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地理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知识精讲 .pdf
-
资源ID:27086648
资源大小:48.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二地理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知识精讲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二地理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旅游活动第五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 网上课堂:(一)本讲主要内容:本讲讲述第一单元第四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 理解旅游活动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对开发旅游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2. 在实际观赏中能做到保护环境(二)学习指导:1. 知识结构: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旅游活动的规模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服务质量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地区接待能力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引半径有限旅游地最优吸经济距离长短居民收入高低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市场距离况旅游景观的地域组合状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游览价值条件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2. 知识要点:(1)旅游环境中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交通和能源使用造成大气污染 旅游设施排放污水造成水污染 乱抛垃圾造成废弃物污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建设服务性公共设施 旅游者旅游活动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旅游者对古迹的自然破坏 旅游者的不文明破坏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质量决定其价值审美和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 市场距离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大,反之就小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交通闭塞,进出不畅游人就少 地区接待能力 取决于本身的开发程度 决定于配套服务设施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与旅游活动规模相适应 过大、过小都会浪费资源3. 教材分析:(1)本课作为全单元内容的总结,将议题归结到人地关系这条主线,阐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正如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关注环境保护一样,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也促使人们关注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在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还谈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认为旅游业不做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在工业“三废”污染令全世界焦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当然地鼓吹大力发展旅游业。然而不久,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而且还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因此,人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2)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正常的旅游活动中,人们常意识不到这些问题。因此,教材比较详细地讲述旅游活动中的五大类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并配有两幅漫画。(3)要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材介绍了其中主要的五项内容;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评价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不仅要看其自身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还要看其所处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例如,北京的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因北京有八达岭长城;故官、颐和园等更吸引游人的旅游资源,所以相对来说,雍和宫的游览价值有所下降。到北京旅游的人中,很少有人到雍和宫游览。假如把雍和宫放在没有著名旅游资源的城市,其游览价值可能会更高。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也要考虑市场因素。旅游消费市场是指游客的来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者出游受经济距离的影响。从旅游地来说,它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越长,开发的价值越低;从旅游者来说,经济收人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长。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察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旅游消费市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交通位置从其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教材以天柱山(图4.26 )为例加以说明。而反过来,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努力改善其交通状况,如北京修建了由市区通往八达岭长城的高速公路。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把握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并据此确定旅游活动的规模,是保证旅游活动与地形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理解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应抓住联系的两个方而:其一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其二:是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本课的“活动”。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到杭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上海、江苏和本省其他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第二,来自上海和江苏的游客占绝大多数,而来自本省其他地区的游客仅占少部分,这说明发达地区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14 项是正确的):1. 黄山与庐山同为我国风景名山,但两处开发条件不同,主要是由于()A. 两处的市场距离不同B. 两处的交通通达性不同C. 两处的旅游环境承载量不同D. 两处的地区接待能力不同2. 有关旅游资源开发的观点,正确的是()A. 旅游资源距经济发达地区越近,开发利用价值越高B. 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旅游服务质量和特色C. 为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大力扩大旅游活动的规模D. 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由旅游环境承载量的能力决定3. 下列旅游行为不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有()A. 驾驶汽油机游艇游览太湖B. 在北京植物园采集鲜花、野草C. 在南京中山陵音乐台举办音乐会 D. 在华山顶建造“封神演义宫”4. 下列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做法有()A. 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养B. 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C. 适当增加节假日放假时间或带薪休假D.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电信业5. 下列旅游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A. 在颐和园内建高等级的星级宾馆B. 拆掉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改建现代化的摩天大楼C. 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D. 积极开发以欣赏京剧和地方曲艺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业6. 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制发展旅游业B.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C. 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游客都有危害D. 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对背景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体现“天人合一”7. 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海岸地貌、文化旅游、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线路是()A. 成渝线成昆线B. 京哈线京广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D. 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8. 去下列哪些地方旅游能看到“午夜的太阳”()A. 挪威 B. 南极 C. 拉萨 D. 俄罗斯北部二. 综合题:1. 读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回答问题。(1)该城市吸引游客来这里的旅游资源有。(2)请你评价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3)若在该城建一所疗养院,你认为建在哪里较好,为什么?请你自己设计图例并标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2.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持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 年 12 月 3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平遥古城内保存着3997 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建筑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宅既是中国汉民族北方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1)平遥古城具有什么旅游价值?作为旅游资源它具有什么特点? (2)请你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3)平遥古城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3. 1979年 9 月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决定9 月 27 日为世界旅游日。1990年 1995 年世界旅游日主题分别为:1990:旅游:有待认识的行业,有待开发的服务1991:通讯、信息和教育:旅游发展的动力1992:旅游通过社会经济一体化,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1993:争取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1994: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旅游1995:通过负起责任而受益从以上不同年份世界旅游日的主题中,你能够看出人们对旅游业的发展及作用有了哪些认识上的提高?你认为我国的旅游业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完善哪些方面的建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 CD 2. AB 3. C 4. ABCD 5. CD 6. CD 7. D 8. ABD 二. 综合题1. (1)国家森林公园,古代大型园林,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交通便利,近经济发达的京津唐地区;地区接待能力较强,环境承裁量大。(3)B 近森林公园和水域,环境清幽。2. (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长存性、非凡性、可创造性。(2)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近太原晋祠、大同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五台山。有铁路和公路,交通较为方便。接近京津唐经济发达区。接待能力较强,环境承载量较大。(3)特色即一地的非凡和价值所在,保持自己的特色,保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 人们对旅游的价值及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教育会提高人们的素质,从而提高旅游的质量(包括服务质量和活动本身的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内容的一部分,它加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了解和交流,又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要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保护环境,使旅游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们在娱乐享受的同时,尽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义务和责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