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docx
滨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滨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测绘学院资源09 24号马淑敬 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一)自然条件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东邻东营、南连淄博、西南与济南市交界、西接德州、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海兴县、黄骅市相望,是山东的北大门。 滨州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距济南空港只需1小时车程,1个半小时直达黄骅港,3小时抵达青岛,当日往返京津塘地区。205、220国道与滨博高速、津汕高速、荣乌高速融合贯通,在建的黄大铁路和即将运营的滨港铁路纵横境内,三座大桥飞架黄河南北,是华北、华东各省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二)自然资源和历史沿革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其中已开发的耕地46.7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黄河贯穿东西,淡水资源充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已开发15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采区。海岸线长240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 滨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不断出土问世。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是惠民县人士,他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堪称惊世之作。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王薄,在邹平县雕窝峪首举义旗,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明初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滨州市人,她揭竿而起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汉孝子董永的故乡就是位于小清河畔的博兴县。宋朝的范仲淹,就学苦读的醴泉寺就在邹平的长白山中。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著名的山东吕剧就发源于博兴县支脉河畔刘官村一带,起源于元朝的胡集灯节书会,泥塑、木版画及具有七百年历史的滨州民间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久负盛名。 (三) 人口 2022年至2022年人口统计如下: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数(万人) 死亡人口数(万人) 自然增长人口数(万人) 人口总数(万人) 2022 10.73 6.05 4.68 3.88 2.20 1.68 362.95 2022 10.86 6.20 4.66 3.95 2.26 1.69 364.79 2022 10.18 6.58 3.61 3.72 2.40 1.32 366.15 2022 12.45 6.21 6.24 4.58 2.28 2.30 368.90 2022 12.83 6.77 6.48 4.60 2.43 2.17 371.25 2022 9.94 6.00 3.94 3.70 2.23 1.47 373.16 2022 9.82 6.54 3.28 3.67 2.44 1.23 374.48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1234567年份人口总数(万人) (四) 城镇化 滨州市在2000年城镇化率是2438%,从2022年以来年均递增1.4个百分点,到2022年底达到了36.97%,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梯次明显的城镇体系。总人口达368.86万,城镇人口13694万,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占58.98%,人均地区年生产总值达到了336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巧960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29平方米。全市乡镇已经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乡镇卫生院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小城镇成为城乡统筹的关键节点,截至加10年底,全市88个乡镇(办事处)建成区面积达16973公顷,比2022年增加226公顷;乡镇建成区人口达到62万人,同比增加了2.5万人。(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1.52亿元,年均增长1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100元,超过6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3.99亿元,年均增长26.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166亿元,年均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1.16亿元,年均增长19.0%。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3平方公里,人口70万,碧水绿荫、生态园林型现代化城市框架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启动。 (六)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第一季度,滨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4亿元,同比增长80%。滨州市保障性住房开工2453套,开工率35.4%;棚户区改造开工1557户,开工率27.5%。市城区城中村共拆迁院落928个,拆迁面积32.6万平方米,完成整村拆迁村居1个。滨州市路域范围内的27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已启动23个。 (七)生态环境 随着土地利用规划不断实施,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已经逐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由低密度建设区、城市绿地、水面、农田等共同构成的生态框架,为全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退耕还林,水体保护目标,划定保护界线;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等高效生态农业和绿色走廊;兴建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厂等措施,至2022年末,全市林地面积16200.9公顷。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滨州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 用地类型面积(平方公里) 农用地耕地437834.41 625146.23 其它187311.82 建设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3343.75 146375.45 交通用地7742.43 水利设施用地15289.27 未利用地荒草地60984.5 172942.95 盐碱地35617.36 河流水面16131.6 苇地10241.22 滩涂41990.56 其它6978.27 滨州市土地总面积944464.62 hm2, 区域内土层深厚,土地资源类型丰富, 土地后备资源较为雄厚,在济南都市圈中,具有优越的土地资源优势。截至 2022年10月31日, 滨州市土地总面积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12 3343.75 hm2,交通用地7 742.43 hm 2,水利设施用地15289.27 hm2; 未利用地 172 942.95 hm2, 其中荒草地 60984.5 hm2,盐碱地 3 5617.36 hm2,其他未利用土地 6978. 