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紫癜风中医护理方案.docx

    • 资源ID:27177918       资源大小:16.7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紫癜风中医护理方案.docx

    紫癜风中医护理方案 20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司组织重点专科护理协作组在梳理、验证和优化各地有效中医护理方案、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20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司医疗管理处。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廖穆熙邴媛媛 电话:01059957689 59957687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 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方案附录1 护理方案附录2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盛血热证:病情较急,出血严重,皮肤紫癜成片,高出皮面,瘙痒,发热恶风,口干咽痛。 (二)阴虚火旺证:紫癜色红,时发时隐。或紫癜消失后,仍感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口燥咽干。 (三)气虚不摄证:紫癜反复发作,遇劳即发,迁延不愈,紫癜隐约散在,色淡红。面色少华,疲乏气短,食欲下降。 (四)湿热蕴结证:皮肤散在紫癜。伴有腹胀腹痛,或有关节肿痛,口黏口苦,头重身倦,大便黏滞,或有呕吐腹泻,纳呆,甚则便血。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皮肤紫癜 1.观察皮肤色泽和紫癜分布情况,以了解疾病发展情况。 2.加强皮肤护理,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伤引起感染。 3.患者衣被宜柔软、棉质为宜。 4.皮肤瘙痒时可用中药涂擦皮肤。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风溪、肺、肾上腺、内分泌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二)关节肿痛 1.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尽量减少活动。 2.疼痛关节不宜热敷。 3.幼儿患者加床档,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肘、膝、肾上腺等穴。 (三)腹痛 1.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有无呕吐等伴随症状;观察大便色、质、量。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胃、腹、肾上腺等穴。 (四)咽痛 1.注意观察咽部黏膜变化情况。 2.遵医嘱中药雾化。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咽喉、扁桃体、肺、肾上腺等穴。 4.遵医嘱中药含漱、频饮。指导患者仰头含漱,含漱液含口中12分钟后吐出,含漱后不要立刻漱口、进食(半小时后可漱口、进食)。 (五)发热 1.观察体温、有无汗出、恶风寒、头身痛等。 2.遵医嘱物理降温。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咽耳尖、肺、神门、咽喉、扁桃体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急性期选穴以缓解症状为主,稳定期选穴原则以补益脾肾为原则,选穴以脾、胃、肾为主(其他详见附录2)。 2.中药雾化(详见附录2)。 3.穴位按摩:局部皮肤紫癜严重者不宜摩法,手法以按压为主(其他详见附录2)。 4.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时间20分钟为宜,熏蒸药液温度5060为宜,当药液温度降至3538时,方可冲洗(其他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避免接触过敏源。 2.避风寒,防外感诱发加重疾病。 3.注意安全,避免外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破损、划伤。 4.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急性期症状消失后,适度锻炼。 (二)饮食指导 1.风盛血热证:宜食清热凉血的食品,如丝瓜、雪梨、苦瓜等。 2.阴虚火旺证:宜食滋阴降火的食品,如山药、枸杞、黄瓜等。 3.气虚不摄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红枣、桂圆等。 4.湿热蕴结证:宜食清热除湿功效的食品,如绿豆汤、山药、薏苡仁、冬瓜等。 5.腹痛患者,宜进半流食、少渣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饱餐。 6.急性期禁动物性蛋白质,忌腥膻发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鲜以及煎烤、固硬之物。 (三)情志调理 1.因病情反复发作引起的患者疑惑和顾虑,可采用以释疑解惑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2.对因饮食限制引起焦虑的患儿,可采用移情易性法,尽量满足患儿合理要求,家属多陪伴,安排同病种患儿于同一病房,以保持饮食原则的一致性。 3.减少不良应激事件对患者的刺激,鼓励支持患者诉说自身感受,培养兴趣爱好,多听音乐、多与其他患者交流,可采用移情法,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耐心。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风盛血热证阴虚火旺证气虚不摄证湿热蕴结证其他: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附录1: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 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过敏体质者慎用。 附录2: 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 2.护理评估 (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 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确探寻穴区内敏感点。 4.耳部75%酒精擦拭待干。 5.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 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使用。指导患者正确按压。 7.观察 (1)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 (2)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 (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 8.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的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二、艾灸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 2.护理评估 (1)施灸的皮肤情况。 (2)患者对艾灸气味的接受程度。 (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7.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 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

    注意事项

    本文(紫癜风中医护理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