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doc

    • 资源ID:27137365       资源大小:2.05MB        全文页数:1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机电控制工程毕业试卷A卷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机电系“控制工程基础”教研小组 编二OO五年十一月目 录 第一部分:单选题1 第二部分:多选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3 第三部分:简答题24 第四部分:建模题27 第五部分:稳定性分析题36 第六部分:结构图简化题37 第七部分:时域分析题41 第八部分:频域分析题44 第九部分:稳态分析题47 第十部分:校正分析题50第一部分:单选题1.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中必须具有 b a.给定元件 b检测元件c放大元件 d执行元件2. 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中,以电流为输出,电压为输入,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是 a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3. 如果系统不稳定,则系统 a a.不能工作 b可以工作,但稳态误差很大 c可以工作,但过渡过程时间很长 d可以正常工作4.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通常采用 B 调节器。 a比例 b比例积分 c比例微分 d比例积分微分5.单位阶跃函数1(t)的拉氏变换式L1(t)为 B :aS b. c. d. S26. 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中,以电流为输出,电压为输入,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是 A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7如果系统不稳定,则系统 A A. 不能工作 B可以工作,但稳态误差很大 C可以工作,但过渡过程时间很长 D可以正常工作8. 已知串联校正网络(最小相位环节)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判断该环节的相位特性是 A :A相位超前B相位滞后C相位滞后超前D相位超前滞后9.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通常采用 B 调节器。 A比例 B比例积分 C比例微分 D比例积分微分10. 已知某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判定它是何种环节 惯性环节 :11. PI调节器是一种( a )校正装置。A相位超前 B. 相位滞后 C. 相位滞后超前 D. 相位超前滞后12. 开环增益K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c ):A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一定13. 开环传递函数的积分环节v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A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一定14. 已知 f(t)=0.5t+1,其Lf(t)=( c ):AS+0.5S2 B. 0.5S2 C. D. 15.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中必须具有( b ):A.给定元件 B检测元件C放大元件 D执行元件16.PD调节器是一种( a)校正装置。A相位超前 B. 相位滞后 C. 相位滞后超前 D. 相位超前滞后17.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渐近线如下图所示,试确定其开环增益K( c )。 A、0 ; B、5 ; C、10 ; D、12 0 L() (-20) (+20) dB (rad/s) 3 5 10 12 3018.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3+S2+S+5=0,则系统稳定的值范围为( c )。>0; B. <0 ; C. >5 ; D. 0<<519.开环传递函数的积分环节v增加,系统的稳态性能( ):A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一定20. 在阶跃函数输入作用下,阻尼比( d )的二阶系统,其响应具有减幅振荡特性。A0 B. >1 C. 1 D. 0<<121. 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a )。A. n /(S2+2nS+1) (0<<1) ; B. n /(S2+2nS+1) (=1);C. T2/(T2S2+2TS+1) (0<<1) ; D. 1/S(TS+1)22.函数b + ce-at(t0)的拉氏变换是( c )。A、 bS + c/(S+1) ;B、 bS c/(S+a) ; C、 b/S + c/(S+a) ;D、 b/S + c/(S-a)23. 反映控制系统稳态性能的指标为( b ):A B. ts C. tr D. ess24. 在阶跃函数输入作用下,阻尼比( a)的二阶系统,其响应具有等幅振荡性。A0 B. >1 C. 1 D. 0<<125 如果自控系统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的根在复平面上的位置均在右半平面,那么系统为( b )系统:A稳定 B. 