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观察记录3.doc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班级:中二班 教师:陈云娟 09年8月 第4周幼儿姓名熊浩哲年 龄4岁个案观察一段时间来我发现熊浩哲妈妈不但送她来的较晚,而且她的入园情绪也很差。一天早上,妈妈依旧送她勉强来园后就赶紧支配她去参加晨练活动。然后转身向我反映:不知道为什么熊浩哲最近都不想来上幼儿园,所以现在几乎每天早上来园之前,我都要跟她做很久的思想工作,有时晚上睡觉前也总说明天不去幼儿园了。这种情绪有好一段时间了。可是,最近我上班也忙,没有时间仔细查问,所以在没搞清楚情况、查找原因之前我还是坚持送她来了。个案分析通过观察发现,熊浩哲小朋友对其他的老师、小朋友以及身边周围的事物都没有任何的敌对情绪,能够平和的与同伴相处。只是她的心理上有一些小“阻碍”,情绪不能很好的稳定,易给自己带来不良的情绪。同时让自己在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只要解开了她心理的“问题”,激发她的积极态度,就能使她转变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她刚来的时候,胆小、娇气、要抱着小熊才能睡觉。尤其在平时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动中,佩文的动作也比其他孩子较之缓慢,有时不但影响了共性活动的时间,甚至引发了她的不良情绪。现在的她在班里性格一直是内向、文静、听话的。与同伴们的交往虽然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提不起兴趣,总是较之冷漠的处世。这是一种“不合群”的心理问题。教育措施1、了解家庭的教育环境,查找根源。2、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培养大胆的“交往”能力。“不合群”,是指儿童在同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孤独、寂寞、或懒于交际的一种特有心态。这对于现在城市里高楼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已是一个十分普偏的问题了。在第一阶段的激发下,佩文已经是一个有交往兴趣,又羞于交往的孩子。3、巩固熊浩哲的积极情绪,促使熊浩哲爱上“幼儿园”了。经过老师、家长、同伴们的努力,熊浩哲的情绪已经持久的稳定了下来,性格上也较为开朗了。但有时遇到一点事情,她的表现又会出现波动,所以要加以巩固。在交往的过程中,也要让她学会表达情感,这是一种移情的能力。例如:1.我们认真倾听她说话,让她从语言开始变得有主动性,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2.我们在众多的各项集体活动中不断的提示她与大家分享快乐与难过,能够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情绪,发泄自己的不满。3、我们尽可能地给与她展示自我的机会,多鼓励,多称赞她。教育效果熊浩哲在学期的后期,每天都坚持早到幼儿园并且参加晨练活动。入园时的心情非常愉悦,还能大胆的与老师、同伴打招呼问好。在园内的一日活动中,情绪都非常的积极主动,与同桌的两位小伙伴结成了好朋友。在共性的音乐、舞蹈、语言等活动中还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本领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性格上变得更为活泼、开朗、积极、主动了。她爱上“幼儿园了”!有一次,她生病还坚持要求妈妈送她来园,要和小朋友们玩。她再也不愿意耽误上幼儿园的时间了。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班级:中二班 教师:陈云娟 09年7月 第4周幼儿姓名袁舒妍年 龄4岁个案观察裴煜华哭着来找老师:“老师,他拿我的电话。”他一边哭,一边说。手指着袁舒妍手中的玩具电话,一个劲地喊:“我的,我的!”袁舒妍两手紧紧地拽着,一副生怕被裴煜华抢走的样子。老师介入,才发现袁舒妍手中的电话,是从正玩得高兴的裴煜华手中抢来的。“袁舒妍,你是不是也很喜欢这个电话?”袁舒妍点点头,老师又说:“这个电话刚刚是裴煜华在玩的,你这样抢,他会很难过的,你待会儿再玩好吗?”袁舒妍在老师的劝说下,很不情愿地将手中的电话放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了熊浩哲的叫声,我发现袁舒妍正用小手使劲地拧着熊浩哲的小脸。还没等我靠近,袁舒妍又张开嘴巴要去咬熊浩哲的手,当熊浩哲挣脱后,袁舒妍在情急之下拧捏熊浩哲的脸,然后一把抢过娃娃的鞋子。个案分析袁舒妍小朋友长的活泼可爱,而且一张小嘴能说会道,深受他人的喜爱.在家庭中爷爷、奶奶比较宠爱,而且带孩子的时间也比较长.有时父母因孩子作错事批评孩子的时候,奶奶总是先责怪父母,说孩子还小,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他买什么,造成了孩子一种依仗的心理,凡是有奶奶撑腰,在家比较霸道.从来不为别人考虑。自从跳出家庭的圈子,来到幼儿园后,由于家庭的这些原因导致了袁舒妍小朋友在平时生活中常以自我为中心,虽然在集体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活经验,但是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产生误解以至引起争吵或者打架的事件。 教育措施1、当孩子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后,作为老师的我们该如何调解?因为第一次是在老师的“强行”参与下让李济琛不得不“放弃”的原因,所以并未能满足李济琛的内心的需求。因此,继续上演了第二场“争夺战”。其实这更进一步的说明了这一时期幼儿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但在交往中却带着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而且,这一时期的幼儿特别喜欢模仿,别人拿什么就跟着拿什么,别人怎么玩就跟着怎么玩。当玩具缺少时就容易出现争抢的现象。2、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对大人对他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他能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吗?所以应从这方面来教育孩子,以此提高幼儿的素养。教育效果要孩子学会设身出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对目前的小班孩子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幼儿榜样,故事正面引导教育幼儿知道为别人着想不仅能让别人得到快乐,自己也能从中体会到乐趣;也可以通过联系家长,希望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多提醒幼儿,让幼儿能下意识的多动脑筋,能多为别人着想.从而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