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docx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 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云桂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施工合同段:YGTJ-8标编号: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 YGTJ-8标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标段一分 部 路基、桥梁、隧道四电接口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22年4月8日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1) 一、工程概况: (4) 二、编制依据: (5) 三、施工方案: (5) 3.1路基预留接口施工方案 (5) 3.1.1综合接地施工工序流程 (5) 3.1.2埋设位置及技术要求 (5) 3.1.3施工要点: (6) 3.1.4路基与桥梁贯通地线连接 (8) 3.1.5路基地段接地体、接地端子设置 (9) 3.1.6贯通地线的连接 (9) 3.1.7接续保护: (10) 3.1.8注意事项: (11) 3.1.9接地电阻测试 (12) 3.2路基工程电力、通信、信号、电气化等过轨管预埋 (13) 3.2.1工序流程 (13) 3.2.2过轨管型号及预埋位置 (14) 3.3桥梁预留接口施工 (15) 3.3.1综合接地系统工序流程: (15) 3.4梁及墩预留电缆上、下桥锯齿型槽口及槽道 (17) 3.4.1技术要求 (17) 3.4.2施工要点 (17) 3.5隧道预留接口施工 (18) 3.5.1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工序流程: (18) 3.5.2接地极施工 (18) 3.5.3二衬接地钢筋施工 (19) 3.6接地端子的埋设 (20) 3.6.1纵向接地钢筋、电缆槽处接地端子施工 (20) 3.6.2隧道拱顶接地端子施工 (20) 3.6.3隧道综合洞室接地端子施工 (20) 3.7隧道贯通地线施工 (20) 3.8隧道接地钢筋的焊接 (21) 3.9隧道综合接地电阻检测 (21) 3.10隧道过轨管埋设施工 (22) 3.10.1技术要求 (22) 3.10.2施工要点 (22) 一、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YGTJ-8标段一分部承建施工起止里程为D2K687+400D2K698+350,全长10.95km。分部所辖主体工程主要包含:隧道3座,分别为上村隧道、小团山隧道、老笑三号隧道,合计8285延长米。其中上村隧道全长6645延长米,为我单位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云桂铁路(云南段)级风险隧道;桥梁7座,分别为巴江双线大桥、洗洒海1号双线大桥、洗洒海2号双线大桥、秧田 冲1号双线大桥、秧田冲2号双线大桥、小团山1号双线中桥、小团山2号双线大桥,合计1400.859延长米。区间路基(含过渡段)共计11段,合计1253.457延长米,其中挖土石方设计15.1万方,路基填筑7.1万方。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各项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高速铁路各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各项工程设计图纸 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5.云桂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标段四电接口工程作业指导书 三、施工方案: 3.1路基预留接口施工方案 路基预留接口包括:综合接地、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四电”过轨管线及集水井排水管、声屏障基础等。 3.1.1综合接地施工工序流程 3.1.2 3.1.2.1贯通电缆的选材及埋设位置: 综合接地贯通电缆采用复合外护套贯通地线,贯通地线的规格主要有铜截面积35mm2(云桂铁路与昆明枢纽联络线,云桂铁路正线)。 3.1.2.2路基综合接地线埋设位置: 路基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基床底层内,埋深符合设计要求,两侧各设一根。每侧贯通地线每隔50m左右(以路基接触网基础位置为准)及公跨铁、人行天桥处各引出一根分支线,左右两侧贯通地线每500m进行横向连接一次。综合地线示意图如下: 3.1.3施工要点: 路基面碾压平整:路基基床底层AB组填料按正常填筑工艺施工至轨面设计高程符合设计要求,进行路基面的碾压平整,并经检测合格,基床底层填筑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高度的+60mm处。 测量定位:在检测合格的路基面上测设纵向贯通地线埋设位置,撒白灰标识。监理人员对其位置进行检查。 成槽:沿白灰线用切割机械在填筑面开挖出约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清除槽内虚碴及碎石块等坚硬凸出物, 达到设计标高且平整无突变起伏,满足铺设贯通地线的要求。监理对成槽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电缆埋深。 铺设综合贯通地线: 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向小槽内回填40mm厚的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然后敷设贯通地线, 再回填40mm厚的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进行人工夯实,地线敷设采用电缆支架,人力拉引。贯通地线接续原则上除配盘长度外不得出现人为接头,困难区段端头间隔200m, 贯通地线端头处裸铜导体进行密封防腐处理,贯通地线应处于平顺不受力状态。监理对接头质量进行检查,接头质量应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 路堤地段在埋设贯通地线时,先将分支引接线引至路堤边坡并预留出回折长度,然后进行上层填筑施工。引入电缆槽的回折在路基填筑完成后,进行电缆槽开挖施工时,在相应回折位置人工或用小型机具开槽施工,施工方法同贯通地线埋设。 硬质岩路堑地段贯通地线埋设,在切割安装电缆槽时,同时切割0.2m×0.2m的小槽,铺设贯通地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在需要横向连接的位置,同时横向切割出0.2m×0.2m的小槽,铺设横向连接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 分支引接及横向连接线的埋设: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侧向水平引至路基边坡,沿护肩底以及电缆槽底引至接触网支柱基础上的接地端子。 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 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 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长度小于500m 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引接线与综合贯通地线用两个“C”形连接器以压接方式连接,压接采用12t的专用压接钳(见附图)并进行检验标定。监理对压接效果进行检查,合格后予以确认。 人工夯实:综合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敷设完后,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人工用小型冲击夯夯实。监理对夯土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夯土密实。 保护层施工:在夯实完成后,经监理确认,在地线位置上部铺设不小于100mm厚的A、B组填料。用压路机碾平压实,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施工。 3.1.4路基与桥梁贯通地线连接 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桥梁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 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3.1.5路基地段接地体、接地端子设置 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体使用。在施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起点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结构钢筋和至少两根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可靠焊接;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及无砟轨道板等设施接地;接地极通过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参照通号(2022)9301-31g) 每个接触网基础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供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极)及轨旁设备接地连接。 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 为原则;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3.1.6贯通地线的连接 3.1.6.1直通连续: 贯通地线接续所需的工具、材料应符合要求。 将需要接续的贯通地线端头用锯弓进行修复平整处理,然后将复合外护套剥去100mm左右。选择与铜缆芯相配备的两只C形压接件和配套压模,两只C形压接件间距为45mm50mm。 配备的C型铜接头放入液压钳中固定,把需要接头的两端电缆插入C型铜接头的凹槽中,伸出铜接头外0.5cm左右。 C型接头直通接续。 3.1.6.2“T”型连接: 贯通地线接续所需的工具、材料应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 将需要接续的主干线贯通地线端头用刀片剖开复合外护套长度大约100mm,把需要接续支线端头剖开同样100mm左右,并且进行修复平整处理。 配备的c型铜接头放入液压钳中固定,把需要接头的两端电缆插入C型铜接头的凹槽中,伸出铜接头外0.5cm左右。两只C型铜接头间距在30-35mm左右。 C型接头“T”型接续 对接续好的缆芯进行防水防腐处理,施工完毕报监理确认。在埋设纵向贯通电缆时将分支电缆引全路基边坡并预留出回折长度。 3.1.7接续保护: 操作要点: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与路基综合贯通地线接头采用自紧防腐胶带缠裹进行防腐处理时,胶带缠裹应密闭。质量要求:接续质量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