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共6页).doc

    • 资源ID:27134045       资源大小:39.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目的: 规定对本公司生产现场及实验室所使用的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确保所得到的测量数据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 使用范围: 在客户有规定时,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按客户规定进行,如客户没有规定时,应根据如下原则选择分析方法:21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测量系统(量具/检具)在每次校准之后执行。22重要工序使用的测量仪器及检测设备,包含计数型量检具的评价。3定义:31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殊特性的关系。32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33测量系统:用来获得表示产品或过程的数值的系统,是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仪器、设备、程序、软件、操作人员、环境的集合。34重复性:一个检验员对相同零部件的同一特性重复测量结果的变差。它是设备本身固有的变差或性能。35再现性:不同的检验员用同一个量具对相同零部件的一个特性的量测结果的平均值的变差。36偏移:测量结果的观察平均值和基准值的差值。37线性: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移值之间的差值。38稳定性: 测量系统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总变差(偏移随着时间的变化)。3.9关键仪器:仪器精确度较高,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计量仪器,控制计划中要求产品所使用的计量仪器。3.10重要仪器:仪器精度不是很高,能满足测量要求,但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控制计划中要求使用的计量仪器。3.11一般仪器:除控制计划中要求的其它工序的量具,不需要做MSA分析,但需要定期送外校或内部校准,如客户有要求按客户提供的方法做MSA分析。4内容: 41测量系统分析的频率: 411作业员和检验员所使用的量具,每年分析一次。 412新产品在试生产阶段,提交PPAP前需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2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421执行研究: 虽然作业者人数、测量次数及零件数可能改变,但执行研究的最适合条件如下所述:A. 将作业者分为A.B.C三者,零件10个,但作业者无法看到零件号码;B. 校正量具;C. 使作业者A依随机顺序测量10个零件并由另一观测者在第一次测试列中填入测量数据,请作业者B、C量测相同的10个零件,但不使他们看到他人的测量值,将测量分别记入各自的第一次测试列中;D. 重复这个循环但以不同的随机顺序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入各自的第二次测试列中。例如第一个被测量为7号零件,则在样品7的行中纪录测量值,如须第三次测量,则重复此循环并将数据记入各自的第三次测试列中。422均值和极差法(X-R)(适用于计量型量具): A选择2-3个作业员在不知情的状态下使用校验合格的量具分别对10个样品进行测量,每个作业员对同一样品的同一特性重复测量3次。 B记录测量结果,输入MSA分析软件由其自动进行计量型量具R&R计算。 C重复性和再现性可接受准则: a.R&R10%可接受。b.10%R&R30%,依据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费用、被测量地点决定是否接受c.R&R30%不能接受,必须改进。 43计数型测量系统是一种测量数值为一有限分类数量的测量系统。对该类测量系统的分析,不可能充分获得附有计量型参考数值的零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下述方法来评价作出错误或不一致决定的风险:假设性试验分析。假设性试验分析的步骤:(1) 从过程中随机选取50个零件,以涵盖过程变差;(2) 从日常使用该计数型量具的操作者中选择3名评价人,每人对每个零件测量3次;(3) 将测量结果填入计数型量具测量系统分析报告的数据记录表中(用1表示可接受的决定,0表示不可接受的决定;“参考”和“参考值”两栏在一开始还没有确定,“代码”栏用“I”、“II”、“III”代表零件是位于I区、II区还是III区);(4) 用交叉表法来评价每个评价人与其它人的结果(如表1所示);这些表格的目的在于确定评价人之间一致性的程度。表1:A*B交叉表为确定一致性的程度,应计算Kappa,当Kappa等于1时,表示有完全的一致性,为0时,表示一致性不比可能性来得好。Kappa的计算公式为:其中:Po=在对角栏框中,观测比例的总和Pe=在对角栏框中,期望部分的总和对Kappa的取值为:当Kappa大于0.75时,我们就认为评价人的一致性好;低于此值时,我们认为评价人的一致性不好。表2:评价人一致性评价表 表2是对评价人的一致性的评价,但该表仅仅只能说明评价人之间是否有差异,并不能说明测量系统从坏零件中挑选出好零件的能力。因此(5) 建立另一组交叉表(如表3所示),以便将每个评价人与参考决定进行比较。计算Kappa值,评价每个评价人与参考之间的一致性。表3 A*参考 交叉表(6) 计算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如表4),计算公式为:有效性= 表4 有效性判定计算表对有效性的判定准则为:当有效性大于或等于80%时,就认定为评价人的有效性可接受,低于该值则认为不可接受。(7) 计算各位评价人的漏发和误发的概率,并将计算及判定结果填到表5中,计算公式为:漏发率=将合格判定为不合格的次数/(合格的件数×3)误发率=将不合格判定为合格的次数/(不合格的件数×3) 44偏倚分析 441获取1个样本并确定其相对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 442在全尺寸检验设备上,对一个基准值进行精密测量。 443让一位评价人用正被评价的量具测量同一零件至少10次。 444计算这10次读数的平均值,基准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表示测量系统的偏移。即:偏移观测平均值基准值。 445计算偏移:偏移偏移/过程变差,其中过程变差6极差。 446偏移的接受准则:偏移和零没有明显差别,零偏移必须位于偏移T分布的95的置信区间内。 45线性分析: 451在测量系统范围内选定5个零件,在全尺寸检验设备上测量每个零件,以确定它们的基准值。 452一个评价人对每个零件进行几次测量。 453零件随机抽取,零件偏移由零件平均值减去零件基准值计算得出。 454根据偏移与基准值之间的交点绘出线性图,并从最佳拟合点的线性回归直线计算出斜率及拟合优度。 455拟合度可用来推断偏移与基准值之间有无线性关系。 456斜率越低,量具线性越好,相反斜率越大,量具线性越差。 457线性接受准则:0线性的线包括在线性的95置信区间内,拟合优先度不小于80。 458 将测量数据输入测量系统分析软件MSA中,可由软件自动生成MSA线性分析报告表。 46稳定性分析: 461获取1个样本并确定其相对于追溯标准的基准值。 462选定一个作业员每天精确测量基准样品的单一特性10次。 463将测量数据输入测量系统分析软件MSA中,可由软件自动生成MSA稳定性分析报告表。 464对MSA稳定性分析报告表中R图、X图判定。 47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也可使用其它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 48本公司对计量型仪器采用重复性再现性分析方法,计数型采用小样法分析。如客户有特殊要求采用其它方法分析或按客户提供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5附件:51测量系统分析软件MSA6使用表单 附表一:MSA重复性再现性分析报告表 附表二:MSA稳定性分析报告表 附表三:MSA偏倚性分析报告表 附表四:MSA线性分析报告表 附表五:计数型假设性试验分析报告表编制: 审核: 批准: 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共6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