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案例.doc
-
资源ID:26977630
资源大小:3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案例.doc
附件1:市小学数学学科举行“用好新教材的教学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申报表作品标题“含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案例申报人郭海燕联系电话13798062213单位从化市良口镇善施学校主要内容、实践情况简介及学术价值“问题解决”一直以来是我教学上难以突破的问题。就如这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会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每个学习环节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首先从观察图画和文字入手,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用文字呈现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哪个是多的量,哪个是少的量,要求的是多的量还是少的量,并且在完成之后请学生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析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启发学生用视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注重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虽然在例题后面的练习题中不需要再有摆小棒这样形象的动手操作过程,但我仍然抓住条件让学生画图明确是谁和谁在比、比的结果是怎样的、怎样求,理清思路再让学生动笔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单位意见(请学校审查作品的真实性,并加盖公章)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区学科意见 (要求说明作品的特点),推荐该作品参与 征集 评选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评委意见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教学案例从化市良口镇善施学校 郭海燕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问题解决”的目标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由于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征的限制,要他们充分地理解题意,并从题目中找出对应的数量关系来解答那是很难的,特别是中下生。因此,要提高低年级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并找出解答方法。下面以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题4第(1)个题目的教学案例谈谈个人观点。一、教学案例【片段一】新授过程(一)知道了什么?1、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出示教科书第23页的例4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并阅读文字。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 )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二班得了多少面” 。(二)怎样解答? 1、画图表示题意,探究解题方法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条件和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现)2、学生作品展示,边出示图边让学生说说图中各部分的意思。生1:是用摆学具的方法。(投影展示:学生用圆片摆一摆)生2: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的。(通过介绍画图过程,进一步领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一班 二班 12面 3面 ?面 一班 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 二班 ?面 一班多3面二班 ?面3、列式计算师:观察同学们画的图,能用算式来解决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2+3=15(面)4、回顾强调 从同学们画的图,我们很容易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三)解答正确吗?师:怎样检验答案“二班得了15面小红旗”是否正确呢?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生1:用减法验算1512=3(面) 二班得了15面小红旗,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小红旗。解答正确了。生2:首先要看看我们画的图是不是正确表示题目的意思,再看看画的图和列出的算式,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最后算算得数是否正确。正确了就可以口答。二、回顾反思,巩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我们解决问题时,第一步要通过看图、看文字弄清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第二步要弄清楚哪个信息适合解决问题,然后通过画图、操作等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方法;第三步回顾检验解答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片段二】练习设计1.2.3. 三、案例反思“问题解决”一直以来是我教学上难以突破的问题。就如这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会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每个学习环节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首先从观察图画和文字入手,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用文字呈现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哪个是多的量,哪个是少的量,要求的是多的量还是少的量,并且在完成之后请学生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析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启发学生用视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注重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虽然在例题后面的练习题中不需要再有摆小棒这样形象的动手操作过程,但我仍然抓住条件让学生画图明确是谁和谁在比、比的结果是怎样的、怎样求,理清思路再让学生动笔列式计算。【四步骤:1. 读比多少的这一句;2. 找出重点字:多;3. 问一问自己:谁多? 4. 问题问的数是多还是少?(用什么算法)】经过这样的四个步骤,找出问题的关键,这一类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当然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解答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和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