不稳定 C. 稳定边界 D. 不确定26.在右图所示的波特图中,其开环增益K = ( )。A、c2/1; B、c3/12; C、2c/1; D、1c/21 2 c-20-40-20L()27.某机械平移系统如图所示,则其传递函数的极点数P为( )。 A. 3 ; B. 4 ; C.5 ; D. 6m1m228.典型二阶振荡系统的( )时间可由响应曲线的包络线近似求出。A、峰值 ; B、延时 ; C、调整 ; D、上升29. cos2t的拉普拉斯变换式是 A. B. C.D.30.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 A. 快速性 B. 稳态性能 C. 稳定性D.动态性能31. 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在欠阻尼状态下,如果增加阻尼比的数值,则其动态性能指标中的最大超调量将 A. 增加B. 不变 C. 不一定D.减少32. 开环增益K增加,系统的稳态性能( ):A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一定33. 开环传递函数的积分环节v增加,系统的稳态性能( ):A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一定3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 K(S+1)/(T1S+1)(T2S+1)(T2S2+2TS+1),则它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在趋于无穷大处的斜率为( )(单位均为dB/十倍频程)。A、-20 ; B、-40 ; C、-60 ; D、-8035.以下频域性能指标中根据开环系统来定义的是( )。截止频率b; B、谐振频率r与谐振峰值Mr;C、频带宽度; D、相位裕量与幅值裕量Kg36.开环增益K减小,系统的稳定性( ):A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一定37 如果自控系统微分方程特征方程的根在复平面上的位置均在右半平面,那么系统为( )系统:A稳定 B. 不稳定 C. 稳定边界 D. 不确定38. 以下性能指标中不能反映系统响应速度的指标为( )A上升时间tr B调整时间ts C幅值穿越频率c D相位穿越频率g39. 已知 f(t)=0.5t+1,其Lf(t)=( ):AS+0.5S2 B. 0.5S2 C. D. 40.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表征着系统的稳态性能。A. 低频渐近线(或其延长线)在=1处的高度;B.中频段的斜率 ;C.中频段的宽度 ;D.高频段的斜率41.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当阻尼比不变时,如果增加无阻尼振荡频率n的数值,则其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 A、增加; B、减少 ; C、不变 ; D、不定42.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当( )时,最大超调量为0。 A、= 0 ; B、= 1 ; C、01 ; D、043.下列函数既可用初值定理求其初值又可用终值定理求其终值的为: ( )。A. 5/(S2+25); B.5/(S2+16); C. 1/(S-2); D.1/(S+2)44.已知系统的频率特性为G(j)=K(1+j0.5)/(1+j0.3)(1+j0.8),其相频特性G(j)为( )。A、 arctg0.5 arctg0.3 arctg0.8 B、 -arctg0.5 arctg0.3 arctg0.8C、 -arctg0.5 + arctg0.3 + arctg0.8D、 arctg0.5 + arctg0.3 + arctg0.845.根据下面的开环波德图,试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 A、稳定 ; B、不稳定 ; C、条件稳定 ; D、临界稳定20lgL(dB)-180° 046.函数b + ce-at(t0)的拉氏变换是( )。A、 bS + c/(S+1) ;B、bS c/(S+a) ; C、b/S + c/(S+a) ;D 、b/S + c/(S-a)47.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表征着系统的稳态性能。A、 频渐近线(或其延长线)在=1处的高度;B.中频段的斜率 ;C.中频段的宽度 ;D.高频段的斜率48.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当阻尼比不变时,如果增加无阻尼振荡频率n的数值,则其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 A、增加; B、减少 ; C、不变 ; D、不定49.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A.n /(S2+2nS+1) (0<<1) ;B.n /(S2+2nS+1)(=1); C. T2/(T2S2+2TS+1) (0<<1) ; D.1/S(TS+1) 50.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当( )时,最大超调量为0。 A、= 0 ; B、= 1 ; C、01 ; D、051.下列函数既可用初值定理求其初值又可用终值定理求其终值的为:( )。A. 5/(S2+25); B. 5/(S2+16); C. 1/(S-2); D.1/(S+2)52. 典型二阶系统在无阻尼情况下的阻尼比等于 A. =0B. < 0 C. 0<< 1D.=153. 下列元件中属于线位移测量元件的有 A. 自整角机 B. 差动变压器 C. 热电偶 D. 交流测速发电机54.