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编)20咕咚(教案).pdf
-
资源ID:2705704
资源大小:240.2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编)20咕咚(教案).pdf
20 咕咚 文 本 分 析 本课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 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 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 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弄清真相, 不要盲目跟从。 本课是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 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音。 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并在一年级上 学期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 下文等多种方法来猜字、认字。在课文理解方面,要充分利用插图,以图 带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 学 目 标 1. 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 个字。 2. 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 读流利。 3. 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 息进行推断。 4.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 学 重 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1. 认识“咕、咚”等13 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 个生字。 2. 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 利。 3.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运用多种方法猜测字音;正确读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猜测读音 1. 玩“猜字”游戏。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咕、咚”二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自由交流。学生发 现“咕、咚”二字均由熟字相加组成:口+古咕,口 +冬咚。教师肯定并表扬 学生,鼓励学生猜测字音。 生 1:我觉得第一个字应该读“”,第二个字应该读“ d n”,因为这两 个字都是口字旁,“古、冬”的读音就是这两个字的读音。 生 2:我觉得第一个字应该读“”,第二个字应该读“”,连起来 就是 d n。我曾听说过这个词。“咕咚”,它们都是口字旁,这是写声音的 词语。 2. 小结揭题。 师:真棒!你们说得都很好! 这两个字的正确读音是 “、d n” 。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猜读生字 1. 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生字圈出来, 看图猜读或尝试用其他方法猜读,然后同桌、小组交流,把字音读正确。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 分小组交流: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3.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学生猜读生字的方法。 (1)借助图画猜读:(课件出示鹿、象、羊图片)学生观察图中动物,从 而猜对“鹿、象、羊”的读音。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猜读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如,“咕、 咚、吓、拦、领”。 4.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采用多形式认读,教师正音。 咕 咚 dn 熟 sh 了掉 di o 进吓 xi 了一跳山 羊 yn 小鹿 l 逃 t o 命 m n 大象 xi n 野 y 牛拦 l n 住领 l n 着 教师正音:“熟”是翘舌音,要与口语(sh u)相区别;“命、领、咚”是 后鼻音;“拦”是前鼻音,声母是“l ”。 5.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与形近字比较识记:熟热;逃桃;命伞。 (2)加一加识记:里 +予=野;口 +古咕;口 +冬咚;口 +下吓; 令+页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识记。如,“掉下来”中的“掉”,“拦住问” 中的“拦”,“逃命”中的“逃”,都可以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猜测它们的大 致意思。 (4)组词识记。 熟熟人成熟 熟透野野花野草 野鸭命救命活命 生命 6.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指名读、齐读等。 7. 学生自读课文,同桌对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更通顺。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 (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认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笔画、位置,教 师范写,学生书空。 左窄右宽。“口”小居左上,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下” 第一笔起笔与口字旁齐平,第二笔竖较长,点跨横中线。 左窄右宽。“白”字略短于竖心旁,第五笔竖在竖中线上。 左右结构。右边第一笔折后略往左倾斜,竖提较长,捺的收 笔略高于竖提。 上下结构。宝盖头和第四笔短横都位于上半格;“豕”前三 撇有长有短,间距匀称,最后两笔撇收捺放。 独体字。倒八头位于上半格中间,分列竖中线两边。三横间 距均匀,长短不一,第三横最舒展,竖写在竖中线上。 独体字。上收下放。重心对正,形体偏长。第六笔撇从“口” 中斜出。 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错位。 “日”部横折的折在竖中线上; 右部横撇弯钩起笔略高于左部的第二横。 3. 学生先描红、再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议:这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写得不 好,需要怎样改正?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图文对照,自由朗读课文,碰到长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 正确,读通顺。