27hm 2, 河流水面16131.6 hm2,苇地10241.22hm2, 滩涂41990.56hm2。 土地资源特点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适宜农、林、牧、渔多类型开发和多种经营。全市北部为黄河泛滥及尾部摆动形成的冲、洪积沉积平原, 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巨大。南部为泰沂山北麓与黄河冲、洪积叠交地带, 兼具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的特点, 地势平缓, 土质较好, 适宜发展多种种植、养殖、盐及盐化工高新产业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为该市乃至济南都市圈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保障。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一)滨州市农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图及分析 根据土地详查数据统计,滨州市行政辖区内土地总面积为944464.62 hm2,2022年土地利用分类结构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滨州市农用地占了较大比重,2022年农用地土地利用分类结构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滨州市耕地也很多,2022年其他农用地分类结构如图3,结合三个图可以得出,滨州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耕地数量稳中有增, 质量逐年提高。近几年, 滨州市把耕地保 护列入了土地管理的中心工作,建立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管理制度, 并大力实施耕地整理。在近几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不断加剧的情况下, 实现耕地面积稳中有增。在耕地质量保护上,近几年,全市加强了对耕地开发整理复垦的质量管理力度, 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 大力实施中低产田开发治理,并进行农田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工程建设, 开发整理复垦的耕地全部达到了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加强。 18% 15% 67% 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图 1 2022年滨州市土地利用分类结构 图2 2022年滨州市农用地土地利用分类结构图 图3 2022年滨州市其他农用地分类结构图 (二)滨州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图及分析 2022年建设用地分类结构如图4: 图4 2022年滨州市建设用地分类结构图 从图4可以看出滨州市城市化程度、工业化程度、交通便利度反映在用地数量上的特征:在居民点用地总量中,城市居民点用地仅占17,而农村居民点达到34之多,说明滨州市的城市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工矿用地仅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8,说明滨州市是 一个工业特征明显的县市,滨州市的交通用地有公路用地、铁路用地,说明武汉交通多样发达。 (三) 滨州市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图及分析 36% 21% 9%6% 24%4% 荒草地盐碱地河流水面苇地滩涂其它 图5 2022年滨州市未利用地分类结构图 从图1可以看出滨州市的未利用地占武汉市土地总面积比例较 大。结合图5进行具体分析发现,未利用地中数量最大的是荒草地,占了未利用地总量的36之多,其次是滩涂,占了24,再其次是盐碱地,占了12%,荒草地占了36%。说明滨州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但是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开发潜力不大。 四、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由于查找得到的数据有限,这里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分析,选取了 土地利用率一个指标。 公式一、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公式二、农用地利用率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地、其 他农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公式三、建设用地利用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等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一)未利用土地开发 全市19962022年期间开发未利用地46793.06公顷,19962022年全市实际开发未利用地17773.16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38%,土地利用率由85.59提高到88.26。全市规划实施期间未利用地开发具体情况见下表。 滨州市规划实施期间未利用土地开发情况表 单位:公顷 19962022年规划未利用土地开发控制指标19962022年实际开 发未利用土地面积 实际开发未利用土地与 规划控制指标的比率% 46793.06 17773.16 38.0 1066.47 872.17 81.8 3456.99 1823.89 34.5 767 1712.52 223.3 34535.97 7944.48 23.0 5433.3 2677.44 49.3 700 1086.13 155.2 833.33 1656.53 198.8 (二)城镇用地集约度提高 全市1996年末城镇用地面积8046公顷,城镇人口56.23万人,人均用地面积143.1平方米,规划至2022年末,全市城镇人口148.0 万人,城镇用地面积15440.0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04平方米。至2022年末,全市城镇用地面积13004.9公顷,城镇人口103.66万人,人均用地面积125.5平方米,人均城镇用地面积比1996年减少17.6平方米。全市规划实施期间城镇变化情况见下表。 滨州市规划实施期间城镇用地面积变化情况表 单位:公顷、万人、平方米/人 单位名称1996年 人均城 镇用地 面积 2022年末 城镇用地 面积 2022年末 城镇人口 2022年人 均城镇用 地面积 2022年人 均城镇用 地规划指 标 2022年人均城 镇用地面积与 规划指标比较 2022年人 均城镇用 地面积与 1996年末 指标比较 全市 143.1 13004.9 103.66 125.5 104 21.5 -17.6 滨城区130.0 3021.9 23.75 127.2 102 25.2 -2.8 惠民县165.0 1387.49 11.18 124.0 105 19.0 -41.0 阳信县191.5 1735.59 12.55 138.3 108 30.3 -53.2 无棣县168.4 1709.85 14.01 122.0 109 13.0 -46.4 沾化县144.2 991.0 8.42 117.7 110 7.7 -26.5 博兴县152.1 1122.5 7.92 141.7 102 39.7 -10.3 邹平县140.0 3036.57 25.83 117.6 103 14.6 -22.4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定额 1996年末滨州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219平方米,上轮规划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下降到200平方米,2022年 末,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63623.4公顷,农村人口280.07万人,人均用地面积227.2平方米,比1996年末增加8.2平方米。全市规 划实施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情况见表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