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pptx
-
资源ID:27083508
资源大小:1.23M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pptx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材料异养兼性厌氧型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 溶液)。(2)检测CO2产生的多少的装置如图所示。葡萄糖耗尽B中氧气清除空气中的CO2(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 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重铬酸钾3.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快慢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变混浊程度 /快无变化乙组(无氧)变混浊程度 /慢出现 色4.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CO2,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_ 。高低灰绿酒精和CO2源于必修源于必修1 P93“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中两组都是实验组,两组之间相互对照。教材中对比实验的实例有: (填序号)。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甲、乙两组同学拟用下面装置探究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CO2的产生量,为此展开了如下讨论。你认为其中最不合理的观点是A.图中A用以除去充入的CO2,以所充气体中是否含氧作为自变量而不是是否充气B.若图中B是酵母菌培养液,因其在不同条件下繁殖速度不同影响实验,可换成 苹果小块C.图中C若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用变色所用的时间比较CO2的产生量D.若在有氧、无氧条件下产生等量的CO2,说明在两种条件下底物的消耗量相等2.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 时间会缩短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 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1.有氧呼吸(1)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释放能量,生成 的过程。二氧化碳和水大量ATP(2)过程细胞质基质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少量能量线粒体内膜大量能量(3)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标出氧元素的来源与去向)(4)能量转换: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有氧呼吸的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2.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 分解,释放 能量的过程。(2)场所:全过程都是在 中进行的。没有氧气不完全少量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葡萄糖 丙酮酸H_第二阶段产酒精 H丙酮酸 _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产乳酸H丙酮酸 _ 等(3)过程(4)产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 不同。根本原因: 。少量能量酒精CO2乳酸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乳酸菌酶基因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源于必修源于必修1 P94“相关信息相关信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_ 的简化表示方法。(2)源于必修源于必修1 P94“相关信息相关信息”: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 中;而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以 的形式散失了。(3)源于必修源于必修1 P96“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只能进行 。还原型辅酶(NADH)乳酸或酒精热能无氧呼吸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和去路(1)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ATP的来源和去路一二三一、二、三(2)无氧呼吸过程中的H、ATP的来源和去路无氧呼吸中的H和ATP都是在第 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其中H在第 阶段被全部消耗。一二4.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以真核生物以例)(1)依据反应方程式和发生场所判断有氧无氧无氧无氧有氧(2)通过液滴移动法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应设置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结论装置一液滴 装置二液滴不动不动 或种子已经死亡不动右移_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 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左移左移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底物中除糖类外还含有脂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误差校正: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三。装置三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进行灭菌、所测种子进行 处理。若选用绿色植物作实验材料,测定细胞呼吸速率,需将整个装置进行 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消毒遮光细细胞呼吸过程的综合分析胞呼吸过程的综合分析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数量相同B.细胞呼吸的每一个阶段均需消耗ADP与PiC.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散失D.马铃薯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内存在合成乳酸的相关酶4.罗哌卡因能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H(NADH等分解产生)向线粒体膜间隙转运,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从而抑制线粒体ATP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主要来自第二阶段B.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C.罗哌卡因能促进线粒体对氧气的利用D.罗哌卡因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功能从而抑制H的运输5.如图表示细胞中部分物质代谢的过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代谢中间产物或终产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为丙酮酸,b为还原氢,d为乳酸B.能够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C.过程必须在线粒体内膜上才能进行D.当产生相同能量时,消耗的葡 萄糖比消耗的多细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胞呼吸类型的判断6.葡萄糖和脂肪是细胞呼吸常用的物质,葡萄糖中的氧含量远多于脂肪,科学研究中常用RQ(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来推测生物的呼吸方式和用于呼吸的能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淹时植物根细胞的RQ1,该植物根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有酒精B.若测得酵母菌在葡萄糖培养液中的RQ1,说明进行的是有氧呼吸C.若测得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的RQ1,该植物种子可能富含脂肪D.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若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RQ会大于17.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氧浓度(%)abcdeCO2产生速率(molmin1)1.21.01.31.63.0O2消耗速率(molmin1)00.50.71.23.0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酒精的速率为0.6 molmin1C.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酒精发酵D.表中5个氧浓度条件下,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8.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O2的消耗量B.乙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 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侧液面升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说明微生物可能只进行 有氧呼吸D.甲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 酸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