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docx
www.ks5u.com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指洛阳地区),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材料二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编自洛阳伽蓝记(1)根据材料一,判断“魏主”是谁。他有何意愿?(2)材料二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思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魏主”表达了从平城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实现霸业的意愿,由此可判断应为北魏孝文帝。第(2)问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迁都洛阳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发展,使之出现“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的局面。参考答案:(1)孝文帝。意愿:迁都洛阳,便于移风易俗,实现霸业。(2)现象:北方经济、文化从战乱中得到恢复和发展。内在联系: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乖乖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材料二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仁宇观点的理解。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第(1)问,从材料一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迂回”手段进行改革,即北魏孝文帝注重改革策略。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迁都洛阳即是这一策略的最好证明。第(2)问,从“中国再统一”的角度入手,联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效果进行分析即可。参考答案:(1)注重改革策略。迁都洛阳。(2)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马端临文献通考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金明馆丛稿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1)材料一、材料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有何不同?二者评判的角度有何差别?(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孝文帝处理民族关系改革中获得的认识。思路解析:第(1)问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材料一着眼于鲜卑族政权的存续,认为孝文帝“矫枉过正”,导致“衰弱”;材料二则立足于中华文明整体的高度,认为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推动社会进步,二者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源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第(2)问考查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北魏统治者急于汉化,矫枉过正,崇文鄙武(重文轻武),削弱了军事力量,所以渐趋衰弱;材料二认为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革新进步,为隋唐统一和兴盛奠定基础。差别:前者立足于鲜卑族政权的延续;后者基于中华文明整体的发展。(2)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的成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应在注重保留本民族优秀传统的前提下,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即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应结合材料中的“绝远中国”这一关键信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应注意结合“春秋之义(儒家学说)”“不与华同”“所害不广”等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应结合材料和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应围绕“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进行论证。参考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二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为何坚定了“改革之心”?(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思路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中“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可知孝文帝迁都减少了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了条件。关于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对比分析能力。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相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综合材料可知为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参考答案:(1)作用:减少了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2)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6.导学号05664019(2017江苏单科)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