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1延续文化血脉导学案.doc
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继承和发扬的情怀。能力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以实际行动提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理解文化自信和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品质。重点难点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影响;传统美德的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难点:怎样理解文化自信;怎样践行传统美德。教法学法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法、探究讨论法。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视频导入多媒体展示2018年春晚国宝回归“丝路山水地图”(见备课素材),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方式二: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活动。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体现着文化的丰富多彩。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内容有哪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性?3.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6.怎样增强文化自信?7.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重要性?8.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内涵?来源:Zxxk.Com9.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三、探究平台探究(一)中华文化根九年级(1)班开展“传统节日知多少”调查活动,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1.学生讨论,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多媒体展示补充。参考答案:望果节、那达慕大会、盘王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火把节”等。2.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为什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参考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导与学过程3.一起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生小组讨论: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哪些?参考答案: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结合课件展示的例子,小组内进行总结。4.中华民族也曾历经磨难,中华文化却历经沧桑、薪火相传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5.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摈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怎么做?(2)“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文化自信?(3)我们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生讨论,组织答案。教师总结。教师小结: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我们青少年要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探究(二)美德万年长来源:学科网1.自学教材62-63页,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参考答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感悟美德:读一读孟子和范仲淹的名言,他们生活的年代虽相隔千年,忧乐思想却一脉相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共同探讨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参考答案: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3.寻找身边的感动,学习“顺其自然”“微尘”的故事,感受中华美德的力量在哪里?参考答案: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4.传承美德我践行:传承中华美德我们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教师小结: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习美德精神,学习身边榜样,从现在做起,践行美德,争做时代好少年。教师随笔板书设计延续文化血脉课堂练习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下属于中华文化的是(C)武术方块字阿拉伯数字京剧舞蹈千手观音芭蕾舞圣诞节粽子 A.B.C.D.2.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C) A.中国是文明古国B.中国人勤劳勇敢C.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D.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3.下列历史故事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有(C)苏武牧羊滥竽充数徙木为信负荆请罪A.B.C.D.4.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珍视这一传统节日(C)A.有利于抵制其他民族的文化进入中国B.表明我们复古中华传统文化来源:学科网C.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来源:Zxxk.ComD.目的是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5.【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的春天,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出现在荧幕前,点燃了全国观众的诗词热情,选手们精彩的表现令人佩服,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汉语言文化的魅力。2018年春节,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全新登场,又奉献了一场关于诗词的文化盛宴,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1)举办这样的活动有何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2)请你谈谈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答案:(1)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吸收其优秀文化成果;积极推动文化不断求新求变,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言之有理即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