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 (1)“咕咚”到底是什么?文中讲了哪几种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 什么? (2)课文配了几幅图?每幅图对应哪几个自然段? 3. 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及时给予评价、鼓励。 (1)“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文中讲了兔子、小猴 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和野牛这几种动物。我最喜欢野牛,因为只有野牛 提出了质疑。 (2)课文共配了 4 幅图。第一幅图对应第 1、2 自然段,第二幅图对应第 3、 4 自然段,第三幅图对应第5 自然段,第四幅图对应第6、7 自然段。 5. 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朗读第 1、2 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重点指导将下面的句子读正确。 木瓜熟 了。一个木瓜 / 从高高的树上 / 掉 进湖里,咕咚 ! 兔子吓 了一跳,拔腿就跑。 (2)观察插图二,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指名朗读第 3、4 自然段,师生正音,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狐狸呀,山羊 啊,小鹿 哇,一个跟着一个 / 跑起来。大伙 / 一边跑一边叫: “快逃命 啊,咕咚来了! ” (3)观察插图三、四,说说图上分别画了什么。 指名朗读第 57 自然段,师生正音,教师重点指导朗读下面的句子。 野牛 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 兔子领 着大家 / 来到湖边。正好 / 又有一个木瓜 / 从高高的树上 / 掉进湖里, 咕咚! 6. 理解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木瓜掉进湖里,咕咚_跑_跑_跑_ 拦住问,都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回到湖边,木瓜掉进湖里,咕咚大伙笑。 五、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1. 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注意:总结时要特意强调今天学到的识字方法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 上下文等方式来猜字、 认字。同时告诉学生猜字有可能猜错,对于拿不准的生字 的读音,要记得去查查字典或者请教他人来验证。 2.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1)同桌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在识字、读文方面有哪些收获。 (2)同桌合作读一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3.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 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 读懂故事内容; 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 推断。 2.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能根据课文内容做简单推断。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出示生字卡, 教师抽取生字卡, 学生抢读并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其 他学生听写词语。 吓人 可怕 怕生 跟着 跟从 大家 家人 山羊 羊角 大象 气象 都是 2. 指四名学生朗读课文。 (每个学生读一幅图所对应的内容)其余学生一边 看图一边认真听。 3.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图文对照,重点探究 1. 图文对照,学习第1、2 自然段。 导语:让我们跟着兔子来到湖边, 这时候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 湖里,咕咚!听到这咕咚声,兔子是怎么做的? (1)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范读第 1、2 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 你认为“咕咚”是什么?(“咕咚”是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 声音。) 兔子以为“咕咚”是什么?它为什么拔腿就跑?(兔子以为“咕咚”是一 个可怕的东西,所以它吓得拔腿就跑。)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想象:小猴子看见了是怎么问兔子的?(兔子兔子, 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 啊?) (3)重点指导朗读下面的句子。 兔子吓 了一跳,拔 腿就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 :“不好啦 ,咕咚可怕极了!” 看图理解“拔腿就跑”一词,学生演演这个动作。 创设情境,指名扮演兔子,朗读兔子的话,读出兔子害怕、慌张的心情。 小结: 第 2 自然段先讲听到咕咚声时兔子的做法,再写兔子是怎么说的。 2. 图文对照,学习第3、4 自然段。 过渡: 小兔子边跑边叫,被谁听见了?大家听见后,又是怎么做的? (1)指导看第二幅插图,说说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子、 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指名读第 3 自然段,看看小猴子是怎么叫的。(小猴子连用两个“不 好啦!”。) 指名读兔子的话,教师读小猴子的话,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读 得越来越快) 生:读得越来越快,说明动物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着急。 指名读小猴子的话。 (3)指名读第 4 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中的大伙都有谁?它们又是怎么 做、怎么叫的?(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听了,也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一 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 来吃它们了。) “咕咚”要来吃它们了,真是太可怕了,你能读出可怕、着急的语气吗? (4)看图演故事,体验动物们害怕的心理。 学生模仿第 3 或第 4 自然段看图说话。如: 狐狸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_ !” 山羊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 _ !” 小鹿一听,就 _ 。