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化教案 .pdf

    • 资源ID:27077726       资源大小:418.1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化教案 .pdf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考纲要求】1.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理解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概念3.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掌握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反应热:(1)概念:。(2)符号:(3)单位:。(4)辨析:一般情况下,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物质越不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如果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产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就是反应,此时的 H 0;反之,则为反应,此时的 H 0。因此: H= 物的总能量 - 物的总能量;又知一种物质的键能之和越大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低。则:H= 物的键能总和 - 物的键能总和。2.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 2)含义:。(3)书写规则:、。(4)注意点:注明在什么温度和压强下进行,若不注明, 则代表;化学计量数代表,因而可为分数;必须在每种物质化学式后的括号内标明;在热化学方程式后,注明反应的热效应,即,在热化学方程式和热效应之间用号隔开。3.燃烧热:(1)概念:。(2)注意点:燃烧条件、可燃物的量、完全燃烧的含义、燃烧产物的状态和化合价。4.中和热 : (1)概念:。( 2)注意点:反应条件、生成水的量、为何强调强酸强碱和稀溶液、如何测定中和热。5. 盖斯定律 : (1)概念:。6.自我练习 :(1)已知标准状况下,1 升 H2S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a kJ 的热量,请写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1g 铁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使10 毫升的水的温度升高t,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 kJ/(g?),试写出铁粉燃烧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过程】 见 ppt 文件【例题解析】例 1 (1)已知: 2H2(g) + O2(g) = 2H2O(g) ;H=- Q1kJ/mol 2H2(g) + O2(g) = 2H2O(l) ;H=- Q2kJ/mol。则 Q1与 Q2相对大小为 _。(2)已知: 2H2O(g) = 2H2(g) + O2(g) ;H=+Q3kJ/mol,则 Q3与 Q1或 Q2关系为 _ _。(3)已知: Q1= 484,Q2= 572,则蒸发 2mol 水所需能量为 _。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2 已知:( 1)C(s) + O2(g) = CO2(g) ;H=-394 kJ/mol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1 页 - - - - - - - - - (2)2CO(g) + O2(g) = 2CO2(g) ;H=- 566kJ/mol 。则反应: 2C(s) + O2(g) = 2CO(g) 的反应热是多少?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1. 14gFe在Cl2中 完 全 燃 烧 生 成FeCl3固 体 时 , 放 出101.3KJ热 量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式:;已知: 2H2(g)+O2(g)=2H2O(l) ;H=- 572kJ/mol 2CO(g)+O2(g)=2CO2(g);H=- 565kJ/mol CH4(g)+2O2(g)=CO(g)+2H2O(l) ;H=- 890kJ/mol 试填空:燃烧等体积(相同状况下)的H2、CO、CH4,放出的热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燃烧等质量的H2、CO、CH4,放出的热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思维方法 :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 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 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双已知 H2O(液) =H2O(气) 44KJ,则 16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思维方法 :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考纲要求】1. 会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进行计算及速率大小的比较; 2.会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进行计算; 3.会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 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公式: =C t ( C浓度变化量;t反应时间)单位:;2、特点:(1).是平均速率 ,均取正值 ; (2).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等于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3).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 3、一个重要规律: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系数比。如对:mA + nB pC + qD 有: (A) (B) (C)(D)mnpq 4、影响反应速率因素: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能改变其浓度)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注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反应速率增大(只适用于) 催 化 剂 : 加 快 反 应 速 率 ; (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同 时 同 倍 数 增 大 ) 其 它 条 件 : 例 如等等。二.有效碰撞理论1. 有效碰撞概念2.活化分子的概念; 3.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由决定的 ;(1)浓度的影响就是(2)压强的影响就是; (3)温度的影响就是(4)催化剂的影响就是【小结】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勒沙特列原理 ) 。【例题解析】例 1在 2A + B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21 页 - - - - - - - - - A VA = 0.5 mol L-1S-1B VB = 0.3 mol L-1S-1C VC = 0.8 mol L-1S-1 D VD= 1 mol L-1S-1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2 右图表示800 时 A、B、C 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 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2)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 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2 分钟, A 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B 或 G、H 进行可逆反应:aA(气) +bA(气)gG(气) +hH(气) ;H=QkJ/mol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在虚线所示部位改变温度(T)或压强对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影响(t 表示时间),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开始时充入G 和H a+bg+h Q0 B、 开始时充入G 和H a+bg+h Q0 C、开始时充入G 和 H a+bg+h Q0 D、开始时充入A 和 B a+bg+h Q0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 2、可逆反应A(气) +2B(气)nC(气),在不同压强(P1、P2)下,测得C 的体积分数跟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P1P2,n 3 B、P1P2,n 3 C、P1P2,n 3 D、P1P2,n 3 思维方法 : 。