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1.doc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古诗今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白云低垂,仿佛与刚刚漫上堤坝的湖水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杈,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在衔泥做窝。繁茂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好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丽景色,游览不够,尤其是那杨柳掩映下的白沙堤。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新乐府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脚,有下垂义。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之感。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草初生,故“浅”, 也是早生景象 。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诗人的游踪:诗以“孤山寺北”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钱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如“水面初平”(见注释);“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诗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练习: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下列题目。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_ _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_ _”。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_ _ 4、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改为“家家新燕”有什么不好?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6、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答案:1、“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分,写出词语1分,品析1分)2、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3、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 、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2分)4、见分析5、C 6、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