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则此系统的相频特性 A. tg-12- tg-15B. -tg-12- tg-15 C. -tg-12- tg-15D. tg-12- tg-1555.在右图所示的伯德图中C= A. KB. C. D. K256. 对于典型型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其阻尼比()时称为“二阶最佳”系统 A. =0B. 0.707 C. 1D. =0.557.已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在单位加速度信号作用下,其稳态误差等于不为0的常数,则此系统为( )系统 A. 0型B. 型 C. 型D.型58. 2sin2t的拉普拉斯变换式是 A. B. C.D.59. 如果增加相位稳定裕量,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最大超调量 A. 增加 B. 减少 C.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不变60. 控制系统的调整时间tS反映了系统的 A. 快速性 B. 稳态性能 C. 稳定性D.准确性61.某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S)=,此系统的阻尼比等于 A. 1B. 0.5 C. D.62. 一般来说,如果开环系统增加积分环节,则其闭环系统稳定性 A. 变好 B. 变坏 C. 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 D. 不变63. 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此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A. 3 B. 2 C. 1 D. 564.在右图所示的伯德图中C= A. K2B. C. D. K6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在时,它的频率特性的相位角为 A. 270oB. 180o C. -90oD. 90o66. 设是前向通道传递函数的一个参数,则对参数的灵敏度定义为,对于具有正反馈环节的闭环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对参数的灵敏度为。A、; B、; C、 ; D、;67.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0/(s2+2s+10),系统输入x(t)=2cos0.5t,则该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A、 1.54cos(0.5t-0.302) B、 2.04cos(0.5t-0.102)C、 1.04cos(0.5t-0.302)D、 2.54cos(0.5t-0.202)68. 下列说法哪些是对的( )。 A、传递函数的概念不适合于非线性系统;B、传递函数中各项系数值和相应微分方程中各项系数对应相等,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C、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和引起该输出的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D、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去掉作用于系统上的外界扰动之后,系统的输出能以足够的精度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位置,它是由系统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而与输入信号的形式无关。69. 4. 已知函数, 则的终值 A. 零 B. 无穷大 C. a D. 1/a70. 5.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 则等于 A. 0.01rad/s B. 0.1rad/s C. 1rad/s D.10rad/s71.设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试求使系统的谐振峰值M=1.5的剪切频率及K值。(1)G(s)= (2) G(s)=(3) G(s)= (4) G(s)=第二部分:多选题1. 开环传递函数为( )的闭环系统是稳定的。 AG(S)= B. G(S)= C. G(S)= D. G(S)= 2. 开环传递函数为( )的闭环系统是稳定的。 AG(S)= B. G(S)= C. G(S)= D. G(S)= 3.测量转速的元件有 A.测速发电机 B光电增量编码盘 C.光电测速计 D自整角机4在直流调速系统中,限制电流过大的保护环节,可以采用 A电流截止负反馈 B,电流正反馈 C过电流继电器 D电压负反馈5对开环传递函数的典型二阶系统,当增大增益K时,将使系统的 A量大超调量增加 B快速性有所改善 C. 稳态性能改善 D相位稳定裕量增大6改善反馈系统稳态性能的方法有 A. 在前向通道中增加积分环节 B在前向通道中增加微分环节 C在前向通道中增加增益K1的比例环节 D增加输出量的微分负反馈环节7改善随动系统性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采用PID串联校正 B增设转速负反馈 C. 增设给定顺馈补偿 D增设转速微分负反馈8.测量角位移的元件有A. 伺服电位器B. 自整角机 C. 测速发电机 D光电编码盘9. 比例积分(P1)校正装置(设x=1)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A. 改善稳态性能 B降低系统稳定性C. 改善动态性能 D. 提高抗高频干扰能力10. 位置跟随系统增设转速负反馈环节后,将使系统的A位置最大超调量减小B调整时间减小C. 