【巩固练习】课堂反馈1、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不能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2、设反应C + CO22CO 1 0 反应速率为V1;N2 + 3H2 = 2NH32 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mol/L 降到 0.8mol/L需要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mol/L降到0.2mol/L所需要反应时间为()A、10 s B、大于 10s C、小于 10s D、无法判断2.反应 2A(气)2B(气) +C(气); 0,在未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现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B减小,应采用的措施()A、升温B、增大反应器体积C、增大 A D、降温3.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 的两种气体X2和 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后C(X2)为 0.4mol/L ,C(Y2)为0.8mol/L,生成C(Z)为0.4mol/L,则该反应式可表示为()A、X2+2Y22XY2 B、2X2+2Y22X2Y C、X2+3Y22XY3 D、3X2+Y22X3 Y 4.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 反应N2+3H22NH3 0; 达到平 衡 ,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 V正V逆都增大 ,且 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 C.降温 V正V逆都减小 , 且 V正的减小倍数大于V逆减小的倍数 ; D.加入氩气 , V正V逆都增大 , 且 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考纲要求】1. 会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判断; 2. 会分析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3 .能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应转化率、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 4. 会判断等效平衡及分析等效平衡形成的条件及相关的计算. 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 化学平衡1.研究的对象 :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的状态。3、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定各物质含量保持不变;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4、平衡状态的标志:以mA + nB pC + qD 为例:(1)速率关系:(a).V(B 耗)= V(B 生) (b). V(C 耗) :V(D 生) = p: q (c). V(A 耗) :V(C 耗) = m : p (2)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1 页 - - - - - - - - - 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不适用于前后无体积变化的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5、化学平衡的移动: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某一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浓度 : 增反应物浓度或减生成物浓度, 平衡移动减反应物浓度或增生成物浓度, 平衡移动 . (2)温度 : 升温 ,平衡向方向移动 ;降温 ,平衡向方向移动 . (3)压强 : 加压 ,平衡向气体体积方向移动 ;减压 ,平衡向气体体积方向移动 . (4)催化剂 : 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6、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设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mx mol 例: mA + nB pC + qD 起始 : a b 0 0 转化 : 平衡 : 注意: 转化量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成比例;这里 a、b 可指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对反应物:平= 始转对生成物:平= 始 + 转7、解答图象题常用的几条重要规律:定点分析 ; (固定某一条件,观察另某一条件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温度越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同压强时)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同温度时 ) 使用催化剂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 8、两类重要的等效平衡:1、同温同压下,若起始加入量与原加入量比例相等的,则为等效平衡(组成百分比相同)2、同温同体积下,若起始加入量与原加入量的物质的量等效相同,则为等效平衡(实为同一状态)9、一个重要的等效操作:体积不变,各物质加入量增加一倍等效于增大压强体积减小一倍(因为其效果相同:都是浓度增大一倍) 10、惰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压强不变,充入惰气, (实质: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2)体积不变,充入惰气,平衡不移动。实质:(看体积是否变化)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体积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例题解析】例 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amol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充入a mol NO2,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错误的是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NO2的转化率提高C、压强为原来的2 倍D、颜色变浅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2将装有 1molNH3的密闭容器加热,部分NH3分解后达到平衡,此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x%;若在同一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1 页 - - - - - - - - - 器中最初充入的是2 mol NH3,密封、加热到相同温度,反应达到平衡时,设此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y%。则 x 和 y 的正确关系是() 、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1(2005 高考题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 2 mol B ,达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2 mol C B、2 mol A 、1 mol B 和 1 mol He( 不参加反应 ) C、1 mol B 和 1 mol C D、2 mol A 、3 mol B 和 3 mol C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 2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SO2和 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 p% B、大于 p% C、小于 p% D、无法判断思维方法 : 。