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株洲县一中 张乔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课前准备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教学过程导入: 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都结种子,故统称为种子植物。这样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导入新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植物养活的。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 500 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 g。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一部分:观察种子 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老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动手画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图。第二部分: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结果作一概括性小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相同,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学生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其生殖细胞孢子)的CAI课件,再观察种子植物(突出放大其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就老师给的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交流。)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在各实验小组代表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并加以完善:孢子只是个生殖细胞,而种子是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部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苹果、桃、梨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同点是“子”,不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的点拨下思考、讨论,顾名思义得出答案: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二者相同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不同点是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外有果皮包被。 学生观察常见的裸子植物、被于植物的CAI课件,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 1.你知道种子植物与生物圈中其他三类植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2.你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吗? 3.你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4.你能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吗? 5.你认同了“种子的传播是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这一观点了吗?在温馨的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第五部分:达标检测1、下列各项中,属于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共同特征的是()A、开花 B、结果 C、产生种子 D、没有真正的根2、“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个白胖子。”这句谜语依次描述的是花生的()A、果皮、种皮、胚 B、果皮、种皮、子叶 C、果皮、种皮、种子 D、种皮、果皮、胚乳3、种子的生命力比苔藓、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强得多的主要原因是()A、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孢子只是一个细胞B、种子的寿命长,孢子的寿命短C、种子耐贮藏,孢子如果不能萌发,则很快死去D、以上都是4、可以用碘液检测小麦种子中的营养成分及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A、淀粉蓝色 B、脂肪蓝色C、蛋白质红褐色 D、淀粉红褐色5、花生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A、胚根 B、子叶 C、胚乳 D、胚芽6、下列结构中,既能贮存营养物质、又是胚的一部分的是()A、胚根 B、胚轴 C、胚芽 D、子叶7、果实的组成是()A、果皮与种皮 B、种子与种皮 C、果皮与种子 D、果皮与子叶8、铁树属于()A、蕨类植物 B、被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裸子植物9、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A、海带 B、侧柏 C、卷柏 D、葫芦藓10、下列关于孢子和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B、苔藓植物能产生孢子C、种子是一种生殖器官 D、产生孢子的植物也可以产生种子第六部分:课后实践 课后认识校园里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讲起来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种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他们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其次就是种子的结构,在对比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时,要让学生清楚菜豆种子有两片肥厚的子叶,进而举一些类似的例子,使学生明白无胚乳种子的结构,在讲玉米种子结构的时候,可配合学生实验,在玉米的横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玉米种子的横切面哪儿的颜色最深,进而得出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然后让他们通过实物来作对比,从而概括出两种植物的不同。但是现在又不是植物结果的时间,很难找到。我又想能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清楚呢,比如用橙子来作例子,让他们说出它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这么多的内容怕学生一时消化不来,讲得比较吃力,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最后把这些内容作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很重要,让学生理顺这节课的思路,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作为巩固。不足之处:分组实验安排的不太合理,忽视对学生实验习惯的培养。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方式有待加强。时间安排不太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有待提高。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