他():“ _ !” 大象一听, _ 。他():“ _ !” 学生选取其中一个角色扮演。 教师引读课文,再次体验动物害怕、慌乱的情景。 (5)对比语言。 指三名学生分别朗读兔子、 小猴子和大伙的对话, 看看它们讲的话是否相 同,不同在哪里。 生: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他 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 从它们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指名读第 24 自然段,感受动物们想也不想、看也不看“咕咚”是谁, “咕咚”为什么可怕,只是拼命地跑、拼命地大叫的“热闹”场面。 3. 图文对照,学习第5 自然段。 过渡:是啊,就这样, 很平常的一声 “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 误传, 它成了一种很可怕的东西, 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 这不,就连大象也跟着跑 起来了。大家都被吓坏了,只有一个动物跟大家不一样,它是谁呢? (1)指名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谁跟大家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A.“拦”,指名演示“拦”的动作。野牛没有跟着大家“跑”,而是“拦” 住了大家。 B.“问”,野牛没有跟着大家“叫”,而是“问”,它先问大象,再问大伙, 最后问兔子。 指名分角色朗读野牛和大象的对话,野牛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野牛问了大象, 还问了谁?它是怎么问的?谁来当野牛,逐一采访被 “咕 咚”吓坏了的小动物? 生 1:野牛拦住大伙问:“咕咚在哪里,你们都看见了?” 生 2:野牛问兔子:“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指名读兔子的话。 小结: 原来兔子也没看见“咕咚”,而是耳朵听见的啊。 (2)图文对照,自由朗读第5 自然段。 4. 图文对照,学习第6、7 自然段。 (1)指导看第四幅插图,说一说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知道“咕咚” 的真相后都笑了。) (2)自由读第 6 自然段,说说大伙是怎样知道真相的。(它们是亲眼看见、 亲耳听见的。) (3)在知道了真相后,它们为什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它们知道“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的真相后,觉得刚才的行为 十分可笑,所以都笑了。)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可笑的语气。 (5)此时的小动物们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三、总结全文,作业设计 1. 教师小结。 师:看来,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误,甚至闹笑话。要知道事 情的真相,咱们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 心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今后遇到事情,我们不要盲目地听,盲目 地跟,而要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2. 戴上头饰,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然后观看动画片咕咚来了。 3.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游戏导入,渗透识字方法(教学重点)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吧?上课前, 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学一学”。 学什么呢?根据老师的语言提示,你模拟出声音。 师:小鸡的叫声,谁会模仿? 生:叽叽叽。 师:小青蛙的叫声。 生:呱呱呱。 师:第三个有点难,需要好好回忆。你们班主任老师的笑声。(生哈哈笑) “学一学”只是游戏的第一关。游戏的第二关是“猜一猜”。这三种声音都可以 用汉字表示。 老师这儿有三组汉字, 哪一组汉字是谁的声音?为什么?(课件出 示:1. 哈哈 2. 呱呱 3. 叽叽) 师:小鸡的叫声应该是几号? 生:3 号。 师:为什么?(生摇头, 表示不知)他说不出理由, 只是靠感觉。 那可不行, 谁来帮他? 生:因为小鸡的叫声是 “叽叽”, “叽”的左边是一张口, 说明和嘴巴有关, 右边是个“几”。 师:对,“几”的读音和“叽”很像。你是根据字形和读音猜出来,对吗? (生点头)谁能像这样来猜猜小青蛙的声音是几号汉字? 生:是 2 号“呱呱”。它左边是一张口,是嘴巴叫,右边是一个西瓜的瓜, 读音和青蛙的叫声很像。 师:你说得很清楚。那班主任的笑声显然就是几号? 生:(齐) 1 号,哈哈。 师:我们把这三个词读一读。 生:(齐)哈哈、呱呱、叽叽。 师:你看,汉字就是这么有趣!现在请你再来猜猜,这两个字读什么?(课 件出示:咕咚) 生: d n。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咕”的左边是一个“口”,右边是一个“古”。“咚”的左边是一个 “口”,右边是一个“冬”。 师:是的,她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拼一拼。(课件出示拼音,生拼读) 师:刚刚猜对的,给自己鼓掌。 (生鼓掌)都猜对啦,太厉害了!今天我们 上的课就和“咕咚”有关。 赏析: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本教学片段 中,教师采用了游戏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模仿小鸡、 小青蛙的叫声和班主任老 师的笑声, 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课堂教学也顿时活跃起来。 在学生 模仿结束之后,教师接着呈现“叽叽”“呱呱”“哈哈”等词语,引导学生发现 形声字、象声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主猜测“咕咚”的读音,很好 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十分自然地引出了咕咚一课的学习。这样的游戏 导入,融情趣和智慧于一体,可谓别具匠心。 1. 猜字、识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从一开始的导入环节,我就让 学生试着猜“咕咚”的字音,并教给学生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的方法。接 着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中猜测字音,大大激发了学生读文识字的兴趣。 2. 本文是一篇连环画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 让学生 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角色心理, 学生很快就读懂 了故事内容,并能够体会到不思考、 盲目跟从带来的不良后果, 理解课文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