【巩固练习】课堂反馈1、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气) +O2(气)2NO2(气) ; 0 达到平衡,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B、缩小体积C、升高温度D、增大氢气浓度3、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固)Ca2+ 2OH -加入以下溶液 ,可使 Ca(OH)2减小的是()A、Na2S B、 AlCl3溶液C、NaOH 溶液D、CaCl2溶液4、在 t1时 2A(气)B(气) =Q;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1, t2时该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M2 , 当平衡从t1升温至 t2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 M1 M2 ,平衡右移,Q0B、若 M1M2 ,平衡左移, Q0 C、若 M1M2,平衡左移,Q0D、若 M1M2 ,平衡右移,Q0 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 (气) +nB (气)pC(气)达到平衡后,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 的1/2 , 当 达 到 平 衡 时 , C的 浓 度 的 为 原 来 的1.9倍 , 若 压 缩 时 温 度 不 变 , 则 下 列 说 法 中 不 正 确 的是()A、m + n p B、A 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C 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三课时【考纲要求】1.了解合成氨工业的反应原理和生产阶段、主要设备;2.理解合成氨适宜的条件;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合成氨的原理二.合成氨工业1.合成氨适宜的条件(1)温度;理由(2)压强;理由(3)浓度;理由(4)催化剂. 2合成氨工业简述(1).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和压缩N2来源于空气 :方法一;方法二. H2来源于;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除去杂质的混合气体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送入合成塔 . (2)氨的合成 : (3)氨的分离 : 3工业流程原料气的制取 净化压缩合成分离 液氨【例题解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21 页 - - - - - - - - - 例 1在 673k,1.01105帕的条件下,有1 摩某气体 A 发生如下反应:2A( 气) xB( 气)+ C( 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在平衡混合气中,A 在混合气中的体积百分比为58.84,混合气的总质量为46 克,密度为0.72gL1,求:(1)达平衡后,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2)A 的平衡转化率(3)x = ?(4)相同条件下,反应前A 气体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密度的几倍?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2. 将 2mol SO2 和 2mol SO3气体混和于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气) + O2(气) 2SO3(气) 平衡时 SO3为 n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体积的容器中反应,反应达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 的是()A . 2 mol SO2 + 1 mol O2B. 4 mol SO2 + 1 mol O2C . 2 mol SO2 + 1 mol O2 + 2 mol SO3D 3 mol SO2 + 1 mol O2 + 1 mol SO3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 A、B 和 C 均分别为 4.0mol,D 为 6.5mol,F为 2.0mol,设 E 为 Xmol ,当 X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平衡,并使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1)若 X = 4.5 ,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 的最大取值应小于_。(2)若 X 分别为 4.5 和 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理由是_。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 【巩固练习】课堂反馈1.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 ) +B2(气 ) 2AB( 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的 A2同时生成 n mol 的 AB B. 容器内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 同时生成 n mol B2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2的同时生成n mol 的 B22.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反应: 2A( 气) +B( 气) 3C(气)+D( 气) 达平衡时,C 的浓度为WmolL-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物质,达平衡后, C 的浓度仍为Wmol L-1的是()A. 4molA + 2 molB B. 2molA + 1molB + 3molC + 1molD C. 3molC + 1molD + 1molB D. 3molC + 1molD 3. 将固体 NH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固) NH3(气) + HI( 气) 2HI( 气) H2(气) + I2(气 ) 当反应达平衡时,H2= 0.5 mol L-1HI= 4 mol L-1则 NH3的浓度为()A. 3.5 mol L-1B. 4 mol L-1 C. 4.5 mol L-1 D. 5 mol L-1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21 页 - - - - - - - - - 4. 下列事实中不能利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A. 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多B.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C. 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氨的合成5. 在一个 6L 的密闭容器内,放入3LX( 气)和 2LY( 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 ( 气) + 3Y( 气) 2Q(气) + nR(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 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 值是()A. 3 B. 4 C. 5 D. 6 课外作业1.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 + n B(g) pC(g) + Q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图中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温度 T 和压强P 与反应物 B 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A. T1 P2m + n P Q T2P1 P Q 0 C. T1 P2m + n 0 D. T1 T2P1 P2m + n P Q 0 2. 