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正确认识GDP 科学考核干部政绩例文.docx
-
资源ID:27062224
资源大小:18.9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正确认识GDP 科学考核干部政绩例文.docx
2022年正确认识GDP 科学考核干部政绩gdp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全部常住单位和个人在肯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建财宝(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由此可以看出,gdp总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gdp的增长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活水平和富有程度。正因为gdp有如此功效,以致在干部追求政绩中形成了“gdp情结”、“gdp膜拜”,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正确地相识gdp的主动作用和局限性,相识将gdp作为干部政绩主体考核指标存在的弊端,逐步实行gdp核算与干部政绩考核既紧密结合又相互分别,建立健全政绩考核综合目标体系,使干部政绩考核更科学合理。 一、 gdp的核算方法与表现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gdp总量、gdp增长、人均gdp等专业名词,已使人们 耳熟能详。作为一种简洁明白、易被广阔人民群众接受的方法,它对便利了解、驾驭当地经济发展速度起到了肯定的作用。gdp核算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代表gdp,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企业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式、存货增加、净出口几项的总和来核算;三种方法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去核算,从理论上说结果应是基本一样的。 gdp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即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从产品形态来看,它表现为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它不仅包括全部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且包括全部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货物的价值,如农夫自产自用的粮食,以及部分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服务价值。LOcalhOST但是,gdp不包括住户成员为本住户供应的没有酬劳的家务劳动,如照看老人、抚养子女、清扫房屋等。 从价值形态看,gdp表现为肯定时期内增加值的加总,也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全部产出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从收入形态看,gdp表现为肯定时期内收入的总和。它包括常住单位因从事生产活动而对劳动要素的支付、对政府的支付、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以及获得的盈余。 从gdp核算方法和表现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gdp是一个综合性评价体系,是了解、驾驭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经济运行状况直观的数字体现,是当地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没有gdp指标和核算,就无法反映一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无法推断一国经济及其景气周期,无法推断经济健康与否,更无法实行相应的经济调整政策。但gdp并不单纯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唯一指标,还应包括地区的环境质量、就业状况、整体功能等诸多方面。 二、gdp的局限性 一个时期以来,衡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标记,首先就是看其gdp的增长量。但由于目前gdp只限于对经济生活中那些货币化了的部门进行评价,而忽视了资源损耗与环境退化等难以计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全面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当前和将来的经济增长质量,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1.gdp不能精确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由于统计指标设置和统计方法等局限性,现行的统计,只是数据的收集和汇总,难以精确地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状况。而推断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需看经济结构的改变和协调。有一黑色幽默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辖区内出了特大交通事故,于是指挥抢救,医疗救援、公安消防、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法律诉讼、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各个方面都动起来了。由于全部这些都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尽管参加救助的人都没有因为参加救助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还有人付出了生命代价,蒙受巨大损失,但该辖区的gdp却因为这一事务而增加了。这类gdp的增长,不仅没有改善我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反而无端消耗了我们好不简单积累起来的财宝和资源。 2.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人们砍伐森林、开发矿山制造产品,能为gdp增加做贡献,但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损失,而且将其中过度开采的资源和能源,特殊是不行再生资源,计算在gdp总量之中,这就人为地夸大了经济效益。据有关报道,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约为4%,但是消耗全世界7.4%的石油、31%的原煤、27%的钢铁、25%的氧化铝、40%的水泥。这些足以说明gdp只反映了对经济的贡献率,而不能反映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效益状态。 3.人均gdp不能精确地反映社会安排和社会公正,掩盖了贫富差距。当前,我国gdp的增速以及财宝的增速位居世界前列,但体现的是社会总体财宝,表明社会财宝多、增速快。表明钱越来直多,而并等于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人均gdp不能精确反映社会安排和公正,掩盖了贫富差距。 三、淡化gdp考核政绩的设想与建议 gdp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领导水平、领导政绩的详细体现,更是近年来被各级列为对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假如将干部政绩考核死盯在gdp上,就可能催生虚假、浮夸风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出现“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问题,就可能导致一些地方官员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生态环境恶化,不计投入成本,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出现“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等现象,因此,gdp只能作为考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不能作为唯一指标,考核应坚持实事求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细化考核指标,淡化gdp考核的权重,强化综合考核。 1.坚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成果考核政绩 gdp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有“指挥棒”、“调遣令”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被考核对象荣辱、升迁亲密相关。在我们现行的考核中,由于过分地突出了gdp指标的内容,使一些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理 12下一页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