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公信力提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docx
-
资源ID:27033676
资源大小:18.7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政府公信力提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docx
2022年政府公信力提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实力,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足度,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体现着政府的执政实力。有了公信力,政府从政治上来说,就拥有了足够的合法性资源;从道德上来说,就有了很好的道德基础;从经济上来说,相当于有了社会资本,可以节约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成本。稳固的公信力体现着政府产生与存在的合法性。稳固的公信力也是一种执政资源。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着地方政府的权威流失、公共政策的执行乏力、腐败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及政府信息缺少透亮度等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应从理念转变、制度完善、职能转变、政策制定、流程优化五个层面着力。从而增加党的执政实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键词:公信力 服务型政府 论文代写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地履行其功能和职责,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实力,它是政府影响力与号召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体现着政府的执政实力。政府的公信力与政府职能的履行具有亲密关系。政府职能目标的适当及政府职能的践行程度,与政府的公信力呈正比关系,即政府府越是高效地履行职责、供应服务,就越简单赢得公众和社会的信任。一、政府公信力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一)公信力是政府执政之基其实,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党和国家都早有论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中就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明确强调“提高政府工作透亮度和公信力”,中心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lOcAlhOsT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公信力问题,并实行有效措施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论述。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力影响整个社会进步,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稳固的公信力体现着政府产生与存在的合法性。持续而稳固的政府公信力更多的是依靠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主动性作为争取来的,而不是强制力。政府获得公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实力越强,公信力就越高,执行力也就越强。稳固的公信力是一种执政资源。政府公信力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治理行为的接受程度,稳固的公信力可以转化为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一种执政资源。政府公信力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它的稳步提升对整个社会信任体系的建设及运行具有重要的主动作用。(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才能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根据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担当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在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根据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作为新时期行政改革的一个目标,呈现出丰富的内涵。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法治、服务、效能、廉洁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当敬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政府透亮的行政保障了人民知情权,人民才会主动参政议政,政府官员才接受监督,不敢懈怠。这样的政府才能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念,真正赢得民众的信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成果由人民共享,打造服务型政府,也是敬重人民主体地位,取信于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根本途径。二、多重问题损害政府公信力(一)地方政府的权威流失总体而言,中国政府的公信力保持在稳中有升的状态,但政府在某些方面获得公众信任的实力还存在问题,呈现出“两个递减”的特征。从横向看,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成为影响政府整体公信度的“短板”。依据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2001-2022) 的调查表明:城乡居民对政府管理经济事务的信念度较高,而对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念度则较低。从纵向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随着政府层级的降低依次递减。依据小康杂志发布的2022-2022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信任中心政府,许多受访者则表示不信任地方政府,2022年认为政府公布的数据掺假的比例高达91.1%。(二)公共政策的执行乏力政府公共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政策没有连续性,普遍的问题是“新官不理旧事”,一届政府一朝政策,经常是重打锣鼓再开张,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影响政府的形象,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很大,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期。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工作开展,草率出台政策,之后又久久不能向群众兑现承诺,使政府失信于民,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三)腐败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腐败导致的政府“公信力”日渐遭受质疑。反映在社会管理上,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局面中出现了一个“公信力怪圈”,即老百姓已经习惯于怀疑政府,甚至是对政府出现了“有罪推定”:官民冲突时,错确定在政府;官员有错时,确定是贪赃枉法;政府出台政策时,总是与民争利; 政策评价时,大都半信半疑诸如此类,使得政府许多良苦专心不被理解,好心办不成好事。(四)政府信息缺少透亮度信息是公民了解、参加、监督政府管理的基石,没有透亮的信息,公众无法有序参加,政府无法获得真实信息,就会产生政府的“刁民思维定势”与百姓的“贪官思维定势”,即政府总是不信任百姓能够自我管理,而百姓总不信任政府会以民为本。目前政府政策的议题设定、方案选择、执行和评估,都还远未达到开放的程度。民众的有知情权、参加权和监督权都缺少制度保障。信息的不够透亮,限制着政府内部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有效制约,政府制度中的权力和权利难以达到平衡,政府的公信力也就越难提高。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五个层面(一)在理念层面,坚固树立服务观要牢 12下一页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