观意境,幼儿的主观意境是否积极,也决定了幼儿对于事物的同化能力。而幼儿的爱好、兴趣来源于幼儿主体的自身情感体验,外化为对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关键在于老师、家长如何去培养。兴趣的培养还能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望,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 2.幼儿的性别差异。 幼儿的性别差异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得较明显。一般来说,男孩子更大胆些,乐于操作,如捕捉小虫子、挖掘蚯蚓等,女孩子感情细腻,乐于喂养、记录,这说明男女小朋友在兴趣爱好方面各有偏重,表现出对待相同物体的不同态度,如厌恶、害怕或喜欢、同情、关心等。捕捉住幼儿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也有利于活动中幼儿操作的分工协作。 3.幼儿个性品质的差异。 幼儿个性品质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自制力、责任感、和合作性等方面。幼儿个性品质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于客体时,会出现不同的主体反映,具体表现为活动中活动的持续性,活动时的质量,而活动质量的前提是幼儿的主观意境是否开放,活动情绪态度是否积极。在科学活动中调节幼儿的情绪态度,延长幼儿活动的持续性,如有意注意的持续等,也可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幼儿方法技能掌握的差异。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方法技能包括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和交流信息,还有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认识自然客体时,主要运用已有方法技能来认识,方法技能掌握的不同,表现为幼儿操作活动的成功与否,进而表现为幼儿活动时情绪态度的不断变化,这一点启示教师,活动时认识客体的方法技能要在幼儿已有方法技能上稍进一步的发展,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水平。 因此,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巧妙设计优化科学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清楚的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 (二)在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的基础上,我认为运用如下手段会优化科学教育。 1.选择适宜的科学知识作为切入点。 大自然物种丰富,现象奇特多异,但不是都适合于幼儿的认知探索,选择合适的自然科学知识点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兴趣及对客观事物、客观现象的情感体验。如小兔、小鸡、小鸭等体格小、无攻击性的小动物比较吸引小班小朋友,中班小朋友比较喜欢小蝌蚪、西瓜虫、小蜗牛大班小朋友经验丰富,更喜欢参与对事物的操作,如种植、喂养、采集、记录,探究事物的生长过程、形成原因等。我们幼儿园在组织自然科学活动时,以幼儿园周围环境为依托,根据幼儿认知结构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比较符合农村幼儿自然科学活动的园本教材。在园本教材的实际使用中,结合幼儿活动的实际,我们生成了许多符合幼儿兴趣发展需要的课程,促进了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协作。 2.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 我们知道环境能起到加强、转移幼儿注意的作用。良好的探索环境使幼儿更专心于对自然的研究,有刺激的环境则会转移幼儿的情绪态度,使幼儿产生心不在焉,或者转移目标,产生新的兴趣等。因此,在创设自然科学活动的环境时,也要注意安排认识主体的单一,尽量排除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环境影响幼儿的情绪还包含心理方面的因素和物质方面的因素,因而在组织自然科学活动时要注意让幼儿感到宽松、自由,没有约束。在物质方面要注意环境布局的美化,利用自然环境的美,陶冶幼儿的情感,在审美与认知中,促进幼儿整体和谐的发展。如我们在组织幼儿认识鸡冠花时,不能光拿几盆鸡冠花放在教室里让幼儿欣赏鸡冠花的孤独美,而是带幼儿到园内观察鸡冠花是如何把我们的幼儿园打扮得很美的,从而引出寻找鸡冠花、认识鸡冠花、观察鸡冠花的外形特征等的活动。同时环境的布置还要注意到活动对象的适宜性原则,即能否直接在环境中体验与认识。一般,我们的认识对象都从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提取出来的,在自然界中认识科学,体现了与环境的融合。 然而对于幼儿有攻击性行为的动物、有毒的植物、或灾害性的现象,就不适宜利用实物或在自然环境中认识,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如动物园、植物园、种养埴基地等,创造性的准备材料,也可以利用挂图、标本、录像资料等。在我们苏南农村,蛇是一种较常见的动物,幼儿在家长的影响下对蛇又害怕又惊奇,很想探究蛇的秘密。我们以蛇药作引子,告诉幼儿蛇是人类的好朋友,蛇的全身都是宝,它还会消灭田鼠保护庄稼,打消幼儿的惧怕心理,然后以录像、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蛇,认识蛇。如果直接出示一条活生生的蛇,不仅幼儿心理承受不起,我们老师也会感到害怕,其实我们不去招惹它,一般它不会攻击我们。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移情、控制。 幼儿对自然科学的探索过程,也是幼儿和教师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引导幼儿对要认识的主体产生兴趣,还要控制好幼儿情绪态度的转变。幼儿的有意注意是短暂的,兴趣是暂时的,多变的。教师在主导幼儿活动时,要注意引导的深入。比如,采用移情法。有一次,我们组织幼儿参观鹌鹑养殖基地,幼儿一走进养鹌鹑的屋子都跑了出来,捂着鼻子连喊“真臭!真臭!”没有人愿意参观。“鹌鹑为什么会这么臭呢?”“我们怎么来帮助它呢?”由此,幼儿想出了帮鹌鹑建新家,发明随时排除鹌鹑粪便的机器等来帮助鹌鹑。幼儿的情绪从厌恶转化为同情、帮助,解除了幼儿的情绪障碍,后来改变环境重新认识鹌鹑时,得到了小朋友的认可。 4.尊重个体情感,以幼儿的眼光看世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人施教。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自然科学活动中把握控制幼儿的情绪态度时,要注意幼儿的主观感觉,尊重幼儿的感受,不能以自我替代幼儿,要求幼儿兴趣一致。当幼儿对某物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保持幼儿良好的情绪态度,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给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和建议,使幼儿在偶发性活动和正规活动中共同得到锻炼能力的机会,让幼儿有独立的操作、探索、表达思考的机会。活动中尽量减少集体活动,不能因为活动的常规主观的打断幼儿的探索活动,应该在充分肯定幼儿新发现的基础上吸引大多数幼儿的注意。幼儿对于大自然的探索目光是敏锐的,我们应该鼓励幼儿的探索,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发明都是建立在好奇心基础上的。 虽然孩子的好奇心不同于成人,但想象之芽已经萌发,如果一个人连好奇心也没有,那也就不会有什么新专利、新发明了。以幼儿的眼光看世界,以发展的眼光看幼儿,要做到心中有孩子,呵护孩子的与众不同,孩子会长大,孩子会成熟,孩子的能力发展是无穷的。 5.灵活调节活动方式。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幼儿科学活动强调参与操作,但在实际活动中,活动方式的调节有利于调节幼儿的情绪态度。游戏可以直接鼓舞幼儿的情绪,儿歌、童谣等文学手段可以间接丰富幼儿知识经验,调整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审美情趣和态度。远足、参观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参与方式,走进大自然,触摸大自然,孩子的心情是放松的,愉悦的,更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愉悦的情绪不仅促进幼儿自然科学素质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幼儿各方面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