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pptx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必备知识生成【知识点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任务驱动必备知识】在西方国家,基层社会的治理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古代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情况是怎样的?进入近代后,西方国家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不同的国家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基层治理制度。近代西方主要国家加强基层治理建设的背景是什么?各国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1.古希腊时期:(1)基层治理依靠_进行。(2)_是基层治理参与的主体。(3)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村社全体成年男性2.西欧封建社会:机构职能庄园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组织生产,征收地租,裁决纠纷西欧城市城市从_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国王或领主3.近代西欧基层治理:(1)背景:随着_,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2)概况。英国: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_。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_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治市制度乡镇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_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_负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_开始形成。普选本地选民社区组织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不断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背景:各国政府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职责:社区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_、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作用:缓和了_,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2)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社区城市规划社会矛盾【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1】古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情境一】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思维交互1】根据情境一,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提示:主要做法: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情境二】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思维交互2】据情景二,概括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提示:特点:斗争主体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斗争形式多种多样;斗争目标是争取自由和法治。影响: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推动人类社会的转型;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探究2】近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情境一】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1839年)中论述美国乡镇的治理逻辑时,强调乡镇公权的源泉是居民,乡镇治理不采用代议制,不委托代理人,而由全体居民通过乡镇会议决定一切重大事务。居民彼此之间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同等的权力,平等地参与乡镇的管理”“每一个人的文化程度、道德修养和能力,也被认为是与其他任何同胞相等的”。乡镇的日常行政由每年一选的“行政委员”(乡镇管理委员会成员)与其他官员负责,他们的职责由州法律规定并执行乡镇会议的决策。王斌美国“乡镇自治”对中国农村治理的启示【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乡镇治理的特点。(史料实证)提示:乡镇公权的源泉是居民;乡镇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行政委员执行决策;人人平等的观念。【情境二】材料一“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发起新一轮的社区复兴运动,旨在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落实社区主义,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建设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此恢复社区活力、推动政府改革和社会发展。”材料二“社区非政府组织是美国社区实行居民自治和民主共管的主要载体,致力于表达居民的意愿和对社区居民开展服务。这些非政府组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推动了美国社区服务功能的开拓和服务体系的建立。”【思维交互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西方国家社区治理有何特点。(历史解释)提示:(1)政府不直接干预社区事务,社区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社区治理的民主化程度高。(2)社区职责涉及居民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组织。(3)非政府组织在社区自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史论生成】 西方地方自治的特点1.以宪法和法律明确划定地方自治权的范围。2.地方居民对地方事务具有较高程度的参与,地方自治机关由自治区域内的居民选举产生,居民参与政策和方案的制定与监督过程。3.地方自治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与地方居民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政治性职能不明显。4.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只有法律上的平等关系和实际管理中的指导关系。【深化点拨】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知识点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是怎样的?其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1.西方现代保障制度建立的概况:时间概况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_。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19世纪80年代_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1935年美国颁布_,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_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此后,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_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济贫法德国社会保障法英国加拿大2.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1)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制度:(1)成就:_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2)过程。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_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情境一】1601年的济贫法,是英国社会福利史上长期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件。它实际上是都铎王朝在不同时期针对贫民制定颁布的各种有关法律的汇编。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各种济贫活动费用的专项开支法令推广在伦敦首先实施感化院制度。改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思维交互1】概括材料中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主要内容。(历史解释)提示:立足地方教区;费用主要来自救贫税;推广感化院制度。【情境二】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策。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思维交互2】根据情境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提示: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种类多,覆盖面广(全民化、全面化);欧共体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20世纪80年代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或答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西欧经济的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增速减慢。【探究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情境】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思维交互】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提示: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史论生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2.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与社会保障同义,狭义上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3.社会救济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4.社会优抚制度。指国家以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点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中国【解析】选C。古希腊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由题干可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经过登记后可以享有公民权,这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故答案为C。课堂素养达标2.它是从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它”是()A.村社B.庄园C.乡镇D.社区【解析】选B。9世纪的西欧,正处于中世纪,这一时期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庄园,故B正确;村社是以地缘为纽带而组成的不同家族、亲族集团的生活共同体,排除A;乡镇和社区只有政治功能,排除C、D。3.英国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的基层治理制度是()A.近代自治市制度B.自治市镇制度C.社区组织D.乡镇自治制度【解析】选A。英国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A正确。4.当今西方各国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是()A.村社B.街道C.市镇D.社区【解析】选D。当今西方各国的基层社会治理中,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故D正确。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中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故A正确。6.下列对西方“福利国家”这一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B.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防止贫富不均的一种手段C.它的推行对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D.20世纪80年代以后规模进一步扩大【解析】选D。抓住限定词“不正确”,“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20世纪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美、英、法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财政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故D符合题意要求。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A.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B.缓和矛盾以稳定社会秩序C.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水平D.减轻广大民众的纳税负担【解析】选B。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社会福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共7章32条,其内容包括:总则、劳动保险金的征集与保管、各项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享受优异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等内容。这部条例的颁布意在()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C.保护劳动者的利益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C。该条例对劳动者缴纳劳动保险与享受保险待遇作出规范,从法律形式上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故选C。1951年,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而当时尚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故排除A、B;当时要建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最早以“福利国家”自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英国政府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国民保健法国民救济法。六七十年代又陆续颁布了工资委员会法男女同工同酬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保障法等。英国公民甚至包括在英国居住的外国人,都不同程度地受益于保障制度。公民从出生那天起就有一张社会保障卡,上面有他的号码(实际上当他还在母腹时就已经开始享受一定的社会保障了)。从受抚养、上学、病残、就业和失业、丧偶或抚养子女、年老退休直到死亡都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这些“福利国家”的措施,使英国成为当时西方国家拥有社会保障立法最为完备的国家。黄安年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保障政策材料二过多的福利使开支迅速增长,与英国经济缓慢发展的现实极不协调,导致经济增长的“富国”和连年超负荷福利重担的“穷国”这对矛盾更加尖锐,加剧政府财政的恶化,赤字增加,成了福利债务国。政府这种不顾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而大包大揽的做法,使人们普遍滋长了对社会保障的依赖心理,出现了“多干”和“少干”甚至“不干”差不多的反常情况,这种再分配的超前均等化不仅没有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出现了待业增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怪现象。黄安年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保障政策(1)根据材料一,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社会保障的显著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福利国家”的发展给英国带来的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解析】第(1)题分析材料一内容分别从立法、覆盖面等方面归纳;第(2)题依据材料二的内容提取出影响;第(3)题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得出认识。答案:(1)特点:以立法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立法最为完备;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面向所有国民的全民保障。(2)影响: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赤字增加;滋长了对社会保障的依赖心理,出现了待业增多和职位空缺的怪现象;严重影响了劳动生产率(或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3)认识:适度的社会保障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过度的社会保障会产生许多新问题;社会保障应以提高社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