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课教学设计(完美版).docx
六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课教学设计(完美版) 2021年 语 文 优质课 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 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找 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4. 锤炼语 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 的, 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5.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 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6. 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 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排 2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 学会 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 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3. 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2021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人物形象 1. 世 界上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课 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那些血肉丰满、 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鲁 滨孙、汤姆、尼尔斯。 二探究人物的评价方法 (一)第一驿站:从作品情节评价人物 1.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段由课本上摘录的一下课文 中描写了一个怎样性格的 出示段落:“汤姆躺在发上 .直到风筝线不够用。 ” 2.学生归纳反馈:充满虚荣心的汤姆。 3.你还能从课文的那些情节中的找出不一样汤姆? 学生从课本内容中,找出具体内容,说出自己。 4. 师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阅读 从具体的情节中, 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 出自己的评价。(板书:作品情节) (二)第二驿站:从人物描写评价人物 1.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段由课本上摘录的一下课文 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桑娜? 出示段落: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让他们同自己的 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 2.学生归纳反馈。 3.你还能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人物5. 总结归纳: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象, 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板书:人物描写) (三)第三驿站:多方位评价人物。 1.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 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尼尔斯? 出示段落:“尼尔斯心里想:父母从的。” 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尼尔 2021年 2.学生 3.你还 能 举 出其他的? 4.总结归纳: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多面性,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板书:多方位、多角度) 三、拓展研析 1. 首先,我们来个小测验,测测大家的如何 ?请大家欣 赏下面的图画,认真观察,猜猜图中的人是谁? 学生自由归纳, 同学们如何通过几幅静态的图片来确定人? 明确概念:通过人物具有独特个性的外貌。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面容、 神态、 表情、衣着、姿势等的描写。下面就请大家根据静态的文字来猜猜! 2. 猜猜他是谁。学生归纳猜测。 这段文字中鲁迅和前段文字所描写的鲁迅有何学生归纳。 明确概念: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多面性,我 们不能以偏概全。 3. 看文猜人,请同学看下列例文,分析人物的性格和作者描写 中侧重的部分。学生归纳、分析。 归点: 抓住特点 , 描写重点 , 体现个性。 引导学生阅读 从具体 的情节中,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4. 讨论阅读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 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 可以更好地评价人物, 感知人物形 象,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 A 通过交流 学习一些 读 外 国 文 学 作 品 的 方 法 , 引 导 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B.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 找到 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C.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多面性,我们不能 以偏概全。 2021年 D 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 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 有时间就读, 连 续几天读完一部,能够感知人物形面性。 E 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言、后 记和内容, 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这样能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 特征。 四、结 叶圣陶先生 描写人物 , 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 , 则只能保存人的类 型, 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 要表现出某一个人 , 须 抓住他给予我们特象。 我 们可以多联系曾经学过的外国名著, 运用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感知人物形 象,发现人物的闪光点,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板书: 语文园地二 人物的评价方法 作品情节 人物描写 多方位、多角度 第二课时 标 1. 锤炼语言, 品味语言的夸张性, 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 积 累词语。 2. 了解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夸张” , 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发 挥想象,学会 仿写夸 张。 3.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 学会琢磨语言, 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 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 理 解 并 积 累 古 人 不 同 年 龄 的 2021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词句段的运用 一. 读一读 , 你发现了什么 富得(流油) 气得(火冒三丈) 思念(一日三秋) 穷 得(揭) 1. 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例句,重点读读括号里的词语。 2. 想一想 , 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 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词语的意思 4.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括号里的词语部分有同的特点。 : 括号里的词语部分都 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1. 修辞手法:夸 张) 二. 再 读一读 , 说说下列句 子的果 1. 教 师 简 ”夸 张 ”: 夸张是为 达 到 某种 表 达 需 事 物的形象 , 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 2. 读下面的例句 , 感受三句话表达的意思,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又什么不同 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 第 一 句 和第 三 句 分 别使用扩大夸张 . 第二句也 使 用 了缩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时。 ) 3. 学生品句子 , 请说一说夸张的作用是什么 ? 夸张的作用 : A .揭示 本质给示 B.烘托气氛 , 增强感染力 C .想 , 创造气氛 .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 2021年 .夸 张 不是 浮夸 , 不能失去生活的 基础. B .夸张不能和事. C .夸张要注意文, 如科技说明文 , 说理文章就很少使用夸张手法 , 以免 歪曲事实 . 4. 学生从后面的词语中选个, 发挥想象,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仿写句 子。 安静 喜欢 厚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看其是否正确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三、品味句子,探究研析 出示课件: 1. 先让学 生自由读一读句, 重 点对比 不同译的 汤 中表达意思一致的句子。 2. 想一想 , 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 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或 语言解释自己 喜 4. 请学生谈一谈自了什么, 课文中采用的是哪一种语言, 与你的有什么 不同,哪一种更好?好在哪里? : 语 言 表 达 是否连贯,语 意是 否清晰 , 语言 炼。 (板书: 2. 锤 炼 语 言 : 连 贯 , 清 炼) 四、日积月累 1. 小组交流合作:古人不同年龄称呼的有何由来?(板书: 3. 古人年) 2. 小组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13 岁:豆蔻年华。豆蔻是一 种 初 夏开花的植物,初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15 岁:及笄 j 之 年 。 笄 , 本来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岁的女子。 2021年 0 岁:弱冠之年20 岁 的 男 子。 古人 二 十岁 行 冠 礼, 以 示 成 年犹 未壮,故称“弱冠”。 30 岁:而立(而立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 ,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 所以后代称 30 岁为“而立之年”。” 40 岁:不惑(不惑之年)。指男子 40 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 ( 论语) 50 岁:知天命之年,指五十岁。 60 岁:花甲之年。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 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 “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花“花 甲之年”来指人到 60 岁了。 70 岁:古稀之年。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 人就多依此诗,称 70 岁为“古稀之年” 。 80-90 mào 耋di é 之年。 100 岁:期 颐之年:指 百 岁高寿。 礼 记 ·曲礼上:“ 百 年 曰期 颐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 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 颐”。 五 、结 这 节 课 我们 主 要 学习 了夸 张 的 修 作 用 , 学 习 了 不 同 语 言 的 巧妙之处,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语文积累的, 在我们 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多对比、多运用,才能己的意思。 板书: 语文园地二 2021年 1. 修辞手法:夸张 2. 锤炼语言:连 炼 3. 古人年龄称谓 本 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走名著” ,语文园地二由“交流平台”和“词 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部分学习内。 “交流平台”重在交流人物的评价 方法,“词句段运用” 由夸张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语言的锤炼两部, “日积月 累”重在古人年龄称谓的积累。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交流平台”部分。在上课伊始,我先利体手段给 孩子们出示人物, 了解名著作品的阅读方法, 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小组讨 论,自主探究, 寻找人物的评价方法, 各小组代表发言, 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了“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两部分。主要是学习了 夸张修辞手法。 同过大量的举例与学, 孩子们大体上掌握了夸张修辞手 法的运用。 接下来学习了如何锤炼语言, 为孩子们平时的习作和语言下了 基础。对于古人年龄称谓,孩子们的兴趣比较大,积极性比较高。 不足之处: 这节课开始就营造围, 所以孩子们参与率高, 也能积极参 与,但是同时我也发现了题, 因为我过分, 忽视了孩子们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发现有的孩子在作为倾听者时表现心的状 态。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倾听” “表达”“应对”三 ,比 如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 引导学生学习正确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 认真倾听, 对别人的看法给应。 在学习修辞手法的时 候,可以多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习惯用语,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