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 + HClOH2O + NH2Cl(一氯氨)NH2Cl 较 HClO 稳定,试分析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_ 3. 一定条件下A2、 B2、 C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 b、 c mol l-1可逆反应A2(g) + B2(g) 2C(g)达平衡状态, 测得A2=0.5 molL-1B2= 0.1 mol L-1,C= 1.6 mol L-1问:( 1)a、b 应满足的条件是_ (2)a 的取值范围是 _,理由是 _。4.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气) + B( 气) 2C(气) 已知加入 1molA 和 2molB 时,达平衡时生成a molC,保持温度等其它条件不变,要求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请填写下表中(1)(2)( 3)中的空格。起始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状态时C 的物质的量mol-1A B C 已知:1 2 0 a (1) 2 4 0 2a (2)1 0.5a (3)m n(n2m) 5.在某合成氨厂合成氨的反应中,测得合成塔入口处气体N2、H2、NH3的体积比为6181,出口处气体N2、H2、NH3的体积比为9278,则氮气的转化率为()A、75% B、50% C、25% D、20% 6、在一定条件下,其密闭容器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SO2(气) +O2(气)2SO3(气) a 2 3、已知 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 向 pH=6 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 为 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高于25B 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 C c(H+)=c(OH-)+c(SO42-) D 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 为 12 的 NaOH 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4、室温时 ,若 0.1mol/L 的一元弱碱的电离度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溶液的pH=11 B 该溶液的pH=3 C 加入等体积0.1mol L-1HCL 后所得溶液的pH=7 D 加入等体积0.1mol L-1HCl 后所得溶液的pH7 5、常温下,强酸溶液A 和强碱溶液B 的 pH 之和为 16,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pH 恰好等于7,则 A 与B 的体积比是: ( ) A 110 B 101 C 1100 D 1001 6、若室温时pH=a 的氨水与pH=b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 7、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电阻越小,它电导越大 )。如测定 H2S 的含量, 若用 CuSO4溶液吸收, 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与灵敏度,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 ) A Na2SO3B KI 溶液C NaOH 溶液D H2O 8、某二元弱酸(简写为 H2A)溶液 ,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 H+HA-, HA-H+A2-,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高度a(H2A)d(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 0.01mol/L 的 H2A 溶液B.0.01mol/L 的 NaHA 溶液C.0.01mol/L 的 HCl 与 0.04mol/L 的 NaHA 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0.02mol/L 的 NaOH 与 0.O2 mol/L 的 NaHA 溶液等体积混合液据此 ,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 (1)H+最大的是 _,最小的是 _. (2)H2A 最大的是 _,最小的是 _. (3)A2-最大的是 _,最小的是 _. 9、常温下将0.010molCH3COONa 和 0.004molHCl 溶于水,配制成0.5L 混合溶液,判断:溶液中共有 _种微粒 (包括分子和离子);溶液中有两种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mol,它们是 _和_;溶液中 n(CH3COO_)+ n(OH_) -n(H+)=_mol 。10、现有下列两组溶液()组:0.1mol/L 的醋酸和盐酸,()组:pH 值=11 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若将它们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试比较()组和()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21 页 - - - - - - - - - 溶液 pH 值的大小:()组_,()组 _。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考纲要求】1. 从水的电离平衡去理解水的离子积和溶液pH 值的含义,掌握溶液pH 值跟氢离子浓度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3.掌握酸碱的pH 值计算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1水的电离和电离平衡:水是一种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和离子,电离方程式为,简写为:;H7 的溶液中Na+、AlO2、SO42-、K+D. pH=0 的溶液中Na+、 K+、Fe2+、ClO-4下列各组离子既能与镁粉反应,又能大量共存,且其溶液为无色溶液的是:A. Ca2+、Cl-、MnO4-、Na+B. K+、Cl-、SO42-、NH4+C. AlO2-、 Na+、 Al3+、I-D. H+、Cl-、Ba2+、NO3-5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或分子,能较大量共存同一溶液中的是:A. Fe2+、SO42-、Cl2、H2S B. S2-、Br2、Na+、I-C. HS-、SO42-、Cu2+、Na+D. Fe3+、Cl2、Mg2+、NO3-6在 0.1mol/L 的 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Na+即为 c(Na+),下同 A.Na+HCO3- H+OH- B.Na+H+HCO3-OH-2CO32- C.Na+ HCO3- OH-H+ D.Na+ HCO3-CO32-H2CO3 电离平衡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考纲要求】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和特点、对仪器洗涤的要求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批示剂的选用以及滴定终点的确定4能正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2)原理:。(3)关键:准确测定;准确判断。2.仪器:(1)酸式滴定管:构造特点:、洗涤要求:、不能盛放的溶液:。(2)碱式滴定管:构造特点:、洗涤要求:、不能盛放的溶液:。(3)锥形瓶洗涤要求:。(4)其它用到的仪器:。3试剂:(1)、。 (2)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7 页,共 21 页 - - - - - - - - - 二、操作:1 准备: (1)、 (2)、 (3)、 (4)、(5)、(6)。2滴定:( 1)用移取一定体积的到中,加,在瓶底垫;(2)滴定时左手、右手、目光注视。(3)终点判断:、。(4)读数:注意:。(5)重复滴定:目的、当第二次读数与第一次读数误差很小时,是否需要进行第三次滴定,当第二次读数与第一次读数误差较大时,应该直到为止,此时应该取作为计算标准。三、误差分析:1.产生误差的因素:(1)标准溶液不标准、(2)仪器洗涤未按要求、(3)滴定管气泡未排尽、(4)滴定管读数方法不正确、(5)滴定管漏液、(6)终点判断不准、( 7)滴定操作过程和读数过快等2.分析原理 :据 c标?V标?n标=c待?V待?n待有 n待= 。3分析事例: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对于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等填空:(1)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 _。