位置稳态误差为零D加速度恒为零11在直流调速系统中,可以使速度波动减小的环节有A 电流截止负反馈 B电流负反馈C电流正反馈 D 转速负反馈12对典型二阶系统,当增益K增加时,则系统的A. 上升时间tr较长 B稳定性较差C. 稳态性能较好 D最大超调量较大13. 开环传递函数为( )的闭环系统是稳定的。A. B. C. D. 14. 若某系统的输入为等加速信号时,其稳态误差ess=,则此系统可能为A. 0型系统B. 型系统C. 型系统D. 型系统15. 增大开环增益K将对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影响是A. 使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向上平移B. 使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低频段的斜率改变C. 使相频特性曲线产生平移D. 对相频特性曲线不产生任何影响16当被测炉温为1000时,可选用( )为测温元件。A钢电阻 B镍铬镍硅热电偶C热敏电阻 D红外测温计17系统的传递函数与( )有关。A输入量的大小 B输入量的作用点C所选输出量 D系统的结构和参数18减小位置跟随稳态误差的途径通常有( )等。 A在前向通路上增设含有积分环节的调节器 B。增大惯性环节时间常数 C,增大开环增益 D减小开环增益19在典I系统中,适当增大开环增益K,将会使系统的A稳定性变好 B快速性变好C超调量减小 D稳态误差变小20位置跟随系统如下图所示,调试时发现超调量过大,建议可选取的改进方法有 A增大 B. 减少 C. 增大K1 D. 减少K121一个位置随动系统可能的扰动量有A. 机械负载的变化B. 电网电压的波动C. 温度变化引起的系统参数变化D. 输人信号的变化E. 摩擦阻力的变化22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且T1T2,由此可知此闭环系统为 A. 三阶系统 B. 二阶无静差系统 C. 稳定系统 D不稳定系统 E. 典型型系统23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表征着系统的稳态性能。 A. 低频渐近线的斜率 B. 低频渐近线(或其延长线)在=1处的高度 C. 中频段的宽度 D 中频段的斜率 E. 高频段的斜率24.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赶流调速系统中,若将速度调节器(比例积分调节器)中的反馈电容Cf短接则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为A. 变为转速有静差系统B. 相对稳定性改善C. 使电动机启动电流减少D. 超调量增加E. 使启动过程加快25. 在调速系统中,转速与输入量之间的传递函数只与( )有关A. 输入量大小B. 系统内部结构C. 系统参数D. 电压波动E. 负载变化26. 在Nyquist图上,当cg时,系统的A. 增益稳定裕量大于0分贝B. 增益稳定裕量小于0分贝C. 相位稳定裕量为正值D. 相位稳定裕量为负值E. 相位稳定裕量为027. 对典型二阶系统,当( )时,最大超调量为零A. =0B. 01C. =1D. 0E. 128. 如果在恒值输入情况下,某反馈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不为零,若欲使其为零,则应选择( )串联校正。A P(比例)B D(微分)C PI(比例积分)D PD(比例微分)E PID(比例积分微分)29. 系统的传递函数取决于 A、系统结构 B、固有参数C、输入量 D、输出量30. 巳知某控制系统微分方程为则此系统满足 A、当c(t)|t=0=0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为TsC(s)+C(s)=R(S) B、当 |t=0=0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为TsC(s)+C(s)=R(S) C、当r(t)=u(t)时,c(t)=l-e-t/T D、当r(t)=t时,c(t)=l-e-t/T31开环传递函数为G(S)的某控制系统,相位稳定裕量过小,若增大它的相位稳定裕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小开环放大倍数K B、增大开环放大倍数KC、减小时间常数T1 D、减小时间常数T232.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 )有关 A、开环增益 B、系统的无静差度C、输入量的变化规律D、输入量的大小33. 若某系统的输入为等加速信号r(t)= t2时,其稳态误差ess,则此系统可能为:A“0”型系统 B. “”型系统 C. “”型系统 D. “”型系统34增大开环增益K将对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影响是():A 使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向上平移B 使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低频段的斜率改变 C. 使相频特性曲线产生平移对相频特性曲线不产生任何影响35.所谓最小相位系统是指():A. 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均在平面左半平面B.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和零点均在平面左半平面C.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和零点均在平面右半平面D.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和零点均在平面右半平面36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则该系统为():A. “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B. “”型系统,开环增益为;C. “”型系统,开环增益为4;D. “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4。