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卷--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资源ID:27185280
资源大小:203.9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一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卷--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第一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必为氯气B 氟气与熔融状态下氯化钠反应可产生氯气C 见光易分解的硝酸银晶体,应存放于棕色细口试剂瓶中D 溴水应存放在胶头滴瓶(棕色)中2.金属元素钫(Fr)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 在已知碱金属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 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C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D 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低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 元素周期表中从第B族到第B族的10列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D 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T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B 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强碱性C X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XO3D 离子半径大小:r(M3)>r(T2)5.构成下列化合物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比值最大的是()A LiIB KClC NaBrD NaI6.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逐渐减小B 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 三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7.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B 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强C W的非金属性比Z弱D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X)r(Y)r(Z)r(W)B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 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 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9.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电子数B 原子序数C 中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10.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A Cl22I=2ClI2B 稳定性:HCl>HIC 酸性:HClO4>HIO4D 酸性:HClO3>HIO311.某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其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8.8%,试推断该元素是 ()A NB PC SD O12.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一种新核素镅(95Am)-235,这种新核素同铀(92U)-235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 原子核中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13.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 图AB 图BC 图CD 图D14.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可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B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铜析出,可判断铁与铜的金属性强弱C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产生气泡,可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 卤素单质溴与碘分别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可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15.已知两元素A与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b,且原子半径BA,则a与b的相对大小关系是()Aa一定大于bBa一定小于bC 若元素A、B在同一周期,则a一定大于bD 若元素A、B不在同一周期,则a一定大于b16.下列叙述和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二、实验题(共3小题) 17.某同学在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研究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实验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硫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等。实验仪器: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写出实验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_;_。此实验的结论:_。(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实验结论:_。1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由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4)请总结同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_,并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19.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B_C_(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三、计算题(共3小题) 20.实验室制取氯气,将多余的氯气用100 mL 1.7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对吸收后的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知c(OH)0.1 mol·L1(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ClO和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1)吸收氯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_。(2)被氧化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3)若采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氯气,制备尾气中的氯气所消耗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21.有氯化钠和碘化钠的混合物共26.7 g,溶于水,通入足量氯气后,蒸干、灼烧,固体质量变为 17.55 g。(1)原混合物中碘化钠的质量是_。(2)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22.钾玻璃中含有18.4%的K2O,11.0%的CaO,70.6%的SiO2。(1)计算三种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比。(2)若需制造5.1 t 钾玻璃,需用碳酸钾、石灰石、石英各多少吨?(3)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多少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四、填空题(共3小题) 23.写出118号元素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离子)的微粒符号。(1)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_;(2)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_;(3)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_;(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_。2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阴影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族。(2)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砷酸(H3AsO4)属于(填“强酸”或“弱酸”)_。(3)碳和硅元素的氢化物都可以燃烧,但硅元素的氢化物在空气中可以自燃,试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4)试比较硫、氧、氟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填元素符号)_。25.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表:(1)画出W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2)元素X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元素名称),写出一个能表示X、Z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化学方程式:_。(3)元素X和元素Y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W和元素Y化合形成化合物M且Q和M的电子总数相等。以液态M为还原剂,Q为氧化剂,发生反应最终生成无毒的、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不一定是氯气(如溴蒸气、臭氧、二氧化氮等);氟气与氯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际是氟气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而不是氯气;氟气与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钠反应,则生成氟化钠和氯气;见光易分解的硝酸银晶体应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溴水易腐蚀橡胶,不能用胶头滴瓶存放。2.【答案】B【解析】根据“Fr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它属于碱金属元素;二是它在周期表中处于碱金属元素的最下方。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可以知道它的金属性非常强,所以与氧气反应时得到的是复杂的氧化物。3.【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从第B族到第B族,称为过渡元素,且全为金属元素:氦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4.【答案】A【解析】L和R的化合价都为2价,应为周期表A族,根据半径关系可知R为Be,L为Mg,X和T的化合价都有2价,应为周期表A族元素,X的最高价为6价,应为硫元素,T无正价,应为氧元素,M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A族元素,根据半径大于R小于L可知应和L同周期,为铝元素。Mg2核外有2个电子层,O2核外有2个电子层,二者电子层结构相同,故A正确;R为Be,与Al位于周期表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则B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故B错误;S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SO2,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O3,故C错误;Al3和O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r(Al3)<r(O2),故D错误。5.【答案】A【解析】离子半径:r(Li)r(Na)<r(K),r(Cl)<r(Br)<r(I),故所给化合物中比值最大。6.【答案】A【解析】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故X、Y、Z的原子序数为X<Y<Z。