(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 _。(3)标准液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结果_。(4)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使滴定结果_ (5)滴定前仰视,滴定终了平视,使滴定结果_。(6)过早估计终点,使滴定结果_。(7)过晚估计终点,使滴定结果_,(8) 用含ONa2杂质的 NaOH 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_。电化学原理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考纲要求】1.掌声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的方法。2.会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及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 会判断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PH 的变化。4. 会对新型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分析。5.了解金属的腐蚀和防护。6. 掌声原电池的有关计算。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 原电池1.定义 :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 (2) 。(3) (4) 。3.电极判断 ,负极 :(1) 金属,(2)电子流的极, (3)发生反应的电极。正极 (1) 金属,(2)电子流的极 , (3)发生反应的电极。注意 :(!) 原电池构成的本质条件:某一电极 (负极)要能与电解质溶液的中某种成分反应。(2)很活泼的金属单质不可做原电池的负极,如 K、Na、Ca等(3)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4)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二. 燃料电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8 页,共 21 页 - - - - - - - - - 它以还原剂 (甲醇、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作燃料)为负极反应物 ,以氧化剂 (氧气、空气等) 为正极反应物。电解质则有碱性、酸性、熔融盐和固体电解质。【例题解析】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H2SO4中, 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作阳极 , 铁片作阴极 .电解氯化锌溶液, 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 ,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电化学原理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考纲要求】1. 判断某装置是否是电解池。2. 理解电解原理、书写电解池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掌握电解前后溶液浓度和 PH 的变化。3. 了解铜的电解精炼和电镀装置及原理。4. 了解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5. 掌 握 有 关 电解 的计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 电解1.定义。2.电极判断 : 阳极 : 相连 ,发生反应。阴极 : 相连,发生反应。3.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1)阳极产物判断首先看电极材料,活泼金属做电极则金属失电子被氧化。如果是惰性电极则是溶液中易失电子的阴离子失电子被氧化。(2)阴极产物判断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 氧化性强的阳离子首先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二. 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和烧碱(氯碱工业 ) 阳极电极反应式: 。阴极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 。2.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电极反应式: 。阴极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 。3.电镀镀件必须作极. 镀层金属必须作极.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有金属离子。【例题解析】1.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 ,通电电解当电解溶液PH 从此 .6.0 变为 3.0 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 ) A. 27mg B. 54mg C.108mg D.216mg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 电解一断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 , 电解液的PH 下降的是 ( ) A.CuSO4 B.AgNO3 C.BaCl2D.H2SO4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1.(上海高考题 )电解 CuCl2和 NaCl 的混合溶液 ,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 ) A.H2和 Cl2B.Cu 和 Cl2C. H2和 O2D. Cu 和 O2思维方法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9 页,共 21 页 - - - - - - - - - 2.(03 江苏高考题 )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 PH 不变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 OH-,故溶液 PH 减小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第六章电化学原理第三课胶体的性质及应用【考纲要求】1.从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异出发,考查鉴别胶体与溶液的常用方法。2. 运用胶体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考查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1.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在之间。2.胶体的制备水解法: 如制 Fe(OH)3胶体。将 12ml 饱和 FeCl3滴入 20ml 沸水中 ,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复分解反应法 : 如制 AgI 胶体。将 0.01mol/L AgNO3溶液 810 滴,逐滴加入10ml 同浓度的KI 溶液中 ,边滴边振荡。(1)溶解法 :淀粉和蛋白质溶解于水直接得到胶体。3. 胶体的提纯法。4. 胶体的鉴别用现象。5.电荷中和或受热胶粒发生凝聚6.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同一胶体中的胶粒带的电荷。【例题解析】例 1.已知 AgI 胶体微粒能吸附I-或 Ag+,在 10ml0.01mol/L 的 KI 溶液中滴入810 滴 0.01mol/LAgNO3溶液后 ,将溶液装入半透膜袋中 ,并浸没在蒸馏水中,隔一段时间后 ,水中含有的离子最多的是( ) A. H+、OH -B. K+、I-C. Ag+、NO3-D.K+、NO3-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2 用 Cu(OH)2胶体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蓝色加深,往此胶体中加入下列物质时,不发生凝聚的是( ) A.海水B.静置后的泥水C.氢氧化铁胶体D.葡萄糖溶液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1.(全国高考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化教案 .pdf)为本站会员(Q****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