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长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暨“慈心一日捐”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例文.docx
-
资源ID:27060520
资源大小:18.7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市长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暨“慈心一日捐”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例文.docx
2022年市长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暨“慈心一日捐”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暨“慈心一日捐”动员会议是市政府探讨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目的就是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同心协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同时响应省和市号召、主动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为赈灾扶贫、安老扶孤、助医助学等救助活动筹集更多的救助资金,保障全市城乡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救助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城乡低保、灾民救济、五保供给为主体,以医疗、教化、住房救助、临时救济等专项社会救助制度为协助的社会救助格局基本形成,救助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日趋规范,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目前,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 万人,农村五保对象 人。同时,做好了灾民救济、临时救济等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基本上保证了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达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各种缘由造成的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需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不同方面的须要需进一步得到保障,社会救助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同省、市先进县市区相比,同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我市社会救助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救助面虽大,但救助水平不高。城乡低保补助相对较低,五保集中供给率偏低。二是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救助需求面扩大,呈现多样性,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还不健全配套,救助效益不高,离困难群众各方面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lOCaLhoSt三是部分镇街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四是社会救助资源分散,缺乏有机整合,没有形成统一的救助运行机制,造成资源奢侈,致使社会救助整体效益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深化发展,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须要我们主动地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措施,加快发展。 最近,全国、全省接连召开了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对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作出了支配部署, 月 日, 市政府在 宾馆召开了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会议, 市直 多个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县市区长和民政局长参与了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国家、省推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对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行了一次新的动员和部署。 市长 在讲话中指出,必需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民执政的思想高度,把社会救助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范畴,加快社会救助大体系建设的步伐。会议还通报了各县市区社会救助状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要求建立、健全十大社会救助制度,这十大救助制度为: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五保财政供给制度、自然灾难救济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化救助制度、城乡住房救助制度、法律救济制度、就业救济制度、临时救济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以上这十大救助制度都有详细的工作指标,要求年内确保完成,并进行检查验收和通报。会议还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加、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运行机制,要求县市区调整充溢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在县市区和乡镇都要设立特地的社会救助工作机构。要求提高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要求实行农村五保财政集中供给,任务详细且艰难。 近几年来,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以救济救灾、特别困难救助和生产基地扶贫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工作制度。1998年起先建立城乡低保线制度,目前的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900元/年,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1872元/年,生活费收入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予以补足,其中农村低保资金由市、镇财政各负担一半,城市低保资金全由市财政负担,2004年市镇两级共支出低保资金679万元。2022年初又核定了本年度的低保对象,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520户,8710人(含已纳入低保的五保户),第一季度已支出低保金112.7万元;城市低保对象3083户,7921人,第一季度已支出低保金149万元。较好的落实了自然灾难救济和临时困难救济制度,每年年初,市和镇街都将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刚好依据发生的自然灾难和群众临时困难赐予救助。实施了教化救助,民政、教化、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分别组织了“爱心助学”、“希望工程”、“春蕾安排”等活动,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启动了城乡医疗救助、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救助、法律救济和就业救济开工建设了低收入城市居民住房,成立了法律救济中心并开展了有关工作,实施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供应公益性工作岗位,刚好实行个别资助的方式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助等。五保供给工作也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全市共有五保供给对象4073人,其中入住镇街敬老院的1154人占28%,在村分散供给的2919人。市政府对五保供给工作非常重视,今年年初的人代会上,将敬老院建设列为政府要办的8件实事,敬老院建设安排已下达到8个镇街。关于五保户财政供给问题近日将以市政府文件下发实行,入住敬老院的每人每年生活费补助2000元,在村分散供给的每人每年1200元,五保供给资金由市和镇街分别负担,总体上为市、镇“六、四”比例,镇街之间按财政状况分担比例有所区分。市财政局、民政局已经探讨了详细实施看法,所需资金已列入了财政预算。我市是人口大市和经济强市,应当接着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走在前面,要根据济宁市下达的建立十项救助制度的任务全方位抓好落实,巩固强项,狠抓弱项,弥补缺项。依据济宁市会议精神,现就加快我市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以下要求: (一)进一步规范完善城乡低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目前,我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建立并在实践 123下一页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