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pdf
醉翁亭记比照阅读一、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乐矣! ”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注释】共:共同享受 。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 分杂然而前陈者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有风飒然而至者庶人安得共之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玉之言,盖有讽焉。3、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 2二、 醉翁亭记游江比较阅读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 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4、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线词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心窃乐之学者诚能八面玲珑5、以下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林壑尤 / 美 B 作亭 / 者谁 C 饮少辄 / 醉 D昨/ 游江上6、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7、读懂山水。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 用原文作答) (2) 山水风光,寄情寓理。 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三、 【甲】已而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亭以雨名 . 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 汉武得鼎,以名其年 ; 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 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 (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 8、解释下句中加点的词。 (3 分) (1) 大守谓谁( ) (2)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 (3) 志喜也( ) 4余至扶风之明年 ( )9、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2) 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译文:10 、 喜 雨 亭 记 写 了 一 件喜 事 ? 表 现 出 苏 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甲假设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11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佳木秀而繁阴秀:林霖开开: 遂书以名其亭焉名:以与民共乐以:12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13、以下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是A假设夫 /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 / 而岩穴暝 B四时之景 / 无不可爱C然而/ 禽鸟知/ 山林之乐,而不知 / 人之乐 D又幸其 / 民乐其岁 / 物之丰成14、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答复15、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16、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3到来4怎么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 ,是太守。2宋玉这话,是含有挖苦意味的。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意思对即可翻译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 “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吧。临:座落在高处高踞 。意:情趣乐趣。乐:以 , 为乐把 , 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 。诚:确实果真;实在 。D 句: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句: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1) 例如: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2) 例如: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 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 才开始造官邸, 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 占卜此事, 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 丁卯日又下了大雨, 一连三天才停止。 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 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 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答复说: 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 ”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答复说: “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 ” “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 诉讼案件多了, 而盗贼也猖獗起来。 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 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 假设上天下白玉, 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 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 归功于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 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绩,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2) 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 分) 9.(4 分)关心人民疾苦 (2 分,意思对即可。答“喜雨”给1 分) 与民同乐 (2 分,意思对即可 ) 答案 1滋长命名 2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3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4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5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 “也” ,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a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