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docx
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从小学到初中,谈起数学,很多学生感到枯燥、难学、乏味,尤其到了初中,部分学生对数学就更不感兴趣,“瘸腿科”现象严重。数学教学也面临了极大的困境和挑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学生获得知识后喜悦之情又必然产生新的求知欲,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显著。因此,老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以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意的安排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形式来承载与之相联系的内容,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已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正确的认识,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无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在当代,数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工具,也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是其他各门学科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学好数学,更能提高人的创造性,因此数学成为一种人类文化。针对目前学生的认识,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帮助他们找到奋斗的目标。从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二、设疑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积极性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巧设问题,让一个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三、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号召小组学习相互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采用分层教学,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既能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逐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了自信心,培养学习积极性就不难了。 四、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矩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由圆和正方形组成,并使花坛面积占矩形面积的一半。教师没有现成的样卷,没有既定的框架,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认真做好这块绿地的“规划师”、“设计师”,几十个学生几十幅设计,教师让学生自己评价,既有啧啧称赞声,又有哈哈大笑声。这样,通过教学知识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知识用在日常的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用于什么问题等,使知识的学习密切地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既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的用途,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离开数学将寸步难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五、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课堂提问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传统的提问模式是: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或者直接问:请说说“什么是 ?”“都包含了那些内容?”这样的问法,都是教师主动发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答案死板。这样的提问方式,时间久了,学生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自己提问的质量外,更应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课堂上的做题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情绪。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把握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有意识地给教学注入一些兴奋剂,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