37. 若某系统的输入为等速度信号r(t)=t时,其稳态误差为,则此系统可能为:A“0”型系统 B. “”型系统 C. “”型系统 D. “”型系统38减小开环增益K将对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影响是():A. 使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向下平移B. 使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低频段的斜率改变 C. 使相频特性曲线产生平移对相频特性曲线不产生任何影响39.所谓最小相位系统是指():A. 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均在平面左半平面B.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和零点均在平面左半平面C.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和零点均在平面右半平面D.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和零点均在平面右半平面40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则该系统为():A. “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10;B. “”型系统,开环增益为10;C. “”型系统,开环增益为5;D. “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5。41. 温度检测元件有A. “铂铑铂”热电偶B. 热电阻 C. 玻璃水银温度计D. 辐射式测温计42. 某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其输出具有非周期特性,则该系统可能是A. 一阶系统 B. 阻尼比1的二阶系统 C. 阻尼比>1的二阶系统 D. 阻尼比0的二阶系统43. 系统的频率特性这一数学模型取决于A. 输入量的大小 B. 扰动量 C. 系统内部的固有参数 D. 系统内部的结构44. 下列稳定的系统是A. 开环传递函数为的系统 B. 相位裕量>0的系统 C. 开环传递函数为(a<b)的系统 D. 开环传递函数为(a>b)的系统45. 对于开环传递函数为的系统,减少开环增益 K将使系统的A. 开环相频特性曲线下移 B. 开环幅频特性曲线下移 C. 幅值穿越频率C变小,系统的快速性变差 D. 相位裕量增大,稳定性变好46. 线位移检测元件有 A. 差动变压器B. 热电阻 C. 热电偶D. 感应同步器47. 线性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 A. 相位可能相等 B. 频率相等 C. 幅值可能相等 D. 频率不相等48. 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 A. 系统内部的结构 B. 扰动量 C. 系统内部的固有参数 D. 输入量的大小49. 某开环系统增加如下的某一环节后,致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的是 A. 积分环节 B. 惯性环节 C. 比例微分 D. 振荡环节50. 增加系统的开环增益 K将使系统的 A. 开环相频特性曲线不变 B. 开环幅频特性曲线上移 C. 幅值穿越频率C变大,系统的快速性变好 D. 相位裕量增大,稳定性变好第三部分:简答题1.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要求是什么?而MP、N反映了系统的什么,TS反映了系统的什么,eSS又反映了系统的什么;2.试说明串联校正的优点与不足。3.试分析 PI调节器性能。4. 在位置随动系统中,采用转速负反馈校正,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何影响?5叙述系统开环增益K的大小、积分环节个数v的多少与系统稳定性和稳态性能的关系;6.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从系统特征根的分布来分析)7. 简述奈氏稳定判据内容;8. 叙述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低频段渐近线斜率大小,L()在1处的高度对系统稳态精度的影响。9. 对PWM控制的大功率晶体管直流调压电路,采用调制频率为400Hz的方波较 50Hz方波供电的优点是什么?10. 试述“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的定义;11. 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模型有几种形式?写出时域中数学模型的通式。12.试分析比较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的优点与不足。13. 试分析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微分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说出理由。14. 已知 f(t)=0.5t+1,其Lf(t)=多少?15. 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最本质区别及其优缺点比较。16.从能量转换方面讨论惯性环节与振荡环节的阶跃响应特点。17传递函数。18.系统稳定性。19.试说明增设比例加积分调节器后,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的影响。20.