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可知正确选项为A。7.【答案】D【解析】由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W为Cl元素,Z为S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第2周期F的原子半径最小,A项错误;A族元素中O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则H2O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强,B项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ClS,C项错误;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高氯酸,属于强酸,D项正确。8.【答案】D【解析】Z为氧元素,Y与Z同一周期且相邻,原子序数比Z小,为氮元素。X原子序数小且与Y、Z不在同一周期,X为氢元素,W为钠元素。A项,原子半径:r(H)<r(O)<r(N)<r(Na),错误;B项,NaOH是强碱,错误;C项,氧化性:O2>N2,错误;H、N、O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HNO3、HNO2、NH3·H2O,离子化合物:NH4NO3,正确。9.【答案】B【解析】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序数。10.【答案】D【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l22I=2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I2,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I,A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碘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ClO4>HIO4,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C正确;酸性:HClO3>HIO3,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因为两种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D错误。11.【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2,又已知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则可得|最低负化合价|3,即该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故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RH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8%,Ar(R)31,可得R是磷元素。12.【答案】C【解析】13.【答案】A【解析】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14.【答案】C【解析】金属与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金属间的置换反应等,可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都可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产生气泡,只能证明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不能说明硫与碳非金属性的强弱。15.【答案】C【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若A、B在同一周期,而原子半径BA,所以原子序数ab,C正确;若在同一主族中,当原子半径BA时,原子序数ba,所以两种情况都有可能,A、B、D错误。16.【答案】C【解析】H和Na位于同一主族,但性质差别较大,A项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不用外接电源,B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项正确;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导电的物质应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D项错误。17.【答案】(1)同周期(2)试管酒精灯滤纸烧杯(培养皿)(3)BFACDEMg2H2OMg(OH)2H2Cl2Na2SS2NaCl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增强,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2)镁条与沸水反应的实验需用试管并用酒精灯加热;钠(取用时需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与滴有酚酞试液冷水反应的实验,常在烧杯中进行。(3)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反应比较缓慢,有气体产生,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为浅红色(选B)。硫化钠溶液与氯水发生置换反应,有黄色沉淀单质硫生成(选F)。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剧烈,迅速产生气体(钠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选A)。镁带与稀盐酸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镁与盐酸反应比铝剧烈(选D)。铝条与稀盐酸反应比较缓慢,有气体产生,铝与盐酸反应不如镁与盐酸反应剧烈(选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其现象:生成氢氧化铝白色胶状沉淀,继而在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沉淀消失(选E)。(5)实验说明钠与水反应比镁剧烈,即钠的金属性比镁强;实验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比铝剧烈,即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实验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铝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镁铝;实验可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18.【答案】(1)实验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变红。实验加热前镁条表面有少量无色气泡,加热沸腾后,有较多无色气泡冒出,溶液变粉红色。(2)实验中都有无色气泡冒出,但放镁条的试管中逸出气体的速率较快。(3)钠与冷水反应剧烈,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能与热水反应;镁、铝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镁更容易。即钠、镁、铝置换水(或酸)中的氢由易到难的顺序是Na>Mg>Al。(4)同周期元素(如钠、镁、铝),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失去最外层电子逐渐变难,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解析】金属钠、镁、铝分别与水或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其金属活泼性不同。19.【答案】(1)HNO3CaCO3Na2SiO3(或K2SiO3)(2)CO2SiOH2OH2SiO3CO或2CO2SiO2H2OH2SiO32HCO【解析】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题意可推测:A为HNO3,B为CaCO3,C为Na2SiO3或K2SiO3。20.【答案】(1)0.16 mol(2)0.03 mol0.05 mol(3)6.96 g【解析】(1)反应前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 L×1.7 mol·L1 0.17 mol,反应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 L×0.1 mol·L1 0.01 mol,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7 mol0.01 mol0.16 mol。(2)由8Cl216NaOH5NaClONaClO310NaCl8H2O可知,反应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0.16 mol÷16×80.08 mol,被氧化氯气的物质的量0.08 mol÷8×6÷20.03 mol,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0.08 mol0.03 mol 0.05 mol。(3)由(2)可知,尾气中的氯气为0.08 mol ,由MnO24HCl(浓)MnCl2 Cl22H2O可知,反应消耗二氧化锰的质量0.08 mol×87 g·mol16.96 g。21.【答案】(1)15 g(2)43.8%【解析】氯气与碘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单质碘,由于单质碘受热易升华,所以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为氯化钠。由2NaICl22NaClI2可知,1 mol碘化钠参加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少91.5 g,固体实际减少的质量26.7 g17.55 g9.15 g原混合物中碘化钠的质量9.15 g÷91.5 g·mol1×150 g·mol115 g,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26.7 g15 g11.7 g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0%43.8%22.【答案】(1)116(2)1.38 t、1.00 t、3.6 t(3)0.88 t【解析】(1)n(K2O)n(CaO)n(SiO2)116。(2)化学式为K2O·CaO·6SiO2,其摩尔质量M510 g·mol1,钾玻璃物质的量n104mol由原子守恒计算可知:m(K2CO3)n(K2CO3)×138 g·mol1104mol×138 g·mol11.38 t,m(CaCO3)n(CaCO3)×100 g·mol1104mol×100 g·mol11.00 t,m(SiO2)n(SiO2)×360 g·mol1104mol×360 g·mol13.6 t。(3)在玻璃熔炉中发生反应:CaCO3SiO2CaSiO3CO2,K2CO3SiO2K2SiO3CO2,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参加反应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相等,m(CO2)n(CO2)×44 g·mol12×104mol×44 g·mol10.88 t。23.【答案】(1)O(2)Li(3)S2(4)C【解析】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的元素为氧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的元素为锂元素;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为硫离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是碳元素。24.【答案】(1)A (2)弱酸(3)SiH42O2SiO22H2O(4)S>O>F【解析】图中阴影部分为氮族元素,即第A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砷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磷元素弱,磷酸属于中强酸,砷酸属于弱酸。甲烷(CH4)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硅烷(SiH4)的性质与甲烷相似,它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硅和水。硫与氧同主族,硫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则硫的原子半径大于氧; 氧与氟同周期,氟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则氟的原子半径小于氧;所以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硫>氧>氟。25.【答案】(1)(2)氧2H2SO2=2H2O2S(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N2H42H2O2=N24H2O【解析】X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L层为6个电子,所以X为氧元素;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Y只能是氢元素;Z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L层有8个电子,则其M层电子数为6,所以Z是硫元素;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其次外层只能是K层,有2个电子,所以W为氮元素。(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H和O按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为H2O2,共有18个电子,H和N形成的18电子微粒只能是N2H4,根据信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