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21.说明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22.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23.为什么稳定的调速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含有积分环节能实现无静差控制。24.什么叫系统校正。25. 为什么在位置随动系统中,转速负反馈会得到普遍的应用?26. 时域分析中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27.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28. 频域分析中如何来表征系统的稳定程度。29. 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模型有几种形式?写出时域中数学模型的通式。30.在经典控制理论中,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几种形式。31. 有源校正网路和无源校正网路有什么不同特点,在实现校正规律时其作用是否相同?32. 试举出能够实现超前和迟后校正的元件,并从原理上说明这些元件所起的作用。33. 一阶无差系统加入加速度信号时能否工作,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能工作。34. 为什么一阶无差系统加入速度反馈校正后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用物理概念来解释。35. 二阶无差系统加入微分反馈后对系统的无差度和时间常数有什么影响?36. 有差系统加入微分反馈后对系统的无差度、时间常数和开环放大倍数有什么影响?37. 有哪些元件可作为速度反馈用,试举例说明。38. 要实现比例加微分校正作用,应采用什么样的反馈校正元件,其传递函数如何?39. 比例加积分控制规律,能否有反馈校正来实现?40. 设有一系统其超调量%=20%,调整时间t=0.5秒,求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剪切频率。41. 设原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复数主导极点具有阻尼比=0.75。试用根轨迹法求K=15时的串联超前校正装置。42. 设原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65°,幅值裕度K=6分贝。试求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第四部分:建模题1. 下图为热水器电加热器。为了保持希望的温度,由温控开关接通或断开电加热器的电源。在使用热水时,水箱中流出热水并补充冷水。试画出这一闭环系统的原理方块图,若要改变所需温度时,定性地说明应怎样改变和操作。2. 试说明上图所述系统,当水箱向外放热水和向里补充冷水时,系统应如何工作并画出对应的系统方块图。3. 机械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外力f(t)为系统的输入,位移x(t)为系统的输出,m为小车质量,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B为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小车与地面的摩擦不计)4. 下图是手控调压系统。当发电机的负载改变或发电机的转速变化时,发电机的端电压就要随之波动。为了保持端电压的恒定,需不断调节电阻RJ,以改变激磁电流If,使端电压保持不变,这样做很不方便,现将其改成自动调压系统。试画出系统原理图并标出各点应具有的正、负号。5. 下图为一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原理图。在这个图中除速度反馈外又增加了一个电流反馈,以补偿负载变化的影响。试标出各点信号的正、负号并画出方块图。6.今测得最小相位系统渐近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其传递函数G(S)的表达式。7. 下图(a)与(b)均为自动调压系统。现在假设空载时(a)与(b)的发电机的端电压相同均为110伏。试问带上负载后(a)与(b)哪个能保持110伏电压不变,哪个电压要低于110伏,其道理何在?8.某PID调节器的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求传递函数。9. 如图所示,以uSC(t)为输出量,以uSr(t)为输入量的系统,试求出其传递函数。并指出它属于哪些典型环节组成?10. 机械系统如图所示,其中,A点的位移X1(t)为系统的输入,位移X2(t)为系统的输出, K1、K2分别为两弹簧的弹性系数,B为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11. 下图为一随动系统。当控制电位器的滑臂转角1与反馈电位器的滑臂转角2不同时,则有U送入放大器,其输出电压UD加到执行电动机的电枢两端,电机带动负载和滑臂一起转动直到反馈电位器滑臂位置与控制电位器滑臂位置一致时,即2=1时才停止。试将这个系统绘成方块图,并说明该系统的控制量,被控制量和被控制对象是什么?12. 今测得最小相位系统渐近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其传递函数G(S)的表达式。13. 下图所示为二级电路网络图。已知ui(t)为该网络的输入,uo(t)为该网络的输出,i1(t)、i2(t)、ua(t)为中间变量。试画出以ui(t)为输入,uo(t)为输出的系统的动态结构图;根据画出的系统结构图,求出系统

    注意事项

    本文(《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